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亮,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首席科技傳播專家、江蘇省十大科技傳播人物。出版《童話里的科學》《神奇的動物》《發(fā)明改變世界》《長翅的“偵察兵”》《四季科學童話》等科普專著100部,曾獲冰心兒童圖書獎、共青團中央“五個一”工程獎、江蘇省優(yōu)秀科普作品獎等。
尺蠖(huò),也叫“尺蛾”,屬于昆蟲,十分擅長“偽裝術”。它伸直身體的時候,緊緊地貼在樹枝上,成枝狀,讓你的眼睛真假難辨,是“擬態(tài)”的典型代表;爬行時,它那細長的軀體一屈一伸,像“架在綠葉上的拱橋”,樣子還是挺可愛的……不過,也許你做夢也想不到,其貌不揚的尺蠖竟讓仿生學家從它的爬行方式中獲得了靈感,從而設計、制造了坦克的履帶。
尺蠖在人類的眼中并不討喜。尺蠖幼蟲會危害果樹。以酸棗樹為例,尺蠖不僅吃酸棗的葉片,還吃酸棗樹的嫩芽、花蕾。另外,它對茶樹、桑樹、棉花以及其他林木都能造成損害,是深受農民唾棄和厭惡的,屬于人類眼中的“害蟲”。
尺蠖的種類很多。全世界約有12000種。我國大約有43種。尺蠖的食量大、破壞性強,能在1~2天內將整株樹的葉片吃光,令人生畏。
尺蠖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時候,經(jīng)常會用腹足和尾足來抓住樹枝,使整個身體向前斜伸,頗像一根枯枝,不要說天敵,就是目光敏銳的孩子,偶爾從尺蠖身邊經(jīng)過,不認真地觀察,也會被這“枯枝”蒙騙住的。嘿,它稱得上“偽裝達人”呢。
當它受到驚嚇或者想尋找新的食物時,還能吐絲下垂,像在空中蕩秋千一樣,借風力轉到其他樹上繼續(xù)為害。這套本領有點像蜘蛛。遺憾的是,尺蠖在用這種方式轉移自己的過程中,不僅對樹木的生長和環(huán)境美化影響很大,而且對過往行人造成極大的威脅。
這種常見的毛毛蟲,令膽小的人作嘔、恐慌,不過膽大的人,特別是孩子,看見它慢慢蠕動爬行的樣子,往往會認為很有趣:瞧,一伸一縮,就像在做游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