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束河古鎮(zhèn)上的馬幫之歌

      2023-02-13 07:44:06王晉軍
      美文 2023年3期
      關鍵詞:騾馬商號馬幫

      千年的茶馬古道,千年的馬蹄聲聲,牽著時光的繭手,絡繹不絕的商賈,這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古老的貿易通道之一,堪與那條長長的“絲綢之路”相媲美。吐蕃南征、天寶之戰(zhàn)、滇茶進藏、茶馬互市、元跨革囊等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都發(fā)生在茶馬古道上,茶馬古道上積淀的歷史,經(jīng)久不衰,永志難忘。

      高峰之下的束河古鎮(zhèn),微風傳來陣陣清脆悠悠的鈴聲,把久遠年代的記憶帶給了我,又宛若一幅歷史長卷,在我眼前徐徐展開。束河古鎮(zhèn)納西語稱為“紹塢”,因村后有聚寶山形如堆壘之高峰,因而以山名村,意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納西先民在麗江壩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束河古鎮(zhèn)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zhèn),也是納西先民從農耕文明向商業(yè)文明過渡的活標本,更是對外開放和馬幫活動形成的集鎮(zhèn)建設典范。

      束河古鎮(zhèn)的形成首先要歸功于滇藏貿易。相傳,文成公主進藏時帶去大批中原物資和工匠及技藝,其中大葉茶倍受藏民歡迎。藏民主食是糌粑和牛羊肉,缺少蔬茶,正需要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及單寧酸、茶堿等成份的茶葉,以彌補膳食結構缺陷,達到清熱解毒潤燥之功效。藏民有言:“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茶葉乃藏民生活必需品,而藏區(qū)高寒、缺氧、干燥,只產(chǎn)青稞不產(chǎn)茶。大葉茶正是云南特產(chǎn),經(jīng)特殊工藝加工后的茶餅易運易存正合藏區(qū)所需,由此云南茶葉源源不斷地輸往藏區(qū),茶馬古道應運而生。

      馬幫隊向藏區(qū)運送物資,須翻山越嶺數(shù)月之久才能抵達,非身強力壯的漢子不可承擔。納西族成年男人專事馭夫,吃千種苦歷萬般險,能堅持下來賺到錢實屬不易,這讓胖金妹(納西族對已婚女人之尊稱)百般心疼,就把里里外外的家事農活全承攬下來了,這讓納西族男人不做農事和家務的習俗由此形成,直到今天,納西女人仍然是社會與家庭的主要勞動力,不僅僅是“半邊天”吶!

      這是一個比麗江大研古城更具“原汁原味”的古鎮(zhèn),路面上那些被人和馬踩踏得光溜平滑的石板,似乎還能映出往日繁華。街巷兩旁店鋪立著的古老木門,依然沁出桐油的清香。納西先人用飽蘸顏料的畫筆涂抹著這幅茶馬古道巨作,悠悠鈴聲陪伴這一隊隊從束河走出的馬幫,勇敢、智慧,無比艱辛地行走在這條古樸、美麗、壯觀而又神秘的古道上。

      在橫斷山脈的險山惡水之間,在從云南向西北方向延伸至世界屋脊的原野叢林之中,綿延盤旋著神秘的“茶馬古道”,千百年來,無數(shù)馬幫沿著這條道路默默不屈地前行,眾多先驅者駕馭著馬幫,馱著茶葉和各種山貨,來往于雪域西藏和云南之間。尤其是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所有進入中國的交通運輸線都被日寇截斷,經(jīng)由西藏再轉道至印度的茶馬古道便成為唯一能運轉國際商業(yè)物資的主要通道。一時間,古道沿途商號林立,馬幫云集,晝夜疾行,物流奔涌,其繁忙程度盡可以任意想象和揣測。

      有人說這條路是這個星球上最令人驚心動魄的道路之一。

      身后傳來“嘚嘚”的馬蹄聲,幾位游人騎乘駿馬飄然而至,面帶微笑欣賞著古鎮(zhèn)景色,感受著馬幫曾經(jīng)走過的崎嶇之路。這些年來,我一直在關注和惦念“茶馬古道”,并多次在“驢友路上”與其邂逅相遇,在起于滇南,經(jīng)過大理、麗江、迪慶,穿行在人文風情和自然風光最具魅力的“三江并流”和“香格里拉”地域帶,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我以為,馬幫隊暴走茶馬古道的傳奇故事,仿佛已是一部只屬于過去時代的“昨日史詩”。而今,“天路鐵軌”、滇藏川藏公路早已取代過去蜿蜒伸展在崇山峻嶺、江流河谷以及連接起一座座驛站村寨的茶馬古道,傳統(tǒng)意義上帶著帳篷、鑼鍋和槍支,蕩響銅鈴哼唱趕馬小調浪跡天涯的馬幫已不復存在,只剩下一些日益剝蝕褪色的記憶留存在一些日益稀少的老趕馬人的腦海里。把它真實記錄下來,應該是后來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馬幫決定燦爛,山無遮,水無攔。納西先人憑借勇敢、堅毅,在險峻的山峰和濃密原始森林里,含辛茹苦、風餐露宿開辟了這條古道。他們以藝術靈性在石壁、瑪尼堆上雕刻下大量佛陀、菩薩和高僧,還有那些神靈的動物、海螺及日月星辰,藉以呈現(xiàn)心中的美好夙愿和無限精神寄托,這些畫面為這條古道增添了多少朦朧的神秘色彩?!

