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光
(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xiāng)族撒拉族自治縣居集初級中學,甘肅積石山 731700)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單元導語是對一單元知識技能的總括,是教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的優(yōu)質參考資料,用好單元導語可以推動道德與法治教學水平大幅度提高。因此,教師應當深化單元導語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根據(jù)單元教學規(guī)程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托單元導語設計教學方案,在各個教學階段巧用單元導語,使學生把握單元知識結構,鍛煉綜合探究技能,從而彰顯單元導語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下面我們就對此目標展開教學淺析。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單元導語通常設置在單元標題的下方,是編者對整單元知識內容的高度濃縮和概括。單元導語一般會從單元主題切入,首句點題后,再運用詩化、充滿青春氣息的語言引出單元知識概要,形式不拘一格、字數(shù)有長有短,語言富有抒情色彩、通俗易懂,并凸顯問題導向。然而以往單元導語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學前、中、后都忽略了對教材單元導語的深度開發(f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學品質。經(jīng)過教材分析、學情分析以及廣泛的理論實踐研究,筆者將單元導語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總結為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應用單元導語可以助力教師制訂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單元導語具有提綱挈領、總覽全局的作用,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用單元導語,最顯著的價值就是能夠助力教師制訂教學計劃,如教師在單元備課階段,可以圍繞單元導語中的點題句設計教學流程、搜集相關的輔助教學資料,保障道德與法治教學有序開展,構建更加緊致立體的課堂結構;再如教師在教學方案中,還可以直接采用單元導語中設置的問題引導學生有的放矢地開展思考和探究,這些都可以使道德與法治單元教學計劃得到有效優(yōu)化。
第二,應用單元導語可以使學生明晰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方向。在面對陌生單元知識學習時,學生對課程的大致內容不甚了解,思緒是較為混亂的,探索興致較為低迷。單元導語對道德與法治一單元內容具有非常強的概括性,教師應用單元導語有利于幫助學生明晰學習方向和目標。如開展新單元知識學習之前,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閱讀、分析單元導語,讓學生根據(jù)單元導語的指示開展有關話題討論,明確單元導語中每句話所指代的含義和信息,這樣學生就能對新單元課程內容做到心中有數(shù),按部就班地投入探究。
第三,應用單元導語可以提高學生道德與法治復習效率。復習是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有效復習可以健全學生知識技能體系、鞏固教學實效。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重視運用單元導語能夠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單元導語具有良好的知識梳理和歸納作用,學生在結束道德與法治一單元學習后,可能會對單元整體知識內容產(chǎn)生部分的遺忘,教師在復習階段可以帶領學生回歸到單元導語,引導學生梳理和復習單課時知識點,教師再對學生反饋的不盡不實之處實施針對性查缺補漏,避免學生遺留知識死角、強化學生復習和反思技能,從而全面發(fā)揮單元導語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教師在應用單元導語時,應該從道德與法治單元教學設計階段入手,根據(jù)單元導語提供的主題信息,科學規(guī)劃教學流程,圍繞單元導語傳達的教學思路,搜集整理各項授課材料,從而優(yōu)化道德與法治單元整體教學方案,彰顯單元導語的提綱挈領效用,相關應用策略如下:
