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欣欣,戴春闊,李祥翔,鄭夢君,朱云蕓,范昕琳,李 瑩,普天春,王運盛
(北京動物園,北京 100044)
關健詞:斑馬;蛔蟲;圈養(yǎng)野生動物
在野生動物飼養(yǎng)管理工作中,寄生蟲病的流行病學調查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1]。近年來,隨著國內圈養(yǎng)野生動物數量的增加以及野生動物診療工作的深入,寄生蟲病的發(fā)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跡象?;紫x是全球性流行的腸道寄生線蟲,種類繁多[2]?;紫x病一旦流行,大面積擴散,會危及到動物健康。本調查采用飽和食鹽水漂浮法對北京動物園區(qū)內采集的12 份斑馬糞便樣品進行蛔蟲感染檢測,以了解北京動物園內斑馬蛔蟲感染情況,為今后蛔蟲病的防控提供依據。
考慮到蛔蟲對宿主動物的危害性及動物園自身特點,為防止蛔蟲病在動物園內流行,并及時對蛔蟲感染動物進行驅蟲,消除蛔蟲感染隱患,北京動物園對圈養(yǎng)斑馬進行了蛔蟲感染調查。
2.1 樣本采集 12 份新鮮糞便樣本在北京動物園斑馬展示區(qū)內采集,采集后放入一次性密封糞便盒中,每份樣品5 g 左右,立即送至化驗室檢測。
2.2 蟲卵檢測方法——飽和鹽水漂浮法 用鑷子挑取1 g糞便樣品放入一次性塑料試管中,加入5 mL 飽和鹽水后充分攪拌成糞漿,去除糞渣,繼續(xù)滴加飽和鹽水至管口,靜置15 min 后,用載玻片接觸液面,平提載玻片并迅速翻轉,于顯微鏡下觀察。
2.3 蟲種鑒定 在《獸醫(yī)寄生蟲學》一書的描述中,蛔蟲卵分4種類型,即:受精蛔蟲卵、未受精蛔蟲卵、脫蛋白質膜蛔蟲卵及含蚴卵。其中,受精蛔蟲卵與未受精蛔蟲卵較為常見,兩種卵囊均為橢圓形,大小為(45~94)μm×(35~50)μm。其中受精蛔蟲卵殼內含卵細胞,而未受精蛔蟲卵殼內含屈光顆粒,大小不等[3]。參照書中描述的蛔蟲卵囊顏色、大小、形態(tài)結構等特征,對斑馬糞便樣品進行鏡下觀察。經比對后,蛔蟲卵囊陽性用“+”表示,陰性用“-”表示。
經飽和鹽水漂浮法檢查后,發(fā)現12份送檢樣本中有7 份樣本的蛔蟲卵囊為陽性,總陽性率為58.3%。結果詳見表1。
表1 蛔蟲卵囊檢出結果
蛔蟲屬于線蟲動物門,蛔蟲科,蛔蟲屬,其生活史較為簡單,但繁殖能力極強,野生動物感染蛔蟲后,蟲體在腸道內迅速寄生、發(fā)育,爭奪宿主營養(yǎng),同時蟲體會破壞腸道黏膜,引起腸道出血,腸黏膜脫落,使宿主出現營養(yǎng)不良,機體免疫力下降,若引起繼發(fā)感染,往往預后不良[4]。
本調查結果顯示,斑馬感染蛔蟲的情況較為明顯(陽性率為58.3%),分析原因如下:第一,園內斑馬屬于半開放展示,游客在游覽過程中存在不文明投喂行為,而在投喂過程中(不潔凈的菜葉、水果等)很有可能將蛔蟲傳入斑馬群中;第二,露天環(huán)境下,野鳥、流浪貓狗等動物也極有可能將蛔蟲傳入。因此,在斑馬的日常管理過程中,動物園應加強對游人不文明投喂行為的約束管控,對圈養(yǎng)斑馬進行定期藥物驅蟲,并選用多種消毒藥對斑馬的生活環(huán)境進行常規(guī)消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