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門市新會區(qū)會城城郊小學
2021 年7 月份,“雙減”政策實施,從宏觀層面來看,這是全面準確落實新發(fā)展理念,堅持人民至上,克服功利化、短視化教育行為,從根本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保障每個兒童的健康成長作出的重大決策。從微觀層面來看,也是促進教師們轉變教學理念的契機。它至少引導英語教師們教學理念的“兩個轉向”:從關注學科知識和技能,轉向了關注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從單向關注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轉向關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多維培養(yǎng)。
一方面,真心溝通,激發(fā)學生學習潛能。一是正面溝通。放大學生的閃光點,尤其是當學生犯錯誤時,走曲線教育,力求在贊美肯定中讓孩子自己反省。巧妙運用“我信息”與“你信息”有效改變學生的不良行為。以換位思考和高度的“同理心”與學生同頻共振。二是充分肯定。在鼓勵聲中長大的學生是陽光、自信的。日常教學中不斷強化學生是聰明、能干的,日積月累學生一定會相信并實現。三是愛就真愛。
另一方面,精心設計,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如在執(zhí)教《Friends with English》第四冊Unit 5 Our Clothes(Vocabulary&Target)時,我通過創(chuàng)設“珍尼的房子很凌亂,到處都是衣服,讓我們幫忙找出衣物的主人,把衣物放回合適的地方”的情景貫徹整節(jié)課的始終,從聽說讀寫四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通過學生喜聞樂玩的游戲“Sharp eyes”幫助他們及時鞏固所學的單詞;通過“Hide and seek”的游戲、“Group work”(小組練習)和“A memory test”這些環(huán)節(jié)鞏固操練重點句型。學生始終處于課堂的主體地位,輕松習得所學語言。
我認為,一是要認真分析和理解教材編寫的意圖。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整體觀念,從教材的整體入手。通讀教材,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如:我在執(zhí)教《Friends with English》第三冊Unit 2 School Activities,Unit 7 Working or Playing 和 Unit 8 Helping at home 就進行了單元整合教學,因為它們的內容都是動詞ing的形式,句型由What are you doing?到Are you singing?Is he...?Is she...?這三個單元密切聯系,雖然這幾個單元間隔有點遠,但是可以整合在一起讓學生集中精力把這幾個個單元一起學好。
二是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內容的多重價值。只有全面把握教材的前后聯系,深入挖掘教材蘊含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素,才能使課堂教學實現有的放矢。如在執(zhí)教《Friends with English》第八冊Unit 3 A Bad Day(Reading and writing)時,我通調到耳朵(聽)、嘴巴(說和讀)、手頭(寫)、眼睛(看)等多維度感官和活動,引導學生立體解讀文本,在提升學生語言輸出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邏輯思維、抽象思維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懂得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和行為習慣。
三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例如,我們在教學“swim”這個單詞時,可培養(yǎng)學生防溺水意識,教育他們要遵守游泳安全守則,珍惜生命。又如四年級上冊Unit 9 Do you like it?學習衣物類單詞時,我們讓學生動手畫一畫、做一做、說一說等形式,讓新單詞和句型內化融入學生的“單詞句型庫”,外化為主動自如的溝通交流。讓學生學會合理穿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并養(yǎng)成適度消費的觀念。
我們在單詞教學時,遵循“詞不離句”的原則。學生不僅學習單個單詞,還要能在合適的語境中進行運用交流。如在執(zhí)教《Friends with English》第六冊Unit4 Going outing(At the bus stop Reading and Writing),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任務型的教學,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淺到難,喚起閱讀需要,教授閱讀策略,幫助學生初步養(yǎng)成閱讀方法,注重學生閱讀能力和技巧的培養(yǎng)。同時,通過幫助學生獲得書本的知識外,更利用本課內容對學生進行了大量的思想教育和滲透,并滲透延伸到多個場景。從學生最喜歡的圖書館到他們最熟悉的課堂,再延伸到校外、社會,充分體現核心素養(yǎng)中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