第一,分析單元導語主題句,建立單元教學大綱。教師在道德與法治單元教學備課階段,自身必須先做到對單元導語主題句的分析和提煉,把握關鍵的概要信息之后,再建立單課時到整單元的教學大綱。如某單元導語和成長有關,導語內容開門見山地點明單元課程主旨,并提出一系列的思考問題,那么教師就可以將單元導語的主題句、各個指向性問題進行拆分,找到與導語中每句話相對應的教材課時內容,先編寫出每一課時的教學主題和摘要,其中每課的導言都可以直接使用單元導語中提出的問題,探究和練習活動的設計要結合單元導語中的提示以及教材內部為單課時設置的思考和練習內容。教師初步列好教學大綱后,還要對照單元導語再次核對一遍,確定大綱中包攬導語的主題句以及問題導向,這樣指向明確、流程合理的單元教學大綱就編制完成,單元導語得到有效應用[1]。
第二,根據(jù)單元導語教學思路,搜集備齊授課材料。教師根據(jù)單元導語草擬道德與法治單元教學大綱后,其中還有諸多細節(jié)需要完善,所以在這一步,教師還應該借助單元導語給出的教學思路,按大綱中的流程設計,搜集備齊每課時的授課材料。還是拿和成長相關的單元導語來說,導語對學生中學階段的學習和生活變化設置問題,教師在該課時大綱中也預備利用導語問題組織學生開展討論,那么教師在搜集授課材料時就可以提前拍攝新校園建筑、環(huán)境,將拍攝的照片、學生的一周課表和活動計劃,整理成圖文結合的微課件,用于配合導語問題向學生展示。單元教學大綱中其他課時的材料準備,教師也可以遵循單元導語教學思路如法炮制,材料形式以生活化、信息化材料為主,從而發(fā)揮單元導語對道德與法治教學方案設計的優(yōu)化功用[2]。
教師在道德與法治單元教學伊始應用單元導語,帶領學生細致研讀單元導語,根據(jù)導語內容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課堂情境,適時提出啟發(fā)性的探討話題,給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做好預熱,相關教學策略如下:
第一,創(chuàng)設趣味化情境,研讀單元導語。情境教學法有益于加速學生對單元導語的分析和理解,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趣味化情境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研讀單元導語的主動性。如某單元導語和友誼相關,語言如同一首抒情的小詩,那么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就可以為學生播放友誼題材的動畫片段,或是講述關于友誼的歷史人文故事,先喚醒學生的情感共鳴,然后向學生發(fā)布單元導語研讀任務:“同學們剛才觀看動畫、聽故事都非常投入,想必有不少同學已經(jīng)猜出單元學習主題,下面請大家翻開教材,合作研讀單元下方的導語內容?!辫b于該單元導語具有抒情色彩,所以學生在合作研讀期間,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讀出情感,同時分析導語的詞句、圈出關鍵詞,作為后續(xù)導語話題交流的主要依據(jù)。
第二,擬設參與式話題,明晰學習方向。在這一步,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圈出的單元導語關鍵詞,擬設符合學生認知經(jīng)驗的參與式話題,使學生緊密圍繞單元導語展開課堂探討。如學生在關于友誼的單元導語中,圈出歡樂、幸福、困擾、煩惱、友誼的芬芳和彩虹等關鍵詞,那么教師就可以擇機引出話題:“同學們,從大家劃出的單元導語關鍵詞來看,你眼中的友誼是怎樣的?關于友誼的歡樂、幸福,困擾和煩惱,你是否有具體的事例分享?”學生隨即展開激情探討,交流自己對友誼的認識和經(jīng)歷。幾分鐘后,教師追加問題:“同學們分享的友誼事例非常精彩,單元導語中還說友誼是芬芳的,友誼的彩虹能夠點亮青春,大家認為有什么深意呢?”學生思考后作答:“正確地與朋友、同學交往和溝通,可以使青春生活更加快樂、美好?!苯處熥鲂〗Y:“大家分析得很到位,本單元我們所要學習的新知識就是交友的品德、原則和方法,掌握這些知識和本領,同學們的友誼之樹一定會常青,青春記憶流光溢彩!”這樣學生對道德與法治新單元內容就劃定了清晰的學習方向,實現(xiàn)了單元導語在單元教學伊始的合理運用[3]。
