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寧 ,婁鈺琦 ,褚衍凱 ,黃佳新 ,徐海冬 ,羅昊玉 ,婁 明 ,牟 芳
(1.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雞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哈爾濱 150030;2.黑龍江省普通高等學校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重點實驗室,哈爾濱 150030;3.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30)
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是配體激活型轉錄因子,被配體激活后,PPARγ 與RXRα結合形成異二聚體,特異性結合于靶基因調控區(qū)PPAR 反應元件,調控靶基因轉錄[1]。PPARγ是脂肪生成的重要調控因子,對維持正常胰島素敏感性及葡萄糖、脂質穩(wěn)態(tài)至關重要[2]。此外,PPARγ 與肥胖癥、Ⅱ型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關系密切[3]。
真核生物基因5'非翻譯區(qū)(5' untranslated region,5'UTR)在基因轉錄后調控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調控mRNA 穩(wěn)定性、運輸、定位及翻譯效率等[4-5]。5'UTR 調控作用依賴于其所包含的順式調控元件,目前已鑒定出的5'UTR順式調控元件包括RNA G-四鏈體(G-quadruplexes,RG4)、內(nèi)部核糖體進入位點(Internal ribosomal entry sites,IRES)、上游起始密碼子(Upstream start codons,uAUG)及上游開放閱讀框(Upstream open reading frames,uORF)等[6]。PPARγ基因受多個啟動子調控,例如人和小鼠PPARγ基因分別存在4個和2個啟動子[7-8]。由于多啟動子使用和選擇性拼接,導致人PPARγ基因至少產(chǎn)生7個5'UTR不同轉錄異構體[9]。PPARγ基因 mRNA 和蛋白半衰期均較短[10],提示轉錄后調控在PPARγ基因表達中發(fā)揮重要作用。雞PPARγ基因有3 個啟動子,產(chǎn)生5 個5'UTR不同的PPARγ轉錄本(cPPARγs1-5)[11]。雞PPARγ基因轉錄本 1(cPPARγ1)和PPARγ基因轉錄本 3(cPPARγ3)分別具有一個uORF,研究發(fā)現(xiàn)cPPARγ1 和cPPARγ3 的 uORF 均 抑 制 雞PPARγ基 因 翻譯[10,12]。雞PPARγ轉錄本 5(cPPARγ5)的 5'UTR 具有兩個 uORFs,但這兩個 uORFs 對雞PPARγ基因表達的影響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報告基因和定點突變等技術,開展cPPARγ5 兩個uORFs 功能分析。
pcDNA3.1(+)真核表達載體(購自美國Invitrogen 公司), pGL3-basic 熒光素酶報告基因載體(購自美國Promega 公司),海腎報告基因載體pGL3-TK(購自美國Promega 公司),5'UTR 轉錄后分析用報告基因載體psiCHECK2(本實驗室保存)[12]。雞永生化前脂肪細胞系ICP1(本實驗室保存),雞胚成纖維細胞系DF1(購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科院細胞資源中心)。
