看完“老虎”和“兔子”的故事,讓我們再看看下面的“雞犬不寧”的故事。
在中國生肖文化里,不同屬相之間有著繁雜微妙的“相生”“相克”關系。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似乎又無處不在。
——題記
在我家,要論生肖地位,我穩(wěn)坐第一把交椅,因為我屬虎——虎是“森林之王”嘛!從生活待遇上來看,平時家里好吃好喝的基本都歸我,也是實至名歸??墒?,一旦這個“老虎”有個風吹草動,就會擾得“雞犬不寧”!沒錯,你猜到了,我媽屬雞,我爸屬狗!
每周六早上我得趕在7點前出門。可我實在太困了,根本睜不開眼。老媽好不容易把我扶起來,一撒手,我就又倒頭睡了。隱約中傳來你一言我一語的“相聲”——“早上喝粥怎么就不可以???小米粥最有營養(yǎng)了,暖身還養(yǎng)胃!”這是老爸的男中音?!澳愣裁窗?,丫頭要到12點才能吃午飯,粥沒有我做的手抓餅扛餓!”老媽的女高音壓制了對方“火力”。糟糕,戰(zhàn)事要升級!“不祥”的預感涌上心頭,我頓時睡意全無。我三步并作兩步跑到“戰(zhàn)場”滅火,“老爸老媽早,我可以一邊喝粥一邊吃餅……”“早什么早,你再賴床,西北風都沒得喝了!”老媽朝我吼道。老爸趕緊救場,“來來來,喝粥能扛西北風?!薄€是沒忘他熬了一早上的小米粥!
每天早出晚歸的學習生活,有時不免讓我覺得單調(diào)乏味??晌业摹半u”媽媽起得更早,睡得更晚。而我的“狗”爸爸風雨無阻地送我去學校,幫我背書包,整理資料……生長在這個“雞犬互鳴”的溫馨家庭,使我如虎添翼,虎虎生威。
其實,“雞犬不寧”也好,“雞犬互鳴”也罷,爸爸媽媽的出發(fā)點都是一樣的——愛。因為愛,各種“柴米油鹽”持續(xù)著;因為愛,各種“喜怒哀樂”上演著。這份愛,在溫暖中發(fā)酵,變成催我前進的動力!
【作者系江蘇無錫市尚賢萬科小學六年級學生,指導老師:蘇鐵】
作文彈幕
郭熙文:栩墨同學寫的故事,讓人過目難忘。因為場景太熟悉了,好像我家也是這樣呢!
蘇老師:小作者從熟悉的場景寫起,抓住細節(jié),自然能夠引發(fā)讀者共鳴。
相似點
兩位小作者講的生肖故事都是日常生活。她倆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落筆,收到了很不錯的效果。
各有千秋
郭熙文同學借老虎和兔子的差異來寫外公外婆,通過他們的日常對話展現(xiàn)出兩位老人的不同性格。小作者設置了兩場“沖突”,細細來品味,表面寫的是沖突,展示出來的是夫妻間的和諧和祖輩對孫輩的愛。周栩墨同學抓住生肖之間“相生”“相克”的關系,用“雞犬不寧”和“雞犬互鳴”來形容自己的家庭生活,展現(xiàn)出父母對孩子的愛。其中,家庭成員的角色特點與生肖特點能聯(lián)系起來,讓人讀后表示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