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淼卓/文
20世紀初,中韓兩國深陷帝國主義的魔爪之中,兩國底層民眾忍受著日本殖民者的剝削和本國封建階級的壓迫,生活十分凄慘。作為底層民眾的典型代表,人力車夫進入了作家們的作品中,《薄奠》和《好運的一天》都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力車夫形象。雖然兩部作品中的人力車夫處于不同國家,但因為兩國相似的社會環(huán)境,他們身上也表現(xiàn)出生活艱辛、命運悲苦;努力生活、積極向命運抗爭;下場悲慘、家庭破碎的相似之處。
進入近代以來,中韓兩國同處于日本帝國主義的殘酷統(tǒng)治下。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韓國則完全淪為了殖民地,兩國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20世紀初,汽車尚不發(fā)達,人力車在亞洲各國作為主要交通工具被廣泛使用。人力車風行是20世紀初中韓兩國特有的社會圖景,它像一面多棱鏡,折射了中韓社會的多重訊息。在奔跑的人力車夫身上,既可以看到人力車給人們帶來的便利;同時也能發(fā)現(xiàn)人力車夫群體在這一異化的過程中所遭受的陣痛。因此人力車夫也吸引了許多作家們的目光,以人力車夫為題材的作品紛紛涌現(xiàn)。
郁達夫和玄鎮(zhèn)健是20世紀20年代中韓文壇上的代表作家。兩人所處時代相同,家庭背景、成長經(jīng)歷方面,都有很大的相似性,作品中相似之處頗多。雖然目前對兩位作家的研究成果眾多,但對于其作品中的人力車夫研究尚是鳳毛麟角,因此本文選取《薄奠》和《好運的一天》來對人力車夫進行比較研究。
盡管郁達夫和玄鎮(zhèn)健處于不同的國度,但都不約而同地將人力車夫作為寫作對象,還于同年發(fā)表了《薄奠》和《好運的一天》。處于同一時代、不同國家的兩位作家,都將寫作目光對準了處于社會底層的人力車夫,都以現(xiàn)實主義手法描繪了人力車夫的悲慘生活,他們筆下的人力車夫雖處在不同國度,但存在著很多共同點。
《薄奠》中的人力車夫,并沒有因其努力生活而得到命運的眷顧,比起歲月,貧窮和勞累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記更多?!翱此臉幼?,好像有五十多歲的光景,但他自己說今年只有四十二歲。”迫于生計,人力車夫只好靠每日辛勤勞動來供養(yǎng)家庭。過度勞累,使得他看起來比真實年齡老十歲?!八聿谋緛砗芨?,但是不曉是因為社會的壓迫呢,還是因他天生的病癥?!币话愣裕肆嚪蛞蛟诶嚂r用力地奔跑,久而久之,高挺的脊梁也會慢慢地變彎。四口之家擠在一間小屋里,“外邊天色雖還沒有暗黑,但在矮小的屋內(nèi),卻早已黑影沉沉,辨不出物體來了?!彪m然人力車夫在偌大的北平有一處容身之所,但條件十分惡劣。在妻子買了布為他做衣服時,人力車夫卻對妻子大發(fā)雷霆,數(shù)罵妻子不懂他的心思,并說道:“我們窮人,就是光著脊肋兒,也有什么要緊?”貧困的生活讓他不能享受妻子正常的關心,其實他也深愛著家庭,但悲慘的現(xiàn)實讓他無能為力,只能用責罵來回應他的妻子。
《好運的一天》中金僉之已經(jīng)十幾天沒摸到錢,全家人只能忍饑受餓。盡管餓著肚子,他每天還要拉車來養(yǎng)家糊口。雪上加霜的是金僉之的妻子還患了病。當妻子提到自己想吃牛雜碎湯時,金僉之則罵妻子“這該死的! 連小米飯也吃不得的,還要吃牛雜碎湯?!泵鎸ι〉钠拮樱緫搯栣t(yī)買藥、細心呵護,但貧困的生活卻讓他沒辦法,也不能夠這樣做。人力車夫因沒有文化和技術,只能像牛馬一樣賣力拉車。不僅收入甚微,難以維持生活,還受到社會的歧視和欺壓。對他們來說,兵匪的拳打腳踢和乘客的白眼都是家常便飯。金僉之也遭受到了客人的歧視與侮辱。他在等待拉客時遭到了女子的嫌棄,女子的眼神里滿是傲慢和不屑。在金僉之想要接過女子的包時,女子卻一把甩開他的手,并惡狠狠地說道:“為什么這么討厭,纏著別人呢?”當他和朋友抱怨時,突然把錢扔向墻壁,說:“這該死的錢!”雖然他因賺了很多錢非常高興,但卻把它扔掉。這表明著他在社會里所受的苦痛多么大,而且深刻地揭露了人的生活被金錢所主宰的不合理的社會結構[1]。