根據(jù)Promega公司提供的psiCHECK2報告基因載體序列信息,設計hRluc和hFluc基因qRT-PCR表達檢測引物hRluc-F1/R1 和hFluc-F1/R1。根據(jù)已報道雞PPARγ基因轉錄本序列(NM_0010 01460.1),設計全長編碼區(qū)(CDS)克隆引物cPPARγ-F/R。根據(jù)已報道雞cPPARγ5 mRNA 序列(GenBank 登錄號:KP736525),設計 cPPARγ5 的5'UTR 區(qū)克隆引物 cPPARγ5-F1/R1 和 qRT-PCR 表達檢測引物cPPARγ5-F2/R2。hRluc基因qRT-PCR表達檢測選擇hFluc基因作為內(nèi)參基因;雞PPARγ基因qRT-PCR 表達檢測選擇NONO基因(TATA-binding protein gene)作為內(nèi)參基因。利用Primer Premier 5.0軟件進行引物設計,使用NCBI數(shù)據(jù)庫BLAST檢測引物特異性,引物信息見表1。
表1 引物信息Table 1 Primers used in this study
1.3.1cPPARγ5 的 5'UTR 及其 uORF 突變的報告基因載體構建
cPPARγ5 野生型 5'UTR 片段及其 3 個 uORF 突變型5'UTR片段由蘇州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uORF 突變是指uATG 突變?yōu)閡TGA,這3 個uORF 突變型5'UTR 片段分別是兩個uORFs 單獨突變型5'UTR片段(M1和M2)及兩個uORFs同時突變型5'UTR 片段(M12)。將這些合成的突變型5'UTR片段和野生型5'UTR 片段分別插入到psi-CHECK2M載體hRluc基因上游NheⅠ酶切位點,得到重組質粒psiCHECK2M-cPPARγ5-5'UTR-WT、psiCHECK2M-cPPARγ5-5'UTR-M12、psiCHECK-2M-cPPARγ5-5'UTR-M1和psiCHECK2M-cPPARγ5-5'UTR-M2,送至蘇州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測序,驗證無誤后用于后續(xù)研究。
1.3.2 野生型和uORF突變型cPPARγ5真核表達載體構建
利用引物cPPARγ-F/R,以ICP1 細胞cDNA 為模板擴增雞PPARγ基因CDS片段(兩端攜帶EcoRⅠ和XhoⅠ酶切位點),將其插入到pcDNA3.1 表達載體EcoRⅠ和XhoⅠ酶切位點,將載體命名為pcDNA3.1-CDS。然后將合成的雞cPPARγ5 轉錄本野生型 5'UTR 片段和 3 個 uORF 突變型 5'UTR 片段(兩端攜帶NheⅠ和XhoⅠ酶切位點)分別插入到pcDNA3.1-CDS 載體NheⅠ和XhoⅠ酶切位點,得到重組質粒pcDNA3.1-cPPARγ5-WT、pcDNA3.1-cPPARγ5-M12、pcDNA3.1-cPPARγ5-M1 和 pcDNA3.1-cPPARγ5-M2,送至蘇州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測序,驗證無誤后用于后續(xù)研究。
1.3.3cPPARγ5 的 5'UTR 及其 uORF 突變的啟動子報告基因載體構建
將合成的cPPARγ5 野生型 5'UTR 片段和 3 個uORF突變型5'UTR片段(兩端攜帶XhoⅠ和HindⅢ酶切位點)分別插入到pGL3-basic 報告基因載體XhoⅠ和HindⅢ酶切位點,得到重組質粒pGL3-basic-cPPARγ5-WT、pGL3-basic-cPPARγ5-M12、pGL3-basic-cPPARγ5-M1 和 pGL3-basic-cPPARγ 5-M2,送至蘇州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測序,驗證無誤后用于后續(xù)研究。
ICP1 細胞培養(yǎng)在DMEM/F12 完全培養(yǎng)基中,DF1 細胞培養(yǎng)在DMEM High Glucose 完全培養(yǎng)基中,這兩種培養(yǎng)基均含有1%青鏈霉素和10%胎牛血清。放置在含5% CO2的37 ℃細胞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48 h傳代一次。
將ICP1 和DF1 細胞分別接種于24 孔板中,待細胞生長至70%匯合度時,按照LipofectamineTM2000 Transfection Reagen(tInvitrogen,美國)說明書操作,將構建完成的報告基因載體分別轉染細胞,轉染48 h 時利用Dual-Luciferase?Reporter Assay System(Promega,美國)試劑盒,按照說明書檢測報告基因活性。cPPARγ5 的 5'UTR 及其 uORF 突變報告基因載體和啟動子報告基因載體分別利用螢火蟲熒光素酶(hFluc)活性和海腎熒光素酶(hRluc)活性進行校正,其相對活性分別為hRluc/hFluc和hFluc/hRluc。
