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博
楔子
五彩冠龍生活在1.6億年前,身長三米,站起來不到一米高。但它的樣子卻與暴龍非常相似,它們同樣擁有強壯的后肢、大大的頭顱和鋒利的牙齒。
古生物學家推測,五彩冠龍是暴龍的祖先。它在一億年的進化中逐漸巨化,到六千七百萬年前,進化成了恐龍時代最恐怖的獵手。
在將近一億年里,小巧的五彩冠龍,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竟然進化成了碩大無比的暴龍?或許五彩冠龍大龍、二龍和小龍的故事能給我們一些思考。
1.6億年前,新疆準噶爾盆地這個地方,與現(xiàn)在截然不同。那時,這個地方幾乎沒有高山,更沒有沙漠,是一片泛濫平原。平原上遍布河流、池塘、湖泊和森林,恐龍是這里的主宰。
夕陽西下,天空被晚霞染紅了。
在紅色光輝的映照下,湖水被染成了鮮艷的橘紅色,森林也變得通紅通紅的。森林里高三十多米的桫欏(su4 lu5)、紅松和銀杏,把地表覆蓋得嚴嚴實實,較弱的光線照不到森林的下半部。那里早已是一片黑綠色。
翼龍開始從湖邊飛回森林里的巢穴,馬門溪龍、將軍龍、隱龍等植食恐龍開始回到它們夜間居住的棲息地,和自己的家族守望在一起。對它們來說,黑夜是詭異和危險的。而對夜間覓食的中華盜龍和五彩冠龍等食肉恐龍來說,充滿希望、生機勃勃的一天才剛剛開始。它們開始走出蕨類遍地、陰暗潮濕的森林,來到樹下蕨類植物較少、路比較好走、視野開闊一些的地方狩獵。
下期預告:五彩冠龍一家來到一處適合狩獵的灌木叢里。
小貼士
馬門溪龍:我國特有的一種生活在1.6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的大型蜥腳類恐龍,推測其最大體長可達35米,重60~80噸。其最大特點是脖子特別長,是世界恐龍大家族里脖子最長的恐龍。
隱龍:最原始的角龍,生存于侏羅紀晚期的中亞,身長1.2米。
將軍龍:生活在1.6億年前的新疆南部,全稱為“準噶爾將軍龍”。它體長約5米,臀高1米,體重大約1.5噸,是一種中等體型的早期劍龍。
中華盜龍:一種中等大小的肉食恐龍,頭大,長腿,身體粗壯,生存于晚侏羅紀的中國。目前有兩個被命名種,一種為董氏中華盜龍,一種為和平中華盜龍。本文指董氏中華盜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