《薄奠》和《好運的一天》所刻畫的人力車夫每日辛苦拉車,結果生活并沒有絲毫改善。面對妻子的關心卻大發(fā)雷霆,病重妻子的心愿也沒辦法滿足。他們拼命勞動卻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反而是其他人的白眼與侮辱?!靶腋6际菉^斗得來的”,但他們的奮斗卻并沒有換來幸福,而是只能任人宰割,被榨干血與淚,徘徊在生死線的邊緣。
人力車夫在中韓是下層人的代名詞,是一個勞動強度大、收入微薄且社會地位極其低下的職業(yè),與苦力、糞夫、清道夫相差無多,當時便有人將他們列為“夫役”一欄。人力車夫雖付出了辛苦的勞動,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但社會地位仍然低下。據(jù)1934年實業(yè)部調(diào)查,北平有人力車40500輛,人力車夫8000人[2],盡管人力車夫社會地位卑微、命運悲慘,但他們都在努力地生活,積極向命運抗爭。
人力車夫多為家庭中的重要勞力,其拉車收入往往也便是維持生計的支柱。因為工作時間依個人情況而定,所以為了多掙錢,《薄奠》中的人力車夫晚上還在拉車。文中的“我”因喝醉了酒,半夜想要雇車回家時,又遇見了人力車夫。在人們都解衣而睡的深夜,人力車夫卻仍在努力地生活。雖然生活貧困,但人力車夫卻并沒有渾噩度日,而是一直有個夢想,買一輛賴以安身立命的洋車。為了這個夢想,他每天早出晚歸,努力攢錢。買一輛屬于自己的車,這是《薄奠》中的人力車夫執(zhí)著追求的理想,也是他在不公平的舊社會中拼命掙扎的精神支柱。
人力車夫雖然辛苦,但所得有限,作為家庭支柱的他們?yōu)樯嬎?,即使風雨雷電天氣亦不能停止工作?!逗眠\的一天》中的人力車夫金僉之也不例外。雖然天氣一直下雨,但金僉之并沒有休息,反而是“好像飛似的跑”,一天賺了30元的巨款。金僉之在南大門不想空車回去,在停車場一直等待,最終等到從電車下來的人,冒雨疾駛了十里路。雖然金僉之也曾向朋友抱怨女客人的高傲,但他并沒有向社會低頭,不管白天黑夜地出賣著自己的血汗,渴望靠自己的勞動來改變命運,做著無聲的抗爭。
在貧困的生活中,《薄奠》和《好運的一天》中的人力車夫并沒有喪失斗志,相比于許多人力車夫意志消沉、自甘墮落,兩位主人公并沒有向命運屈服,在困境時依然拼命勞動、心懷希望,不懈地與命運作著斗爭。
日本帝國主義的殘酷統(tǒng)治、落后的經(jīng)濟、不合理的社會結構,使得中韓兩國的底層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薄奠》中的人力車夫和《好運的一天》中的金僉之就是中韓底層民眾的典型代表。即使他們拼命地努力生活,最后也都落了個家破人亡的悲慘下場。
20世紀初的中國飽受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掠奪,加上軍閥混戰(zhàn),中國人民陷入苦難的深淵?!侗〉臁分腥肆嚪蛟颉拔摇闭f道:“這個年頭兒真教人生存不得。洋車價漲了一個兩個銅子,而煤米油鹽,都要各漲一倍?!崩囋鲩L的報酬卻并未趕上飛漲的物價,并且“洋車出租的東家,真會挑剔,一根骨子彎了一點,一個小釘不見了,就要賠很多錢?!薄耙惶斓酵砝?,拉來的幾個錢還不夠供洋車租主的絞榨?!比肆嚪颉澳樕细≈囊环N謹慎的勞動者特有的表情”,“他好像是在默想他被社會虐待是應該的樣子,又好像在這沉默的忍苦中間,在表示他的無限的反抗,和不斷的掙扎的樣子?!?即使人力車夫用沉默對這個社會表示著抗議,用辛勤勞動向苦難命運作斗爭,但還是沒能改變悲慘的命運,淹死在了南下洼的大水里。后來在妻子向“我”描述這件事時,說道:“我……只怪他何以死的那么快。也……也不知他……他是自家沉河的呢,還是……”本來完整的四口之家,卻因為人力車夫的去世,變得殘缺破碎。生活本就艱苦的底層人民,在失去了家里的頂梁柱后,很難想象孤兒寡母以后如何生活。并且“他死得太可憐了。他活著的時候,老想自己買一輛車,但是這心愿兒終究沒有達到。”
