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萱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上海這座繁華的大都市按下了暫停鍵。居家隔離期間,我重拾了一項“塵封”多年的興趣愛好——五子棋。
這是我五六歲時接觸的一項棋類游戲。那時我是新手,經(jīng)常會輸。輸,不是世界上最丟臉的事嗎?于是,好勝心很強的我漸漸放棄了五子棋。
直到居家隔離期間的某天中午,我和爸爸為了一塊果丹皮爭搶起來,就在我們互不相讓的時候,我的目光突然落到了桌子上塵封許久的五子棋上。于是,這塊果丹皮的命運就由下棋來決定了。果不其然,我又輸了??粗菈K在爸爸的“虎口”中漸漸消亡的果丹皮,我的“復仇之火”頓時熊熊燃燒起來!
在我的主動要求下,隔日下午我們又一連下了幾盤棋。那時五子棋對我來說仍然有些陌生,特別是藏在斜線上的那三四顆棋子,經(jīng)常被我忽視。可是,被選作“賭注”的小餅干、巧克力激勵著我!我認真觀察、思考,每一次輸棋后都能從中吸取教訓,逐漸窺探到成功的秘密。
最后一包薯片擺在我和爸爸的面前,命運注定那是最漫長的一局。我左支右擋,眼看著又要輸了,就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步好棋。我抓住機會,開始反擊!我不斷地連成三顆,逼得爸爸只能防守。漸漸地,爸爸開始露出破綻了。趁其不備,我率先連成了五子,哈哈,我贏了!我得意洋洋地吃著薯片,苦盡甘來的我終于品嘗到了勝利的香甜滋味!
之后,我失敗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甚至連爸爸先落子時,我也時常能贏。在短短幾周內(nèi),我從生手到能手,和爸爸棋逢對手。原本因害怕失敗而不敢觸碰的五子棋,成了我最愛的棋類游戲。
現(xiàn)在,我和爸爸又開始下象棋了。和之前一樣,一開始我仍然總是輸,可我再也不會輕易就放棄了。因為我已深知,有失敗才有提高,堅持才能勝利!
(指導老師:王玥)
點評
本文情節(jié)一波三折,可讀性強——疫情期間,原本因害怕失敗而不敢觸碰的五子棋,成了“我”最愛的棋類游戲,更因為果丹皮和小餅干、巧克力以及薯片的激勵作用,“我”不服輸?shù)男谋稽c燃了。文中對“我”的心理描寫非常生動細膩,由剛開始下棋失敗后的不服,到每一次輸棋后吸取教訓的靜思,再到多次贏棋的得意,讓人感覺非常真實,極富吸引力。
(吳升剛)
吳升剛,中國寫作學會中小學寫作教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武漢作家協(xié)會會員。二十余年中小學教學經(jīng)驗,在報紙雜志上發(fā)表作品多篇,編著語文類圖書三十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