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蘇炳進
本文對高職高專院校健美操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進行研究,分析了健美操教學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和教學現狀,提出了教學創(chuàng)新的策略,包括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合理制定課程目標;強化教材建設;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注重理論學習;運用課外活動平臺;更新評價理念,優(yōu)化評價方法,希望可以為有關人員提供參考。
健美操屬于一種新的體育項目,其中融合了較多的內容,如武術、舞蹈、體操以及音樂等。健美操有很多種類型,在高職高專院校教學中,教師如何通過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傳授靈活、多變、豐富的肢體動作,讓學生練習并形成正確的身體姿態(tài),提升學生的身體柔韌性、靈活性以及協調性,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就是教師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高職高專院校的辦學特色就是培養(yǎng)專門性的人才,當前社會對人才的能力要求不斷提高,其中創(chuàng)新能力就是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之一,因此,高職高專院校教育教學中就要注重學生這一能力的培養(yǎng)。健美操是院校體育教學中的一部分,健美操運動的發(fā)展更新速度較快,且規(guī)則以及方法體系同樣在動態(tài)的變化,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跟隨發(fā)展趨勢,對教學理念、模式和方法等進行創(chuàng)新,以確保教學的有效性,更好的發(fā)揮出健美操教學的作用[1]。
(1)體育課教學學時較少。很多院校都有學制時間短的情況,學校在安排課程的課時時,由于對體育教學缺乏重視,導致課程安排較少,很多院校只有一個學年的體育課教學安排,且在一學年中的公共必修課中健美操教學時間只有一半,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學生對于健美操的認知以及學習也是有限的。
(2)教學環(huán)境滯后?,F階段很多高校的體育設施配置較為齊全,具有現代化的建筑設施,如塑膠跑道、大型體育館等,然而配置健美操器材設備的院校較少,很少有院校設置獨立的健身房,一般都是在操場塑膠跑道或是草坪面、水泥地面學習和練習,限制了教學的效果,甚至會在活動中傷害學生的身體[2]。
(3)健美操教材不足。教材是教學的主要依據,現階段高職高專院校的健美操教學通常沒有教材依據,部分院校運用教材,但是每個學校的教材不同。教師在教學中存在注重技術忽視理論、注重課堂忽視課后的情況,課后學生只能憑借記憶練習,很難做到創(chuàng)新,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效果,無法滿足健美操動作的多樣性以及編排方面的創(chuàng)造性要求,限制了健美操運動的深入開展。
(4)教學內容簡單,教學方法單一。很多院校的體育教學仍然沿用統一的教學大綱和長時間不更新的教學內容,一般側重于教授技術動作,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并未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只關注考試分數,學生對于學習的內容、進度、環(huán)境以及方法的選擇受限。教師忽視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降低,課堂教學呈現出枯燥、乏味的情況。
(1)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合理的制定課程目標。教師應該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理念,通過教學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重視課程目標,包括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力培養(yǎng)、習慣、終身體育意識形成等。同時,在教學中全面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積極的開發(fā)其潛能,加強其運動、認知及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
(2)加強教材建設。在健美操教學落實中,教師應該合理的處理教材,綜合的應用教學方法,注重教學的情感注入,結合教學的反饋優(yōu)化教學。在選擇以及應用教材時,首先,要注重健身價值。在健美操鍛煉中注重發(fā)達肌肉、提升心血管系統及內臟器官功能。其次,注重趣味價值。教材內容需要涵蓋音樂以及動作。要想讓學生主動、堅持練習動作,就需要堅持進行創(chuàng)新以及發(fā)展,滿足時代發(fā)展以及大眾對于健身的要求。在選擇音樂時,應該體現出民族特色、節(jié)拍性、時代感[3]。對于教材內容的建立,應著重改變以往以學習操化動作為主的情況,重視基本素質、功能、技術、有關知識的教學,同時補充教材內容,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推動其全面發(fā)展。
(3)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在健美操教學中,有很多的彈跳動作,經常需要用到多媒體教學設備,同時需要具備基本設施,如地毯、多媒體、舞蹈室以及把桿等,如果教學配置不足,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師的教學效果,甚至會出現運動損傷的問題,因此院校需要提升重視程度,增加健美操教學方面的投入,配置齊全的教學設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4)注重理論學習。理論教學是健美操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收集各種資料,將畫面以及聲音進行組合,制作多媒體課件,直觀、生動的給學生講解比賽基本規(guī)則,能夠讓學生了解國內外健美操的最新發(fā)展情況以及研究成果。學生除了會認識到基本技術特征、發(fā)展起源、競賽規(guī)則之外,還能通過新穎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習興趣。在理論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補充有關的知識,比如創(chuàng)編原則、基本動作訓練等,加深學生對體育文化的理解,引導其形成終身體育意識,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運用課外活動的平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院校應增加體育課時,積極落實健美操選修課,給學生更多的接觸機會,提升其學習興趣,進而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課后自己練習,也可以參與各種比賽展示自己,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6)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和創(chuàng)造能力,營造開放性和參與性的課堂氛圍。創(chuàng)新以及自主學習能力是高職高專院校教育教學中需要落實的培養(yǎng)目標,健美操教學也是如此,教師除了要講解基本動作以及技巧外,還要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簡單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把單一的講解變成和學生互動的學習,盡可能的在教學中給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能夠發(fā)現問題,探索解決方法,提升其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不斷的完善自己,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4]。另外,教師應該積極的聽取學生的建議,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情況,掌握其真實的需要,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使其體會到健美操運動學習的樂趣。
(7)更新評價理念,優(yōu)化評價方法。教學評價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于健美操教學的評價,應該構建一套有效的學生素質發(fā)展綜合測評指標,其綜合化要基于全面評價突出重點的原則上,按照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及終身體育理念、素質教育要求,綜合應用不同的評價方法,比如自評和他評、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定量和定性評價、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結合,以提升評價的科學性。還要構建合理的考核機制,應多方面的進行評價,并結合學生的技術能力、情感以及認知等,更全面地評價以及考核學生。除了要注重結果評價,還要注重過程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參與情況做出評價。通過將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方法進行融合,能夠防止教師在評價中帶有主觀性,同時不會限制在量化指標方面。對于評價方式,需要將形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以及總結性評價進行融合,客觀、全面的評價以及考核。
綜上,健美操教學具有較強的綜合性,為了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對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積極的探索,體現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也要堅持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注重學生的學習情感體驗,落實好理論學習以及研究,在教學中將教學內容和大眾體育進行銜接,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推動其全面發(fā)展,優(yōu)化健美操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