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三月里的一天。
莎拉正對著一張菜單哭泣。
莎拉會一點兒速記,但是跟商學院速記專業(yè)初出茅廬的畢業(yè)生比起來,相差甚遠。所以,她只是一個沒有固定工作的打字員,還攬些抄寫的零活。
莎拉向舒?zhèn)惒耧埖甑亩粡埐妥烂孔捞峁┮环荽蛴〉牟藛?。作為酬勞,舒?zhèn)惒駷樯峁┮蝗杖?,并派侍者送到她的房間,同時每天下午給她提供一份用鉛筆寫的次日菜單。
然后,日歷說謊了,說春天已經(jīng)來了。春天的預兆太微妙了,眼睛看不到,耳朵也聽不見。
去年夏天,莎拉去了鄉(xiāng)下,并且愛上了一個農民。
曾經(jīng)在這樣一條綠蔭遮陽、旁邊長滿山霉的小路上,沃爾特向她求婚,并贏得了她的芳心。他們坐在一起,他用蒲公英給她編織了一個花環(huán)。
他們準備在春天結婚。一有春天的跡象就結婚,沃爾特說。而莎拉回城繼續(xù)打字。
突然的敲門聲打斷了莎拉對往日美好生活的回憶。侍者送來了家庭飯店次日的菜單。
今天的菜單變動比往常的要大。春天的氣息滲透了整個菜單。甜點之前是蔬菜單子:胡蘿卜和豌豆,蘆筍配烤面包片,常年不斷的土豆、玉米、豆煮玉米、利馬豆和卷心菜,還有……
莎拉正對著一張菜單哭泣,內心深處十分絕望,極度的悲傷涌向心頭,使她頓時熱淚盈眶。因為她已經(jīng)兩星期沒有收到沃爾特的來信了,而菜單上下一道菜是蒲公英。
莎拉漸漸地強忍住了淚水。菜單必須要打好。但是她仍然沉浸在蒲公英那令人眩暈的夢境之中,有那么一會兒,她心不在焉地敲打著鍵盤,而她的心和年輕的農夫在一起,在草場的小徑上徘徊。然而,她很快回到了曼哈頓的石砌的小巷中,打字機開始像破壞罷工者的汽車那樣地跳躍起來,發(fā)出“嗒嗒”的響聲。
六點鐘,侍者給她送來了晚飯,并帶走了打印的菜單。
前門的門鈴響了,然后,從樓下的走廊里傳來一個很響亮的聲音,隨后莎拉就跳了起來。
你可能已經(jīng)猜到了。她剛剛跑到樓梯口,她的農夫就上來了。他三階一步跳到了她面前,將她整個抱在懷里。
“紐約城太大了。”沃爾特·富蘭克林說,“我一星期前去了你以前的住處,我才發(fā)現(xiàn)你在星期四就搬走了?!?/p>
“那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年輕的農夫春風得意地笑了。
“今天晚上我偶然去了隔壁的家庭餐館?!?/p>
年輕農夫從口袋里掏出菜單,指著一行給她看。
莎拉認出這是那天下午她打印的第一張菜單。菜單的右上角殘留著一滴眼淚的痕跡。而且,由于她還在回想他們的金色花環(huán),所以在本應該打草本植物名稱的地方,她的手指不可思議地敲中了其他的鍵。在紅色的卷心菜和肉餡青椒之間,出現(xiàn)了這么一道菜:
“最親愛的沃爾特,白水煮雞蛋?!?/p>
(選自《歐·亨利短篇小說集》,有刪改)
◆賞析
這篇小小說情節(jié)曲折有致,引人入勝。開端寫主人公莎拉面對著菜單哭泣,設置懸念。發(fā)展部分交代了莎拉的職業(yè),中間插敘了她去鄉(xiāng)村度假時與農夫沃爾特戀愛并相約在春天結婚的故事。情節(jié)進一步發(fā)展。春天已來,菜單上又出現(xiàn)了他們美好愛情的見證——蒲公英,而戀人卻杳無音信。這里回答了開頭的懸念,莎拉面對菜單哭泣是因為對戀人的思念和對可能會失去愛情的擔憂。結局出乎意料,是典型的歐·亨利式結尾,沃爾特找到了莎拉。而沃爾特之所以能找到莎拉,是因為巧合。他偶然去了舒?zhèn)惒耧埖瓿燥垼吹搅四菑垰埩糁蹨I的菜單上的一道菜:最親愛的沃爾特,白水煮雞蛋。
◆技法借鑒
“文似看山不喜平?!鼻楣?jié)曲折往往能引人入勝,讓讀者在緊張的閱讀期待中享受柳暗花明的閱讀快樂。那么如何設計曲折有致、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呢?下面介紹幾種方法:
一、巧設懸念,注重呼應
懸念是讀者或觀眾對作品中人物的命運、未知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所持的一種急切期待的心情。在安排情節(jié)時巧設懸念,能吸引讀者的興趣,使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指向明確、文章結構緊湊。讀者帶著疑問欣賞作品、尋求答案,作者對所設懸念加以呼應,回答問題,最終讓讀者豁然開朗,滿足了讀者的閱讀期待。
二、設計偶然,制造巧合
巧合即生活中的偶然事件。巧合是一種使情節(jié)曲折的常用技巧。適當?shù)夭涣艉圹E地設計巧合,能突然地制造或解決矛盾,讓情節(jié)更顯戲劇性,使文章更具可讀性。能使讀者記憶深刻、念念不忘,從而領悟到更深奧的道理。
三、結尾突轉,出人意料
在文章結尾處情節(jié)發(fā)生突轉,這種結尾藝術在歐·亨利的作品中有充分的體現(xiàn),因此結尾突轉又被稱為“歐·亨利式結尾”。在結尾處,或讓人物的心理情境發(fā)生出人意料的變化,或使主人公的命運突然逆轉,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結果。這樣的結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