利用RNeasy Plus Mini Kit(QIAGEN,德國)試劑盒,按照說明書提取總RNA。利用Prime-ScriptTMRT reagent Kit with gDNA Eraser(Perfect Real Time)(購自寶日醫(yī)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試劑盒,按照說明書進行反轉錄。使用ABI 7500實時熒光定量PCR 儀進行qRT-PCR 反應,反應體系為:cDNA模板(50 ng·μL-1)1 μL,F(xiàn)ast Start Universal SYBR Green Master(ROX)(2×)5 μL,上下游引 物(10 μmol·L-1)各 0.2 μL, 滅 菌 蒸 餾 水3.6 μL。反應條件為:95 ℃ 預變性 10 min;95 ℃變性15 s,60 ℃復性延伸40 s,共40 個循環(huán)。分別以NONO和hFluc基因為內(nèi)參基因,PPARγ和hFluc基因相對表達量計算方法為2-ΔΔCt。
使用PBS 清洗3 遍細胞,加入含有PMSF(1 mmol·L-1)的RIPA 細胞裂解液(購自碧云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吹打混勻后于冰上孵育15min,充分裂解細胞,12 000 r·min-1離心5 min,取上清,利用BCA法測定樣品蛋白濃度。然后取20 μg樣品蛋白進行12%SDS-PAGE電泳分離,結束后將樣品轉至NC 膜上,置于5%脫脂奶粉中室溫封閉1 h;將膜用 PBST 洗滌后加入 1∶1 000 稀釋的雞 PPARγ 一抗(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室溫震蕩孵育2 h;將膜用PBST 洗滌后加入1∶5 000 稀釋的HRP標記的二抗(山羊抗兔)(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室溫震蕩孵育1 h,將膜用PBST洗滌后進行ECL顯色反應。
將cPPARγ5 的野生型 5'UTR 及其 uORF 突變的報告基因載體分別轉染細胞,轉染24 h 后,加入放線菌素D 至終濃度為5 μg·mL-1,分別處理0(對照)、3、6、9 和12 h。收集細胞,提取細胞總RNA,利用PrimeScriptTMRT reagent Kit with gDNA Eraser(Perfect Real Time)(購自寶日醫(yī)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試劑盒,按照說明書進行反轉錄。利用qRT-PCR 檢測hRluc基因mRNA 表達,以hFluc基因為內(nèi)參基因,以0 h的mRNA表達量作為標準,利用2-ΔΔCt分別計算各報告基因載體hRluc基因mRNA半衰期。
本研究qRT-PCR 數(shù)據(jù)和熒光素酶相對活性試驗數(shù)據(jù)均使用Graphpad Prism 7.0 軟件分析顯著性,數(shù)據(jù)表示為平均值(Mean)±標準誤(SEM)。使用Student'st-test進行差異分析,*P<0.05表示差異顯著,**P<0.01 表示差異極顯著。使用線性回歸分析法進行uORF對hRluc基因mRNA穩(wěn)定性分析。
雞cPPARγ5 的 5'UTR 序 列 長 度 為 252 nt(KP736525)。生物信息學分析發(fā)現(xiàn),該5'UTR 存在兩個uORFs,分別位于-213/-199 和-168/-139區(qū),命名為uORF1和uORF2(見圖1)。
圖1 雞PPARγ基因轉錄本5(cPPARγ5)5'UTR區(qū)的uORF分析Fig.1 uORF analysis of the 5'UTR of chicken PPARγ transcript variant 5(cPPARγ5)