      比之以往,從清朝末到民國初,云南官辦驛運已然大大衰落。但隨著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壯大,各地間物資運輸流通需求日見增長,在其拉動下,民營商團化馬幫迅速崛起。專門從事大宗貨物長途運輸?shù)鸟R幫,騾馬多者幾百匹,更甚者多達數(shù)千頭。在云南與西藏之間,有大量這種馬幫商團來往運作。 商團化馬幫隊伍的出現(xiàn),具有明顯的資本主義運輸生產(chǎn)特征,同時兼有濃厚傳統(tǒng)行會特色。還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馬幫組織與工商業(yè)主之間建立了相對固定的依存互利關系。馬幫首領俗稱“鍋頭”,既是經(jīng)營者、趕馬人雇主,又大多是運輸活動的直接組織者、參與者。馬“鍋頭”經(jīng)常與商號密切合作,互享利益蛋糕。 商號與馬幫在產(chǎn)銷和運輸之間形成的專業(yè)分工與依賴合作關系,促進雙方擴大再生產(chǎn)、力推馬幫運輸業(yè)再上一層樓。

      因轉手貿易需要,商號一般都養(yǎng)有馬幫,形成自己的運輸力量,來往貿易全靠騾馬一站站、一程程地把貨物在產(chǎn)地和需求地之間來往運送。一般來講, 云南馬幫的組織形式有三種:一種是家族式的,全家人都投入馬幫運輸產(chǎn)業(yè)。第二種是逗湊幫,同村子或相近村的人,每家出上幾匹騾馬,結隊而行,各自照看自家的騾馬,選一個德高望重、經(jīng)驗豐富的人當“鍋頭”。第三種稱為結幫,沒有固定組織,只不過因為走同一條路,接受同一宗業(yè)務,擔心匪患“抱團取暖”走到一起。這幾種組織形式有時會攪和在一起,成為復雜而有趣的馬幫“萬花筒”。據(jù)史載,走西藏的馬幫大都是實力雄厚的家族大商號麾下的馬幫隊伍。

      抗日戰(zhàn)爭期間,云南在茶馬古道上做生意的大小商號馬幫有1500多家,當時每年來往于云南、西藏、印度等地之間的馬幫約有30000馱之多。在茶馬古道上,人們習慣將趕馬人叫“馬腳子”,他們大多出生貧寒,為生計所迫走上趕馬坎坷路,走茶馬古道不僅異常艱苦,而且十分危險。馬腳子必須聽從馬鍋頭指揮,馬鍋頭就是馬幫的核心,負責各種采買開銷,聯(lián)系業(yè)務,甚至在野外開餐吃飯時,也要由馬鍋頭掌勺分飯分菜。

      一個馬腳子最多可照看12匹騾馬,那要極能干的趕馬人才能做到,一般的馬腳子就負責七八匹騾馬。一個趕馬人和他所照管的騾馬及其貨物就稱為“一把”。這樣幾把幾十把就結成馬幫。與一些地方烏合之眾的軍閥土匪相比,馬幫更像一支訓練有素組織嚴密的軍隊。馬鍋頭、趕馬人和騾馬們各司其職,按崗就班,每每出門上路,從清晨到黃昏,全都井然行動,不辱使命。

      一位年長的馬腳子告訴我,馬鍋頭和馬腳子之間并非單純的雇主與雇工關系。尤其是一些小馬幫鍋頭,大多是自己參加趕馬幫的勞動者,與眾多趕馬人同吃一鍋飯,鍋頭名稱由此而來。有的趕馬人經(jīng)過一段時間努力,也會擁有屬于自己的一兩匹騾馬,上路時將自己的騾馬加入馬幫,賺取自己的那份運費;如果再有些本錢,就可以采購一些貨物馱上,于是自己就有了一份利潤。這樣“滾動”下去,一些馬腳子就晉升為小馬鍋頭了。 在滇藏一線經(jīng)營的大商號和馬幫都有這么一種扶持趕馬人的規(guī)矩,即給商號馬幫趕上3年馬,就要分一匹騾子給馬腳子,這匹騾子的開銷費用由商號付出,而這匹騾子掙得的錢全歸趕馬人。這樣有了幾匹騾馬后,趕馬人就會脫離馬幫不干馬腳子了,而是自己趕自己的騾馬,做起鍋頭來。那些大掌柜、大馬鍋頭都是這么一步一步發(fā)達起來的,他們知道這其中的艱辛和不易,知道這是用血汗換取的,所以才有了這么一種關照趕馬人的“人情潛規(guī)矩”。

