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諾貝爾和平獎一般10月才揭曉,一不過今年候選人提名已于本周二截止,法新社1月31日梳理了目前已披露的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的人,其關注焦點是今年諾貝爾和平獎會不會出現連續(xù)3年針對俄羅斯的情況。去年,諾貝爾和平獎由三方分享,分別是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兩家人權機構以及一名白俄羅斯人權活動人士。前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則為一家俄羅斯獨立媒體的總編輯和_名菲律賓記者,該俄籍總編被西方稱為“克里姆林宮肋部的一根刺”。在今年已公開的被提名人中,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目前正在監(jiān)獄服刑的俄羅斯著名反對派人士納瓦爾尼等均在列。由于這些人士獲提名的原因均與俄烏局勢有關,法新社稱,俄烏局勢“再次主導諾獎提名?!?/p>
不過法新社認為,今年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在評獎思路上或許另有考慮,可能不會繼續(xù)針對俄羅斯。奧斯陸國際和平研究所所長厄爾達爾表示,今年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不太可能繼續(xù)“向普京開火”,因為諾獎方面不想讓和平獎顯得”過于“歐洲中心化”,而會通過和平獎的歸屬去突出歐洲之外世界其他地區(qū)的問題。此外,今年已曝光的被提名人身上也存在爭議。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為例,他獲提名令輿論紛紛質疑:“一個在烏克蘭發(fā)動代理人戰(zhàn)爭的軍事同盟的負責人”有資格獲得“和平獎”?
根據諾獎有關規(guī)則,被提名人信息應保密至少50年,但有資格提名的人士可自行公布自己的提名人選。此前有人披露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曾于2020年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提名人是一位俄羅斯作家。不過,普京對提名并不感興趣,而且當時西方輿論正因為納瓦爾尼中毒案指責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發(fā)言人甚至專門出來辟謠說,普京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背后沒有俄羅斯政府的介入,得不得獎也無所謂。
一段時間以來,諾貝爾和平獎引發(fā)爭議不斷。評獎過程不透明,評選標準不清晰,哪些人參與評獎并提供了意見也不公開。諾貝爾和平獎獲獎者也經常伴隨強烈爭議?!ㄕ缦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