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琳/文
冬季來臨,環(huán)境變得干燥,特別是在使用供暖設備時,會帶走室內(nèi)的水分,空氣會變得更加干燥。這時候就得安排上加濕器了,家用加濕器通常小巧且使用方便,伴隨裊裊水霧,瞬間就能感覺到些許濕潤。關于加濕器的優(yōu)劣性,始終說法不一,有因其拯救干燥冬季的功能而贊賞之,也有因其滋生細菌而深受其害。
2021 年底,廣東順德一間國際公寓發(fā)生火災。火災當時,濃濃黑煙不斷從著火的房間窗戶冒出,當屋主發(fā)現(xiàn)情況時,起火房間內(nèi)有兩團明火燃燒正旺,一團是加濕器,還有一團是書桌和放著雜物的紙箱子。經(jīng)過消防部門的撲救,幸無人員傷亡,但房間內(nèi)的空調(diào)、電腦、打印機等物品幾乎無一幸免,墻體也被濃煙熏得黑乎乎,煙火沖破玻璃往外蔓延,陽臺上到處是被震碎的玻璃碎片。屋主表示,起火的加濕器是前一天才購買的,當時特意選擇了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而且是最貴的一款產(chǎn)品。當天下午,他將加濕器加滿水后就一直處于工作狀態(tài),沒想到也就過了4 個小時左右竟然發(fā)生這樣的情況,也是足夠令人詫異。
如同許多家用電器一般,加濕器總免不了那些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在某電商平臺上,加濕器的價格從10 元至10000 多元不等,尺寸和功能各不相同,迷你型的加濕器大小如同一個250ml 的礦水泉瓶,而大的加濕器可如立式飲水機一般,具備了加濕、恒溫、消毒等多種功能。出于安全考量,大部分的加濕器都具有缺水提示或者是缺水自動斷電功能,但即使如此也并不代表著萬無一失,要想完全依靠電子設備的“自覺性”,本身是一種危險的想法。畢竟,再先進的電子產(chǎn)品都有可能發(fā)生故障。
來看一組消防員做的實驗。實驗對象為三款價格在100 元左右,功能不同的加濕器:1 號選手具有“防缺水干燒”功能,2 號選手不具備“防缺水干燒”功能,3 號選手是小型加濕器,使用USB 接口通電。首先分別給三款加濕器加水后均顯示正常工作,隨后將加濕器里的水倒空,模擬加濕器干燒的狀態(tài),看看分別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情況。1 號選手具備的“缺水保護”功能瞬間發(fā)揮作用,缺水提示燈自動亮起,2 號加濕器則“正常工作”,沒有暫停的跡象,而3 號加濕器雖然燈繼續(xù)亮著但實際已停止工作。30 分鐘后,1 號加濕器的溫度在15℃左右,2 號加濕器的溫度達到了42℃。約90 分鐘后,2 號加濕器的出氣口冒出陣陣白煙,緊接著白煙變成滾滾黑煙,加濕器內(nèi)部有火光出現(xiàn)并不斷擴大形成明火,直至整個加濕器開始燃燒。
從實驗來看,是否具有“缺水保護”功能的加濕器使用者就可以高枕無憂?別急,實驗還沒結束。消防員將缺水保護器堵住,模擬水垢堵塞保護器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加濕器中沒有水,加濕器也處于工作狀態(tài),也就是干燒,5 分鐘后,加濕器的溫度達到了174.5℃并伴隨塑料燃燒的味道。由此可見,加濕器缺水保護主要依賴保護器,如果保護器本身出現(xiàn)故障就意味著失去了保險鎖。所以說,使用加濕器首先購買的時候需要挑選一款合格的產(chǎn)品,具備必要的缺水保護功能,其次使用時嚴格按照說明書的提示,避免加濕器“帶病”工作,第三使用加濕器時要遠離易燃物質(zhì),并時刻注意加濕器的工作溫度。
沒有水的加濕器無法正常工作,反之濕潤的加濕器也會成為細菌的培養(yǎng)皿?按照加濕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為冷蒸發(fā)式加濕器和超聲霧化式加濕器,前者是通過讓水直接蒸發(fā)成水蒸氣的方式來完成加濕,后者是采用高頻的振蕩使得加濕器中的水被拋離水面產(chǎn)生飄逸的水霧,相對前者對水質(zhì)的要求更高,如果水中含有雜質(zhì)或細菌,則可能跟隨水霧進入空中,當細菌被吸入呼吸道后容易造成身體不適。
如果在加濕器中加入精油或者是殺菌劑,希望發(fā)揮更多的功效,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危害。回顧一段歷史新聞,2011 年4 月,韓國多名孕婦因感染不明原因肺病而死亡,此后類似病例不斷增加。隨后,韓國疾病管理本部對121 名有類似癥狀的住院患者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這些患者在近三四年間,平均每年配殺菌劑使用加濕器4 個月,且平均每月會用完一瓶殺菌劑。專家表示,在加濕器中加入殺菌劑對肺部的損傷更嚴重,這又被稱為“加濕器殺菌劑肺炎”,一些情況會轉變?yōu)槁圆?,導致肺纖維化,引起肺功能降低。眾所周知,濕潤的環(huán)境容易滋養(yǎng)細菌,但如此嚴重卻是始料未及。
其實,加濕器給人體帶來的不適,并非在于加濕器本身,而是疏于清潔。日常情況下應該定期清洗加濕器,至少一周清洗一次,最好使用純凈水或是涼白開,不要隨意添加精油等。另外還需要放置在合適的位置,以防突然故障時造成傷害。加濕器看著使用方便,帶來的舒適感也不差,但使用的時候還是頗有點講究的,水少了怕起火,水多了怕滋養(yǎng)細菌,水多水少還得好好把握,這樣才能真正帶來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