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迎旭
僅僅過去一年時間,以色列政壇老將、前總理內塔尼亞胡領導的政黨在以色列議會選舉中再次獲勝,被授權組建新一屆政府。
11月14日,耶路撒冷市中心一家咖啡館內,幾位老人情緒激昂,他們一直是內塔尼亞胡堅定的支持者,因為相信“只有他才有能力保護這個國家的安全”。
政壇“常青樹”
內塔尼亞胡現(xiàn)年73歲,1996年至2021年,他6次出任以色列總理,在任時間長達15年,是以色列建國以來任期最長的總理,可謂是以色列政壇“常青樹”。
2019年初以來,以色列執(zhí)政聯(lián)盟屢次瓦解,3年多時間里舉行了5次選舉。2019年12月,內塔尼亞胡以受賄、欺詐和違背公眾信任3項指控遭到起訴,正在接受審判。但以色列法律并沒有明文規(guī)定遭受指控后不能參與競選。
以色列中左翼、右翼以及阿拉伯政黨組建了一個“倒內塔尼亞胡”聯(lián)盟,以他遭受起訴為由,反對他繼續(xù)謀求總理職位。2021年的議會選舉后,內塔尼亞胡組閣失敗,“倒內塔尼亞胡”聯(lián)盟雖政見大相徑庭,但出于對內塔尼亞胡的共同厭惡,奇跡般拼湊出一個“鷹鴿同籠”的政府。
但由于缺乏共同的執(zhí)政理念,且在議會僅占微弱多數,“鷹鴿同籠”政府僅僅維持了一年,就因為兩名議員退出,使執(zhí)政聯(lián)盟失去61席的議會多數,被迫宣布解散議會,并于今年11月1日舉行議會選舉。
在這次選舉中,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利庫德集團獲得32個席位,名列議會第一大黨。而支持他的右翼陣營獲得120個議會席位中的64席,超過議會半數60席,從而拿到組建政府的機會。
受益于極右勢力與政治算計
時隔一年,內塔尼亞胡為什么能夠卷土重來?
有分析認為,以色列社會總體政治方向偏右的大趨勢沒有變,內塔尼亞胡支持者的選民基本盤仍在,這次選舉,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利庫德集團繼續(xù)為議會第一大黨。有所不同的是,此次以色列右翼和極右翼陣營影響力大增。
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選舉中的黑馬——極右翼政治勢力的崛起。選前,在內塔尼亞胡的謀劃下,為防止小黨派無法達到進入議會的選票門檻,本來水火不容的3個極端民族主義政黨——猶太力量黨、諾亞姆黨加入了宗教猶太復國主義黨聯(lián)合參選。
與此同時,以色列“倒內塔尼亞胡”陣營卻在選前發(fā)生分裂。阿拉伯政黨“民族民主聯(lián)盟”退出之前的競選聯(lián)盟,單獨參選,但最終未能達到進入議會的選票門檻(3.25%的選票)。左翼政黨梅雷茲同樣也沒有邁過這一門檻。這兩個黨派的選票歸零,使得“倒內塔尼亞胡”陣營實力受損。
或組建“最右政府”引發(fā)擔憂
內塔尼亞胡此前多次表示,他將組建一個包括極端民族主義和宗教政黨在內的“純右翼”聯(lián)盟。自1977年以來,以色列的大多數政府都容納了右翼和中左翼力量,而此次內塔尼亞胡可能打造的“右翼-極右翼”組合,被以色列媒體稱為“以色列最右政府”。
據以色列媒體報道,新政府上臺后很可能對以色列司法系統(tǒng)進行改革。報道稱,內塔尼亞胡與“猶太復國主義聯(lián)盟”在選前達成交易,勝選后將推動議會通過一項豁免法,使內塔尼亞胡免遭審判。同時,為防止最高法院將這一法案推翻,還將取消最高法院駁回議會法案的權力,確保內塔尼亞胡最終逃脫牢獄之災。
同時,以色列社會層面的政策可能向極端力量和極端正統(tǒng)人士傾斜。宗教猶太復國主義黨領導人之一的本-格維爾曾在選前承諾,如進入政府就取消將正統(tǒng)猶太教徒服兵役和獲得社會服務掛鉤,同時要求政府機構提供的服務必須符合猶太教法等。
在巴以問題上,本-格維爾還表示,一旦進入政府,將打破禁止猶太人在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祈禱的現(xiàn)狀。為達到這一目標,本-格維爾和該黨另一位領導人比撒列·斯莫特里赫謀求擔任新政府公安部長和國防部長的職位。一旦獲得這兩個職位,他們可以大刀闊斧落實其政治主張。
對此,有以色列民眾擔憂,如果新政府實施極端政策,或引發(fā)巴勒斯坦人的大規(guī)??棺h,繼而增加巴以再次爆發(fā)大規(guī)模沖突的可能性。以色列人丹尼是左翼的堅定支持者,右翼再次執(zhí)政并做出挑釁性舉動,讓他擔心巴以沖突會進一步升級。“也許有一天這里會再次發(fā)生自殺式襲擊”,他指著耶路撒冷市中心一條熙熙攘攘的商業(yè)街說。
阿聯(lián)酋、美國官員也對此發(fā)出警告。據以色列媒體報道,今年9月,阿聯(lián)酋外長謝赫阿卜杜拉·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訪問以色列時曾向內塔尼亞胡表示,將極右翼勢力納入他的政府可能會破壞以色列與阿聯(lián)酋的關系。美國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民主黨籍參議員梅嫩德斯今年9月警告內塔尼亞胡,這一舉動將損害美以關系。為此,以色列總統(tǒng)赫爾佐格日前表示,“全世界”都在擔心本-格維爾進入政府。
成功組閣還是再次大選?
目前,內塔尼亞胡正在緊鑼密鼓地與支持他的政黨進行磋商。勝選只是再次成為總理的第一步,而關鍵要看他能否成功組建政府。
此前,媒體預計由于右翼和極右翼政黨獲得64個席位,執(zhí)政聯(lián)盟可能很快組建成功,這樣以色列可能會打破3年多來反復選舉的怪圈,迎來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政府。
但組閣談判并非一帆風順。當前最主要的矛盾在于,內塔尼亞胡無法滿足極右翼政黨的大胃口。宗教猶太復國主義黨要求獲得公安部長和國防部長兩個要職,遭到內塔尼亞胡拒絕,堅持將這兩個位子留給利庫德集團。但對內塔尼亞胡來說,宗教猶太復國主義黨的14個席位對于組閣成功至關重要,況且雙方在選前有交易在先。重新?lián)慰偫怼⑾辞逅痉ㄗ锩莾人醽喓膬纱笳卧V求,如何平衡選前的政治許諾與政黨關系,將成為他能否成功組建政府的關鍵。
如果與極右翼政黨談判失敗,內塔尼亞胡可能會嘗試與中左翼組建政府。但此前多個中左翼政黨已紛紛表態(tài)拒絕加入他領導的政府。
根據以色列法律,內塔尼亞胡擁有28天組閣期限,如屆時不能完成組閣,可以向總統(tǒng)申請延長14天。
如果新政府無法如期組建,預計內塔尼亞胡“東山再起”的夢想將破滅。屆時,以色列或將再次迎來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