為探索雞cPPARγ5 兩個uORFs 功能,分別構建野生型5'UTR(psi-CHECK2M-cPPARγ5-5'UTRWT)、兩個uORFs單獨突變(psiCHECK2M-cPPARγ 5-5'UTR-M1 和 psiCHECK2M-cPPARγ5-5'UTRM2)以及兩者同時突變(psiCHECK2M-cPPARγ5-5'UTR-M12)的報告基因載體。將這些報告基因載體分別轉染DF1 和ICP1 細胞,48 h 后檢測報告基因活性。結果顯示,在DF1和ICP1細胞中,uORF1 和uORF2 單獨突變型(psiCHECK2M-cPPARγ 5-5'UTR-M1 和 psiCHECK2M-cPPARγ5-5'UTRM2)報告基因活性均顯著或極顯著高于野生型(psiCHECK2M-cPPARγ5-5'UTR-WT)報告基因活性;uORFs 雙突變型(psiCHECK2M-cPPARγ5-5'UTR-M12)報告基因活性極顯著高于psiCHECK 2M-cPPARγ5-5'UTR-M1 和psiCHECK2M-cPPARγ 5-5'UTR-M2 報告基因活性,如圖2A 所示。其中,在DF1 細胞中,uORFs 雙突變型、uORF1 和uORF2 單獨突變型報告基因活性分別為野生型報告基因活性的2.8、2.0 和1.4 倍。在ICP1 細胞中,uORFs 雙突變型、uORF1 和uORF2 單獨突變型報告基因活性分別為野生型報告基因活性的8.5、6.8 和2.8 倍,數(shù)據(jù)說明這兩個uORFs 具有協(xié)同作用。
為進一步了解uORF抑制報告基因活性分子機制,采用qRT-PCR 檢測各個報告基因載體轉染細胞的hRluc基因mRNA 表達情況。結果發(fā)現(xiàn),在DF1 細胞中,uORF1 突變型報告基因載體(psi-CHECK2M-cPPARγ5-5'UTR-M1)轉染細胞的hRluc基因mRNA 表達水平顯著高于野生型,uORF2 突變型報告基因載體(psiCHECK2M- cPPARγ5-5'UTR-M2)和uORFs 雙突變型報告基因載體(psi-CHECK2M-cPPARγ5- 5'UTR-M12)轉染細胞的hRluc基因mRNA表達水平無顯著變化。在ICP1細胞中,uORF1突變型報告基因載體(psiCHECK2M-cPPARγ5-5'UTR-M1)和uORF2 突變型報告基因載體(psiCHECK2M-cPPARγ5-5'UTR-M2)轉染細胞的hRluc基因mRNA 表達水平顯著高于野生型,如圖2B 所示,uORFs 雙突變型報告基因載體(psi-CHECK2M-cPPARγ5-5'UTR-M12)轉 染 細 胞 的hRluc基因mRNA 表達水平無顯著變化。對比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活性檢測結果(見圖2A)和hRluc基因mRNA表達分析結果(見圖2B),雖然uORF突變后hRluc基因mRNA表達在DF1和ICP1細胞中均升高,但mRNA 表達升高幅度遠小于報告基因活性。與野生型相比,在DF1 細胞中,uORF1 突變型轉染細胞的hRluc基因mRNA 表達僅是野生型的1.2倍;在ICP1細胞中,uORF2突變型和uORFs雙突變型轉染細胞的hRluc基因mRNA 表達僅是野生型的1.15 倍。綜上,這兩個uORFs 突變主要抑制下游主閱讀框(Main open reading frame,mORF)翻譯。
圖2 uORF突變對報告基因活性和報告基因mRNA表達的影響Fig.2 Effects of uORF mutation on activity and mRNA expression of reporter gene
在ICP1 細胞中,uORF1 單突變以及uORF1 和uORF2 雙突變導致hRluc基因mRNA 表達水平升高(見圖2B),推測cPPARγ5的uORF可能影響mRNA穩(wěn)定性。為驗證這一推測,分別檢測3 種uORF 突變型對hRluc基因mRNA 穩(wěn)定性的影響。半衰期測定結果顯示,野生型報告基因載體(psiCHECK2M-cPPARγ5-5'UTR-WT)轉 染 細 胞 的hRluc基 因mRNA 半衰期為7.20 h,uORFs 雙突變型報告基因載體(psiCHECK2M-cPPARγ5-5'UTR-M12)轉染細胞的hRluc基因 mRNA 半衰期為 7.43 h(見圖 3A),uORF1 突變型報告基因載體(psiCHECK2M-cPPARγ5-5'UTR-M1)轉染細胞的hRluc基因mRNA半衰期為6.15 h(見圖3B),uORF2突變型報告基因載體(psiCHECK2M-cPPARγ5-5'UTR-M2)轉染細胞的hRluc基因 mRNA 的半衰期為 8.35 h(見圖 3C)。與野生型相比,這3 種uORF 突變型報告基因載體轉染細胞的hRluc基因mRNA 降解速率均無顯著差異,說明cPPARγ5 的兩個 uORFs 對 mRNA 穩(wěn)定性無顯著影響。
