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柯宇
【適用話題】人與動物 殘疾人 忠誠 陪伴
土豆像是張超華的“騎士”,不管去哪里,都相伴左右,是最忠誠的存在。
遇到臺階時,走在張超華斜前側的導盲犬“土豆”通常會微微一頓,導盲鞍上的把手清晰地傳遞出土豆帶來的信號,張超華會根據土豆停頓的幅度,來判斷前方臺階的高度,再邁出合適的步伐。
就是這樣在外人看來簡單的一步,對視障人士張超華來說,不僅意味著不確定性,也隱藏著伸出腳向前摸索時的窘迫。一步、兩步、三步……一人一狗的足跡踏遍布全國各大省份。自從2015年11月張超華第一次見到土豆,他們相互陪伴著已經度過了7年時光。
7年前,為了申領土豆,張超華特意從北京趕到中國導盲犬大連訓練基地,在大連待了一個半月,與土豆進行“共同訓練”,逐步熟悉了土豆所學會的30多個指令,相互建立信任。
受過嚴格訓練的土豆有著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工作期間會堅決拒絕任何來自狗狗或人類的逗弄。三年前,張超華帶著土豆去西寧旅游,綠皮火車晃晃悠悠,歷經22個小時才到達,土豆就連續(xù)22個小時不進食、不如廁。這一路,它都一直安靜地趴在張超華的身旁,累了就換個姿勢?;疖囎吡?0個小時的時候,連列車員都不忍心了,走過來和張超華說,可以到停靠時間較長的車站讓土豆放松會兒。
在遇見土豆之前,張超華幾乎是沒有辦法獨立活動的。從長春大學專為視障人群開設的針灸按摩專業(yè)畢業(yè)后,一次偶然的機會,張超華獲得了中國盲文出版社的工作機會,一待就是十幾年。在北京,張超華獨自住在單位宿舍里,有了土豆后,張超華才算真正獨立。如今,每天早晨和傍晚,張超華都會帶土豆出門溜達一圈,到了周末就會逛公園、看電影、爬長城、跑步。2020年之前,張超華和土豆一起相伴出門旅行,把所有省份都游遍了。
一般來說,狗的壽命是10到13年,導盲犬的服役時間則是8到10年。2022年,已經是土豆陪伴張超華的第七個年頭了。張超華不敢去想沒有土豆的日子,也不敢想象土豆有一天會衰老、死亡。但這個過程無法避免。
在我國,導盲犬的培育十分稀缺,導盲犬培訓機構只有寥寥幾家。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作為我國第一個導盲犬訓練基地,每年也只能培訓約40只導盲犬。首先,導盲犬對狗的品種要求十分嚴苛,只有純種的金毛或是拉布拉多才能勝任,而且要求其三代以上沒有任何攻擊人的記錄。導盲犬在出生的一年里,就會被送到寄養(yǎng)家庭,學習和人類相處的基本社會技能;然后在第二年送到專業(yè)培訓基地,進行為期一年的專業(yè)訓練。而一年的培訓結束后,70%的導盲犬會被淘汰。
隨著培訓成熟度的提高,以前要等待5年才能申領到一只導盲犬,現在已經縮短為2年。但相對于1700萬視障群體來說,每年培養(yǎng)出來的導盲犬還是太少了。
張超華還在等待她的下一個土豆。畢竟,沒有土豆,她的世界既不完整,也不自由。
(田龍華摘自微信公眾號“善意星球”)
【素材任意門·自主判斷】王鑫是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的主任助理。她說,培訓導盲犬最難的部分是,既要讓導盲犬服從主人的命令,又要讓它具備自主判斷的能力。比如,當導盲犬跟隨主人擠公交車時,經常會發(fā)生不小心踩到導盲犬腳爪的事情,導盲犬則被培訓認知到“這是善意的”行為,讓它們不去做任何攻擊人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