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物理課,晦澀的原理、繁多的公式、復雜的推演,讓不少人在學生時代感到頭疼。然而72歲的同濟大學物理學教授吳於人,卻憑著科普物理的短視頻走紅網(wǎng)絡。一頭灰白短發(fā),一副掛脖眼鏡,一件多功能馬甲,語言表達干凈利落,科學實驗手到擒來,百萬粉絲親切地稱她為“吳姥姥”。
在吳於人教授這里,物理變得“好玩”起來。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怎么工作?她用一口大鐵鍋模擬。太空中的宇宙射線長啥樣?她揮動竹掃帚來講解?;鸺窃趺瓷咸斓模克荡笠粋€氣球,突然松手,氣球噌地躥上了天,畫面感有了!吳於人教授就是這樣利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工具,通過妙趣橫生的演示和通俗易懂的講解,讓復雜的現(xiàn)象、規(guī)律變得清晰又有趣。輕快有趣的短視頻背后,是對科學精神的不懈堅守,是對科學普及的孜孜追求。吳於人教授做青少年物理科普已有16年,一直努力將復雜的原理和艱澀的術語轉換成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貼近生活的實驗,讓更多的人能夠認識到物理的魅力,領略到科學世界的樂趣。
如今,面對短視頻這一新鮮事物,年過七旬吳於人教授重新適應和學習,才有了“爆款”視頻的誕生。與她的視頻風格一樣,吳於人教授的平臺賬號名字同樣簡潔明快,就叫“不刷題”。“帶你不刷題探究迷人的物理之惑”,正是吳於人教授的態(tài)度。
(選自《人民日報》2021年1月7日)
◆素材解讀
1.回歸本位。吳於人教授趣味科普的本質意義就在于——讓學科回歸本質,讓教育回歸初衷,讓學習回歸本位,教與學才能真正收到喚醒心靈的效果。
2.雙向賦能。吳於人教授的走紅,也是一場優(yōu)質資源與網(wǎng)絡平臺的雙向賦能,點燃大眾探索科學的好奇心、求知欲,讓知識的普及、分享、共創(chuàng)成為可能。
◆適用話題
回歸本質 趣味學習 貼近生活 網(wǎng)絡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