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舌尖上,香椿芽特有的清香最讓人回味無窮了。
多年前,老家后院有一棵香椿樹,據(jù)說是自己長出來的,起初從墻垛下斜出一條嫩枝,只道是臭椿,過了兩年,枝葉長齊整了,蓊郁一大片,仔細(xì)辨認(rèn),才發(fā)現(xiàn)嫩葉上沒有細(xì)絨毛,聞起來特別香醇,才確認(rèn)是香椿樹無疑了。
正是饑荒年月,一棵香椿樹讓家里平添了幾分驚喜。春節(jié)剛過,乍暖還寒,香椿樹黛青的枝條上欣喜地綻開粉嫩的芽苞,春風(fēng)親吻著可愛的嫩芽,受了鼓舞的莖稈鉚足勁向上伸張,一簇簇黃綠漸變成鮮紫的嫩葉擠在莖端,長長短短的莖稈放射狀打開,外面的葉長,里面的短,圍攏在一起,就像一朵暗紫色的花朵,又宛若色彩斑斕的蝴蝶,在風(fēng)中翩翩起舞。
三四月間是采摘香椿芽的最佳季節(jié),爺爺每日掐幾枝嫩葉,在沸水鍋焯一下,葉片上的炫紫仿佛被蒸發(fā)掉了,留一碗濃稠綠意,隨后放鹽巴腌制,再切成短節(jié),加入小蔥、蒜片拌勻。涼拌香椿芽吃進(jìn)嘴里,細(xì)細(xì)品嘗,既脆生生的,又味道醇和,涼絲絲的,甜津津的,醇香四溢。在青黃不接的日子,清香鮮美的涼拌香椿就成了飯桌上唯一的美味佳肴。
時間長了,墻垛影響了香椿樹的生長,一叢香椿枝干橫到院子里,行人出入不便,爺爺干脆把墻垛移開,給香椿樹留下生長的空間。可香椿樹歪歪扭扭的先天不足最終還是沒能糾正過來,卻也有好處,枝葉蓬松低矮,爺爺忙春耕時年幼的姑姑和爸爸可自行采摘。
那年爺爺給父親定完親事,可母親還沒過門,爺爺卻意外過世了。那些年我和哥姐最開心的事,莫過于聽父親講述爺爺之前參加游擊隊的英雄事跡,自然也包括爺爺做的腌香椿芽和涼拌香椿,聽得我們不住地吞咽口水。父親瞇著眼瞅著我們的饞樣,遂起身去了后院,我們緊緊跟在后面……
春陽暖暖照著,香椿樹吐出紫色的嫩芽,在風(fēng)中火焰般灼灼躥動,我們學(xué)著父親的樣子伸出小手掐掉外圍的長嫩芽。用不了幾天采摘過的莖稈上又會長滿新芽,再摘,再長,正所謂“房前一株椿,春菜常不斷。”那天中午,父親做了期盼已久的香椿炒雞蛋,金黃的雞蛋裹著香椿嫩芽,外酥里嫩,油香味美,正所謂“香椿炒雞蛋,豬肉都不換”??粗覀兝峭袒⒀实臉幼樱改赣H笑得很開心。香椿拌豆腐也是父親常做的一道美食,香椿芽的脆香讓豆腐變得軟嫩香醇,清爽可口,食欲不振時,若能吃上早春的香椿芽,一定會讓你胃口大開。
農(nóng)業(yè)社分產(chǎn)到戶那年,分到的田地邊有一棵香椿樹,母親說我們姐弟都喜歡吃香椿,就跟父親商量把那棵手腕粗的香椿樹移栽到后院。可幾天后,滿臉橫肉的強(qiáng)子拽著隊長找到家里,他瞪大眼睛,非說這樹是他相鄰地里的香椿樹的樹根延伸過來的,隊長看不好惹,只好讓父親套著牛給人家耕種了十畝地。香椿樹移栽后不久,葉子就枯黃了,父親一肚子怨氣,再沒看過一眼,可來年春天,這棵香椿樹居然發(fā)了新芽。這就是后來另外一棵樹干筆直的香椿樹,有了這兩棵香椿樹,每年開春,父親變著花樣給我們做香椿菜肴,最簡單的涼拌香椿、香椿拌豆腐和香椿炒雞蛋,后來條件好一些,還做過香椿炒肉絲、香椿皮蛋等。
不到六十父親就因病去世,隨后姐姐和我也考學(xué)先后離開了老家,偌大的庭院里只留下母親一個人。每年春天,母親也會采摘了香椿芽,喊我們回去,給我們做可口的香椿拌面或香椿炒雞蛋,就連年幼的兒子也無法抵御香椿的誘惑,經(jīng)常喊著要回老家吃奶奶做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