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時運不順,命運不佳,形容一個人處境艱難。也作時乖運蹇。
【辨析】
這個成語中的“蹇”字較為生僻,字形和讀音都不容易掌握,尤其是讀音。字形上,要記住下面是一個足字,因為“蹇”本義指跛腳,與腳有關(guān)。
【起源與演變】
“蹇”從足,寒省聲。《說文解字》將其解釋為“跛也”。也就是跛腳的意思。人們從跛腳走路不方便引申出不順利的意思,用“運蹇”來形容倒霉、不順利,或者厄運。
“乖”這個字,我們熟知的意思是乖巧。其實,“乖”的本義有背離、違背的意思。《廣雅》對它的解釋就是“背也”。于是“時乖”便有時運不濟的含義。
“時乖命蹇”這一成語出自元代白樸的雜劇《墻頭馬上》。
【例句】
人人只知道時乖命蹇,哪知生活的帳子里有巨大的毒蟲,以至于蚊蚋,爭相吸取他們的精血呢。
——瞿秋白《餓鄉(xiāng)紀程》
【字里字外】
《墻頭馬上》是一部具有濃厚喜劇色彩的愛情劇目。它講述了一對貴族青年男女因自由戀愛遭到家長反對的故事。
女主人公李千金一直對愛情和婚姻充滿渴望。一日,她在墻頭與男主人公裴少俊邂逅,對他一見鐘情,于是央求丫鬟梅香為她遞簡傳書,約裴少俊幽會。
她有一句唱詞:“早是抱閑怨,時乖運蹇;又添這害相思,月值年災(zāi)。休道是我,天若知道和天也害。”這是她在陷入愛河后,擔心以后沒辦法再見到裴少俊,因此憂嘆不已,感慨自己早些時候抱怨時運不濟,遇不到如意郎君,現(xiàn)在卻又添上相思之苦。
通?!皶r乖命蹇”這個成語用于一種從主觀角度出發(fā)而產(chǎn)生的怨恨,因其帶有宿命論的色彩,似乎是把一切不好的境遇都歸咎于命運,過于消極,故隱含著一點貶義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