日本帝國主義在“三·一”運動以后,實行文化殖民政策。底層民眾的生活由于殖民者持續(xù)的經(jīng)濟剝削日益惡化,處于社會底層的人力車夫的生活也隨之越來越貧困了。因此,在這樣的社會情況下,金僉之的家庭溫飽都是問題。雖然金僉之每天去拉車,但都是白跑,一連十來天連1分錢也沒掙過。雖然某一天金僉之運氣好,掙了很多錢,買了妻子想吃的牛雜碎湯回家,但一進門就感到不對勁。他為了掩蓋這不詳?shù)念A兆,一邊罵自己的妻子,一邊進屋里。但是,看到一直躺在被窩里的妻子一點反應也沒有的時候,他才感到事情沒那么簡單。他發(fā)現(xiàn)他的妻子已經(jīng)逝去,悲痛地好像瘋了似地把自己的臉搓在他妻子的臉上說:“買來了牛雜碎湯,為什么不能吃,為什么不能吃……,難怪今天的運氣怎么這么好……”本以為努力掙錢就可以讓妻子吃到想吃的牛雜碎湯,但回家后妻子已經(jīng)過世,金僉之連妻子的最后一面都沒見到,妻子撒手人寰,孩子嗷嗷待哺,原本完整的家庭因為妻子的離去變得不完整,這幸運的代價太大,大到讓人無法接受。
《駱駝祥子》中曾說:“愛與不愛,窮人得在金錢上決定,‘情種’只生在大富之家?!薄侗〉臁分械娜肆嚪蚝汀逗眠\的一天》中的金僉之又何嘗不愛他們的妻子呢,但因為金錢、因為貧困,日常與妻子的溝通只能以打罵代替。在金錢社會下,在不合理的社會中,他們努力生活,換來的卻是家庭破碎的悲慘結局。《薄奠》中的人力車夫的死,與其說是意外身亡,不如說是對社會絕望之后的投河自盡。幸運女神給金僉之開的玩笑,結局竟是妻子悲慘離世,沒有喝到想喝的牛雜碎湯,甚至還餓著肚子就留下嗷嗷待哺的孩子撒手人寰。金僉之的悲劇就是當時下層勞動階級所處的環(huán)境給他們帶來的決定性的悲劇。
在20世紀初的中韓社會,工業(yè)并不發(fā)達,知識分子能夠接觸到的底層民眾多是人力車夫,因此許多作家都以人力車夫為題材創(chuàng)作了很多作品。郁達夫幼年生活悲慘,留學回國后輾轉漂泊,生活窘困,步履維艱[3],因此對底層人民的心酸和苦楚有著深切的體驗和了解,以飽蘸血淚的筆觸描述了人力車夫的悲慘生活,從而揭示了勞動人民的悲慘命運以及造成他們悲劇的社會因素。玄鎮(zhèn)健雖出身優(yōu)越,但憂國憂民的情懷讓他也十分關心社會問題?!逗眠\的一天》以反諷手法揭示了殖民地底層人民的生活現(xiàn)狀,揭露了殖民地社會的罪惡,控訴不合理社會現(xiàn)實。因為相似的社會環(huán)境,《薄奠》和《好運的一天》中的人力車夫都生活艱辛、命運悲苦,但卻努力生活、積極向命運抗爭,最后卻下場悲慘、家庭破碎。勞動人民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回報,反而生活日益捉襟見肘,最后落得家破人亡的悲慘結局,這一切都是因為日本殖民者的剝削、封建階級的壓迫和不合理的社會造成的。人力車夫們雖然也曾滿懷希望、努力生活、積極向命運抗爭,但還是改變不了注定悲慘的命運,實在令人為之嘆惋?!?/p>
引用
[1] 俞載星.《駱駝祥子》和《運氣好的日子》的比較[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5):106-110.
[2] 王印煥.民國時期的人力車夫分析[J].近代史研究,2000(3):193-217.
[3] 張均.飄零寒士的心靈軌跡——論郁達夫回國初期的小說創(chuàng)作[J].福州師專學報,1997(1):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