圖3 uORF突變對報告基因mRNA穩(wěn)定性的影響Fig.3 Effects of uORF mutation on mRNA stability of reporter gene
為排除uORF 僅在報告基因表達中發(fā)揮作用,進一步分析這兩個uORFs 對PPARγ基因表達的影響。將構建的真核表達載體pcDNA3.1-cPPARγ5-WT、 pcDNA3.1-cPPARγ5-M12、 pcDNA3.1-cPPARγ5-M1 和 pcDNA3.1-cPPARγ5-M2 分別轉染DF1和ICP1細胞,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 分別檢測雞PPARγ基因mRNA 和蛋白表達。qRTPCR 結果顯示,在ICP1 細胞中,與野生型相比,uORF1 突變型表達載體(pcDNA3.1-cPPARγ5-M1)轉染細胞的PPARγ基因mRNA 表達水平顯著增加(P<0.05),但上調幅度較??;uORF2突變型表達載體(pcDNA3.1-cPPARγ5-M2)和uORFs 雙突變型表達載體(pcDNA3.1-cPPARγ5-M12)轉染細胞的PPARγ基因mRNA 表達呈上調趨勢,但無顯著統(tǒng)計學變化(見圖4A)。在DF1 細胞中,uORF1 突變型表達載體(pcDNA3.1-cPPARγ5-M1)和uORFs雙突變型表達載體(pcDNA3.1-cPPARγ5-M12)轉染細胞的PPARγ基因mRNA 表達顯著升高,但上調幅度較??;uORF2 突變型表達載體(pcDNA3.1-cPPARγ5-M2)轉染細胞的PPARγ基因mRNA 表達無顯著統(tǒng)計學變化(見圖4A)。Western blot 結果顯示,在ICP1 和DF1 細胞中,與野生型相比,3 個uORF突變型的PPARγ蛋白表達均極顯著升高,其中uORFs雙突變型表達載體(pcDNA3.1-cPPARγ5-M12)的 PPARγ 蛋白表達最高,分別上調約 1.7 倍(ICP1細胞)和1.3倍(DF1細胞),如圖4B所示。以上結果表明,cPPARγ5 的兩個uORFs 均抑制下游PPARγ mORF翻譯。
圖4 uORF突變對cPPARγ5 mRNA和蛋白表達的影響Fig.4 Effects of uORF mutation on the expression of cPPARγ5 mRNA and protein
5'UTR 在基因組中相應DNA 序列通常是啟動子一部分。在前述研究中所使用5'UTR報告基因載體和表達載體中,uORF 突變可能影響5'UTR 啟動子活性,導致報告基因和PPARγ基因表達發(fā)生變化。為驗證這一推測,將構建的啟動子報告基因載 體 pGL3- basic、 pGL3- basic- cPPARγ5- WT、pGL3-basic-cPPARγ5-M1、pGL3-basic-cPPARγ 5-M2 和 pGL3-basic-cPPARγ5-M12 分別轉染 ICP1細胞。報告基因活性結果顯示,pGL3-basic-cPPARγ5-WT、pGL3-basic-cPPARγ5-M1、pGL3-basic-cPPARγ5-M2 和 pGL3-basic-cPPARγ5-M12報告基因活性均極顯著高于pGL3-basic 空載體報告基因活性(P<0.01),約是pGL3-basic 空載體報告基因活性5~6倍(見圖5)。
圖5 cPPARγ5 5'UTR區(qū)啟動子活性分析Fig.5 Promoter activity analysis of the 5'UTR of cPPARγ5
與野生 型 pGL3-basic-cPPARγ5-WT 相比,pGL3-basic-cPPARγ5-M12 啟動子活性顯著升高,但升高幅度較??;pGL3-basic-cPPARγ5-M1 和pGL3-basic-cPPARγ5-M2 啟動子活性無顯著變化(見圖5)。上述結果表明,cPPARγ5 的5'UTR 區(qū)具有啟動子活性,uORFs雙突變增強啟動子活性,但uORF1或uORF2單獨突變對啟動子活性影響較小。
