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煙臺市海陽公路建設養(yǎng)護中心 趙少建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瀝青路作為一種新型的交通工具,其優(yōu)良的性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瀝青路面上,車轍是一種常見的病害,它嚴重影響路面的強度、剛度和平整度。要減少瀝青路面的車轍病害,必須對其成因進行分析,以避免其進一步擴大,采取有針對性的控制措施,以達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延長道路使用壽命的目的。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道路交通流量急劇增加,交通負荷常常超出設計的預計,造成了一系列的路面病害。車轍是目前國內最常見的一種道路交通事故,它不但影響了道路的舒適度,而且還會降低道路的使用壽命。車轍是指在長期的交通負荷作用下,造成的永久變形。車轍是影響瀝青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因素,它與公路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對道路車轍的類型、原因進行分析,并制定相應的預防對策,是確保我國道路交通安全健康發(fā)展的關鍵。
瀝青路與其他道路最大的區(qū)別就是使用了瀝青,這種瀝青是由礦物和瀝青混合而成,它的耐久性、耐熱性、強度都很高。由于其優(yōu)勢,目前在國內已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從縣城到國道,許多地方都使用了瀝青。盡管瀝青路面有很多優(yōu)勢。但因為氣候的不同,氣溫的不同,路面的材質也會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長時間的使用中,會出現一些交通事故,比如車轍,裂縫等等。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到整個道路的結構,還會使路面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下降。這些問題若不加以有效地處理,勢必會對行車安全產生危害,甚至會導致行車的顛簸,從而影響到行車的舒適度和駕駛體驗。此外,由于車輛的顛簸和搖擺,會對路面產生更大的破壞,使路面受到更多的損傷,從而大大縮短了瀝青路面的使用壽命,增加了維修成本。
瀝青路車轍病害的根源在于瀝青自身。瀝青分為三種,目前國內主要采用的是瀝青混合料,由于瀝青的黏性,添加瀝青是為了提高路面的抗剪性能。因此,瀝青的使用對路面的影響很大,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添加的瀝青越多,路面的抗剪強度也就越高。但同時,也會影響到路面的強度,過量的話,會導致材料間的縫隙變大,從而導致車輛的碰撞,而加入少量的瀝青,則會導致路面的抗剪性能下降,從而導致路面的裂縫和損壞。因此,要取得預期的效果,除了要嚴格控制瀝青用量外,還必須考慮當地的地理、氣候等因素。根據上述原因,找出合理的混合比例,在進行鋪裝時,可以減少瀝青路面的車轍損傷,減少對道路的破壞。
其次是車輛的負載原因。每一條瀝青路面的最大承載能力取決于它的混合比例和材料。不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前修建的柏油路面,在高速增長的道路上,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超載的話,很容易損壞路面。更何況,現在的卡車都是超負荷運轉,輪胎的重量遠超路面,很可能會導致公路的永久變形,維修起來非常困難,而且維修費用也會大幅增加。
氣溫、地理條件等因素是造成瀝青路面車轍病害的主要原因。我國地域廣闊,南北溫差大,氣溫、日照、降水量等差別較大。在南方,天氣炎熱,雨水多,尤其是夏季,白天長,氣溫高,對瀝青路面的瀝青有很大的影響,長期行駛,很容易出現嚴重的車轍。而在北方,則沒有這種明顯的車轍,尤其是冬季,氣溫較低,降雨較少,對道路的防護效果更好。因此,要根據不同的條件,對公路進行不同的維修保養(yǎng),并在公路上進行投資。
鋪裝施工對瀝青路面的影響主要是在鋪裝工程的基礎上進行。地基是公路的根基,地基是公路的根基,地基打好了,地基就是地基。在瀝青路面上,通常采用沙礫等較為單一且穩(wěn)定的材料進行鋪砌,其材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路面的品質。一般需要對路面基礎進行足夠的夯實,以便在以后的施工中確保瀝青層也處于緊固狀態(tài)。不然,在以后的一年夏季,路面很有可能會發(fā)生車轍。
瀝青材料的選擇應該是具有較好的抗冷性和高黏性的瀝青。同時,選用高耐磨、高抗沖擊性、表面粗糙、堅硬的石料。同時,根據當地的氣候、運輸情況,合理地調配瀝青材料,確保其穩(wěn)定、抗疲勞、低溫抗裂、耐久性能。若采用不合理的配方,則會造成瀝青混合料的內部空隙增大,造成混合料的顆粒黏性差。最后,由于車輛的荷載作用,瀝青混合料發(fā)生了松散,從而引起了路面的車轍。