以往教師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運用單元導語時,普遍是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一帶而過,后續(xù)的課堂探究中就鮮少再提及單元導語,這種應用方式不夠科學,會導致單元導語的實際教學價值縮水。單元導語凝練著道德與法治課程重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講授的知識信息較多,部分學生無法自主將碎片化的知識信息聯(lián)結起來。為此,教師應該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中穿插單元導語,每講授完一項知識或結束一個主題的探究活動后,都巧用單元導語進行階段性概括,從而促進學生捕獲課程重點,相關應用策略如下:
第一,在專項知識點學習中應用單元導語。道德與法治教材單元導語中,經(jīng)常會直接點明專項知識點,所以教師在開展相關專項教學時,應該靈活地穿插應用單元導語。如在有關師長情誼的單元導語中,提到與師長的相處之道,教師聯(lián)系學生的校園和家庭生活開展這部分專項教學,引導學生學習和老師、家長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學生初步領會專項知識技能后,教師應用單元導語設問:“通過專項學習,同學們是否體悟到與師長的相處之道?請大家分小組合作交流。”學生參與交流時,教師需要巡堂點撥,圍繞單元導語深入提問,讓學生把學習收獲展開細講,如某生表示和父母的相處之道是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細說父母的辛勞付出,與父母發(fā)生矛盾時的平等溝通方法等,這樣在單元導語的帶動下,學生就能充分吸納道德與法治專項知識點。
第二,在課堂探究反饋環(huán)節(jié)應用單元導語。道德與法治課堂探究反饋環(huán)節(jié)也是單元導語的主要穿插應用途徑。如在關于生命的單元導語中設置了生命意義的問題,教師采用科學家和當代先鋒人物事跡作為案例,組織學生開展案例探究,探究主題為:什么樣的人生是有價值的?學生探究后反饋觀點:在人生中實現(xiàn)自我價值,承擔社會責任、奉獻于國家和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這樣的人生才稱得上是有價值。教師認同學生反饋后,再出示青少年每天沉迷游戲、虛度光陰的案例,提出單元導語中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對比這幾則案例中的人,誰真正活出生命的意義和精彩呢?學生結合單元導語對案例比較分析后,就能自主辨析何謂生命的意義,從而促進學生對課程重點的參悟[4]。
初中道德與法治一單元由多個課時構成,整單元教學結束后實施總結復習是非常有必要的。鑒于單元導語的總領全局作用,教師在道德與法治的單元復習階段也應該回扣單元導語,在導語綱要的基礎上,帶領學生構建單元知識思維導圖,從而提高學生整理復習效率,具體的應用策略如下:
教師在單元復習階段回扣單元導語時,應該先將單元導語的主題句、提問句以及空白的思維導圖模板出示在白板屏幕上,同時向學生發(fā)布復習探究任務:“同學們,經(jīng)過一單元學習,大家對前幾課時的印象還深刻嗎?請大家分小組合作,根據(jù)單元導語給出的提示,重新回顧整單元的知識點,把每課時收獲的信息填充到思維導圖模板中?!睂W生開展復習探究期間,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聯(lián)系單元導語的主題句和提問句,翻閱教材和每課的學習筆記,找到對應的主旨內容,然后一一填寫到思維導圖的主干和分支框架中;若學生對部分知識點已經(jīng)出現(xiàn)遺忘現(xiàn)象,教師需要及時精講和補講,輔助學生完善思維導圖,并讓學生將容易遺忘的知識點,在單元導語的對應句子上標注記號,便于學生日后挑重點復習。基于單元導語的復習思維導圖構建完成后,教師可以跟進組織學生合作讀圖,在互動交流中梳理碎片化、零散化的單元知識,從而增強復習質量,實現(xiàn)單元導語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全過程應用[5]。
總而言之,單元導語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具有優(yōu)越的應用價值,合理開發(fā)運用單元導語,不僅能夠助力教師制訂教學計劃,也可以使學生明晰學習方向,還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單元復習效率。因此,教師應該在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單元教學伊始、課堂教學過程以及單元整理復習四個階段,加強應用單元導語,優(yōu)化單元整體教學方案,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目標,增強學生突破課程重難點和復習質量,從而實現(xiàn)單元導語的科學、高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