      有風有雨是常態(tài),風雨兼程是狀態(tài),風雨無阻是心態(tài)。

      騾馬行進隊伍都有自己的“首長”,那就是頭騾、二騾,皆是馬幫中最好的騾子。馬幫一般只用母騾作頭騾二騾。說法是,母騾較靈敏且懂事、警覺性高,知道哪兒有危險,而公騾太莽撞,容易“捅婁子”。頭騾二騾不僅是馬幫中最好的騾子,而且其裝飾也特別,十分講究。如,上路時要戴花籠頭、護腦鏡、纓須,眉毛處有紅布紅綢做的“紅彩”,鼻子上有鼻纓,鞍子上有碰子,尾椎則用牦牛尾巴做成。頭騾脖項上掛有響亮的大銅鈴,二騾則掛小一些的“二釵”。頭騾二騾盡量要一個毛色的,正所謂,“頭騾奔,二騾跟”,有利于把整個馬幫帶成一條線,保證在狹窄崎嶇的道路上安全行進。頭騾上還插有馬幫的狗牙“幫旗”,上面書寫著該馬幫的幫名,讓人一看就知曉是哪一家的馬幫。頭騾二騾一威風,整個馬幫就有了氣勢,一路浩浩蕩蕩,所向披靡,連趕馬人自己都精神大振,喜不自禁。馬幫隊末,還要有一匹十分得力的尾騾,它既能緊跟隊伍,又要壓得住陣腳,使馬幫隊列形成一個整體。 一路上,趕馬人隨時都要檢查馬掌,一有損壞,馬上補釘,不得延誤。

      行進在這條茶馬古道上,穿過一條長長的東巴許愿風鈴組成的走廊,風鈴的木牌上用東巴文字寫著情人們的心愿。微風夾帶著清脆的悠悠鈴聲,似乎是一種私語,又仿佛是一曲情歌,訴說著這條茶馬古道曾經(jīng)擁有的深深情懷和無限眷念。雪山峽谷、密林深處的馬幫人隨著叮當清脆的鈴聲,深深地思念著遠方親人。他們馬不停蹄運輸各種物資,想著早點發(fā)家,多掙錢、蓋新房、娶新娘……也許,正是這種浪漫牽掛,給了他們戰(zhàn)勝雪域高原千難萬險的勇氣和力量!縱然萬劫不復,縱然相思入骨,也待你眉眼如初,歲月如故。

      洪荒歲月的篝火明滅,時光嬗變的波瀾不驚,最終都痕跡深刻地投射在茶馬古道上,每個細節(jié)觀察都令人胸懷感念,心生敬畏。高聳的雪山、咆哮的江河,塑造了馬幫人鋼鐵般的信念,他們以茶開拓征途,創(chuàng)造出人類歷史上了不起的貿易路線,它帶來城市崛起和集鎮(zhèn)興隆,這是茶馬貿易所創(chuàng)造的不朽的豐功偉績。滇藏茶馬古道促進了茶馬文化繁盛,云南作為世界名茶產(chǎn)地之一,從此肇始茶葉傳播貿易路線,這是民族交流的紐帶,這是探險旅游者的樂途,這更是多民族通融與和諧的黏合劑。再往遠里說,它見證了中華古國與域外各國各民族之間,千百年來因茶而締結的深厚情感與純潔友誼。

      古道不短,憶念很長。日月為證,茶馬輝煌。

      (責任編輯:李雪)

      王晉軍 土家族,高級記者。新聞學士、工商管理碩士。當過農民、士兵、戰(zhàn)地記者、留學生,長期在軍隊和地方從事新聞采編工作。1987年加入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出版有詩集《士兵與英雄交響曲》,散文集《南疆木棉紅》《澳洲見聞錄》《袋鼠家園》《美國之癢》,報告文學集《我的1997》《我的1999》等15部著作。

      猜你喜歡
      騾馬商號馬幫
      踏尋馬幫的足跡——云南香格里拉空心樹古道考察記
      香格里拉(2023年1期)2024-01-04 02:48:14
      基于商號權保護之法律問題研究
      馬幫“馱起”脫貧路
      農民文摘(2019年10期)2019-10-12 07:03:10
      淺談我國馳名商號的保護問題
      法制博覽(2019年22期)2019-08-13 09:23:14
      高仕興:云南普洱市馬幫傳統(tǒng)民族文化繼承者
      論商號權的法律保護
      繞轉小舌頭
      騾馬跑過
      “騾馬”結合 TB云盤極速利用
      電腦愛好者(2015年2期)2015-09-10 21:41:53
      論商號糾紛的類型化與司法裁判方法
      商事法論集(2014年1期)2014-06-27 01:20:34
      南靖县| 浦城县| 高碑店市| 长治县| 萨迦县| 上饶县| 淅川县| 邹城市| 宁陕县| 都兰县| 安达市| 蚌埠市| 阜南县| 芦溪县| 鹤山市| 西和县| 昌都县| 兴宁市| 岐山县| 蓬安县| 蚌埠市| 瓮安县| 许昌县| 固始县| 平利县| 登封市| 鄱阳县| 伊春市| 陆良县| 常熟市| 旬阳县| 左权县| 夏河县| 界首市| 平原县| 安福县| 莎车县| 喀喇沁旗| 海晏县| 芮城县| 天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