要想有效地防治瀝青路面的車轍病害,必須從整體結構上進行優(yōu)化,使其具有更好的外部荷載抵抗能力,從而提高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目前 SMA結構和密級配混凝土面層結構在工程中的應用顯示出更好的效果,相應的道路結構也具有更好的穩(wěn)定性。另外,在道路結構的優(yōu)化設計中,還要注意防水層的合理布局,以保證對應的防水層能夠表現出更好的防水效果,以及適當的排水結構,避免對道路的破壞。
做好瀝青路面的車轍病害防治,必須嚴格控制施工作業(yè),以提高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就拿瀝青拌和料的攤鋪來說,除了要嚴格地控制瀝青混合料的質量和溫度之外,還要對瀝青拌和料的平整度進行嚴格的把關,確保其更加平整有序,厚度也能夠較為適宜。在以后的瀝青混合料的壓實過程中,要注意保證其壓實性,并使其相應的碾壓工作更加合理,壓路機的選型和參數設定更為精確,最后對其壓實情況進行了細地的測試和分析。
1.拌合
在進行混凝土攪拌時,應確保攪拌均勻,尤其要對攪拌混凝土的出廠溫度進行檢測和記錄。若瀝青與骨料的粘結度不能滿足要求,可采用適量的均勻添加消石灰,以改善其黏合性能。另外,加入一定比例的防脫膠可以提高膠粘力,但要注意溫度在140℃左右。在進行溫度、計量等項目的計量時,要定期對所用的計量儀器進行檢驗,以確保其精度。在各項性能指標測試中,若出現結塊、花白料等情況,可采取適當增加拌和溫度、延長拌和時間等措施。另外,每天施工結束后,要記錄各種混合料的使用情況,例如粗集料、細骨料、瀝青、礦粉等,并記錄下各混合料的平均油石比、級配等資料。
2.嚴控壓實度
在施工中,使用重質輪胎壓路機進行多次的碾壓,并保證不超過7%~8%的空隙。攪拌時要注意控制攪拌的溫度和攪拌的時機;攤鋪時,必須使用2個攤鋪機,以防止瀝青混合料不均勻、離析。要嚴格控制碾壓速度、碾壓次數,按“輕而輕、慢而快”的原則,避免漏壓,使振動幅度均勻,避免時快時慢,時輕時重。
3.嚴控石料的壓碎
改進碾壓技術,盡可能使用輪式壓路機,避免使用鋼輪振動動力;強化對碎石的壓碎率指標的控制,在終壓結束后,瀝青混凝土還沒有冷卻的時候,要進行局部的現場檢查,對壓碎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
在瀝青路面車轍病害治理中,熱再生技術具有很好的效果,它可以在道路上使用原有的瀝青混合料,對道路的病害進行處理。由于其施工作業(yè)的便利性,施工周期相對較短,在道路瀝青路面的修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實際工程中,為了使新的瀝青路面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經常要加入新的瀝青混合料或再生材料,以提高其施工后的質量。
在治理上,可以采用銑刨法和重鋪法,將路面進行全面地碾壓,再用瀝青混合料,這樣可以避免車轍引起的嚴重后果。在經過銑刨加工后,要切實地清理掉殘渣和原有的垃圾,為以后再鋪裝瀝青混凝土打下良好的基礎。采用乳化瀝青作為主要的膠層,可以提高以后的鋪裝效果。從而保證了瀝青路面整體的使用性能,從而為以后的瀝青混合料鋪裝提供了更加理想的基礎。
在瀝青路面的車轍病害治理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稀漿封層來處理車轍病害,從而達到更好的修復效果。同時,在交通繁忙的地區(qū),施工的方便、工期的控制和經濟效益都很好。當然,這種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適合處理車轍深的道路,只能用于20 mm以內的車轍。
銑刨、拉毛修理技術是對由于車轍沖擊造成的隆起路面進行修補,有助于路面的恢復。銑刨拉毛的效果很好,不需要車轍的深度,可以用在各種車轍上,但銑刨拉毛需要在路面上保持一定的穩(wěn)定性,這樣才能避免結構松散的問題。由于車轍造成的路面隆起,使原路面的致密程度下降,因此,在進行銑刨、拉毛養(yǎng)護時,必須對路面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防止結構松動。
總之,車轍是瀝青路面養(yǎng)護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其成因多種多樣,病害種類也不盡相同。在養(yǎng)護和治理瀝青路面上,應根據不同的病害類型,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以達到有效的效果。在瀝青路面的治理上,應從路面的設計階段著手,從施工、施工、使用、養(yǎng)護等各個階段進行管理,以減少路面的發(fā)生。既能節(jié)省人力、物力、財力,又能有效地提高瀝青路面的使用安全。從而將瀝青材料應用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從而進一步提高我國的交通運輸能力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