uORF 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mRNA,是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轉錄后調控重要元件之一[6,13]。大量研究證實,多數(shù)uORF 主要抑制基因翻譯[14-15],但也有部分uORF 促進基因翻譯[16]。除翻譯調控外,研究發(fā)現(xiàn)uORF還可調節(jié)mRNA穩(wěn)定性,例如TPO基因 uORF 可導致其 mRNA 降解[17],而GCN4和YAP1 基因 uORF 可增強其 mRNA 穩(wěn)定性[18]。本研究采用報告基因、qRT-PCR、Western blot 及定點突變等技術分析發(fā)現(xiàn),cPPARγ5 的uORFs(uORF1 和uORF2)并不影響mRNA 穩(wěn)定性,但抑制下游mORF翻譯。
前期研究表明,uORF 對下游mORF 翻譯的抑制作用受uORF 數(shù)量、長度、uORF 距下游CDS 起始密碼子距離及uORF起始密碼子及其上下游序列影響,uORF 抑制作用可累加,即同一轉錄本中uORF 數(shù)量越多,對下游基因抑制作用越強[19]。Zhang 等在果蠅中發(fā)現(xiàn),基因含有一個uORF 時,其翻譯效率降低8.38%~30.40%,而基因含有多個uORF 時,其翻譯效率降低18.4%~60.7%[20]。Chew等對人、鼠和斑馬魚轉錄本中uORF的生物信息學分析顯示,uORF 數(shù)量與翻譯效率呈負相關[21]。本研究結果與上述報道相似,uORF1 和uORF2 雙突變對報告基因活性和PPARγ 蛋白表達的抑制作用顯著高于這兩個uORF 單獨突變的抑制作用(見圖4A 和 4B),說明 uORF1 和 uORF2 對下游 mORF 的翻譯抑制具有協(xié)同作用。
本研究發(fā)現(xiàn),uORF 突變導致hRluc和PPARγ基因mRNA 表達升高(見圖2A 和圖4A),進一步mRNA 穩(wěn)定性分析顯示,uORF 突變對hRluc基因mRNA 穩(wěn)定性無顯著影響,如圖3 所示,這表明uORF 突變促進基因轉錄。許多基因5'UTR 相應DNA 序列具有啟動子活性,例如Nomura 等發(fā)現(xiàn)V(1b)加壓素受體基因5'UTR 的相應DNA 序列具有啟動子活性,uORF 抑制5'UTR 啟動子活性,抑制該 基因轉 錄[22]; Li 等發(fā) 現(xiàn)WNK8 基 因 5'UTR 相應DNA序列具有啟動子活性,uORF突變可增強該基因啟動子活性,促進基因轉錄[23]。本試驗證明cPPARγ5 的 5'UTR 相應 DNA 序列確實具有啟動子活性,且uORF突變一定程度上增強啟動子活性,如圖5 所示,這一結果表明uORF 突變導致hRluc和PPARγ基因mRNA表達升高,原因是uORF突變引起5'UTR啟動子活性增強。
雞和哺乳動物脂肪生成和代謝不同,例如,雞僅有白色脂肪組織且具有天然高血糖和胰島素抗性,雞脂肪細胞脂肪分解受胰高血糖素調節(jié)[24];雞脂肪細胞分化不需要胰島素,但需要脂肪酸[25]。McClelland 等研究表明人、鼠和雞PPARγ基因5'UTR序列相似性較低,長度也存在較大差異,且人和鼠PPARγ基因5'UTR中不存在uORF[9-10]。這些數(shù)據(jù)提示,哺乳動物和雞PPARγ基因轉錄后調控不同,本研究及cPPARγ1和cPPARγ3的uORF研究均發(fā)現(xiàn),uORF在雞PPARγ基因表達轉錄后調控中發(fā)揮作用[10,12],uORF 介導的轉錄后調控可能是哺乳動物和雞脂肪生成、脂肪發(fā)育和胰島素敏感性表現(xiàn)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本研究不足之處是缺乏體內(nèi)研究,未來有必要利用CRISPR/Cas9 技術分析uORFs 在體內(nèi)PPARγ基因表達調控、雞脂肪生成、脂肪細胞表型維持、胰島素抵抗以及雞體脂過度沉積中作用和機制。
cPPARγ5 兩個 uORF 不影響 mRNA 穩(wěn)定性,但抑制下游PPARγ基因mORF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