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斯·查夫金
單靠無線耳機就能再創(chuàng)一個商業(yè)王國?這背后離不開蘋果公司用技術(shù)壁壘鋪就的“躺贏”套路。
| 擠牙膏式創(chuàng)新 |
今年,蒂姆·庫克將在蘋果死忠粉的見證下,發(fā)布蘋果首款混合現(xiàn)實頭顯。商標的資料表明,與其他公司的頭顯相比,蘋果的似乎顏值更高、運行速度更快,同時還能生成更好的畫面,為用戶提供更卓越的沉浸式體驗。
蘋果研發(fā)頭顯已經(jīng)有七個年頭了,負責該項目的員工總共有2000人,其中一位大有來頭,他之前為美國航空航天局開發(fā)過虛擬現(xiàn)實項目。話雖如此,今日的虛擬現(xiàn)實市場對蘋果這樣的巨無霸來說還是過于微小,整個市場規(guī)模也就比蘋果總營收的0.5%多了一點。從這個角度看,蘋果做頭顯似乎很難稱得上重大戰(zhàn)略調(diào)整,畢竟這個市場加起來也就跟蘋果賣高端手機殼賺得差不多。
十年前,谷歌眼鏡遭遇了滑鐵盧;十年后,蘋果的頭顯要想成功,就必須動真格。這些年,一直有人說蘋果迷失了方向。可以想象,蘋果頭顯對他們而言簡直就是活靶子。史蒂夫·喬布斯去世以后,庫克每次有重大動作,都會收到類似的反饋。
批評人士總會搬出喬布斯的魂靈來跟擔任首席執(zhí)行官的庫克比較,稱庫克上臺后蘋果的管理水準直線下滑。他們的邏輯是這樣的:庫克上臺以來,蘋果的市值的確增長了七倍,超過了2.5萬億美元,但蘋果手機都14歲了,不可能一直幫蘋果維持這樣的增速。另外,蘋果本身的做法也讓這種論斷變得更有說服力了,每年的新機發(fā)布會就跟擠牙膏一樣,讓人覺得這是一年一度的撈錢大會。再說了,不論什么東西搞到第14代,大家都會覺得沒什么新意了。
| 轉(zhuǎn)戰(zhàn)耳機業(yè)務 |
近幾年,大家都覺得蘋果手機沒什么新東西了,但庫克卻不聲不響地制造了科技產(chǎn)業(yè)過去十年最厲害的商業(yè)奇跡:蘋果無線耳機。這對外形奇特的小設備悄無聲息地成為了隨處可見的時尚單品。蘋果所有商品中,這個小玩意最能說明蘋果為何能在庫克的帶領下賺得盆滿缽滿,以及為何蘋果的地位一時半會不會受到威脅。
蘋果無線耳機很容易壞,戴耳朵上猶如不小心把棉簽塞進去了一般,它的低音效果也普普通通。真用起來,這款耳機很容易沾上耳屎,掉進地鐵站臺和列車之間的縫隙,或者掉進沙發(fā)縫隙,不知所終。據(jù)報道,還有幾個用戶睡覺的時候不小心把耳機吞下去了。不過,就算你不吃蘋果無線耳機,每過幾年,你都必須換一次新款,因為耳機的鋰電池一旦壽終正寢,是無法拆卸和更換的。
蘋果鼓吹新款用了更多的可回收材料,但實際上,這款耳機依舊會讓環(huán)境還有我們的錢包付出高昂的代價。與過去買蘋果手機免費送的有線耳機相比,蘋果無線耳機顯然更貴。話雖如此,只要你最近出門逛過,就會知道這款耳機確實大受歡迎。
蘋果沒有公布無線耳機的銷量,公司的季報都是將耳機、手表、智能揚聲器等配件的業(yè)績打包公布。不過,外界分析人士稱,2021年蘋果總共賣出了1.2億對左右的無線耳機。蘋果增速最快的業(yè)務是可穿戴設備、家居產(chǎn)品和各種配件,根據(jù)互聯(lián)網(wǎng)數(shù)據(jù)中心和彭博行業(yè)研究的分析,光是無線耳機一項,就占據(jù)了這一業(yè)務銷售額的半壁江山。2016年到2021年,該業(yè)務的銷售額增加了245%,2021年的銷售額為380億美元。派杰投資公司估計,每四位美國年輕人中就有三位擁有蘋果無線耳機。蘋果制定了無線耳機的標準,耳機曾是搭配手機贈送的配件,而現(xiàn)在,無線耳機卻成了200美元的必買單品。
蘋果無線耳機當然不是一件獨立存在的產(chǎn)品,庫克下的是一盤大棋,這盤棋是由硬件、軟件和服務組成的蘋果生態(tài),無線耳機只不過是其中一枚棋子,這個生態(tài)存在的目的就是讓消費者不斷掏腰包。
七年前,蘋果無線耳機和第七代蘋果手機同時發(fā)布。當時,市面上銷售的大多數(shù)無線耳機不成氣候,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三星先于蘋果兩個月推出了自己的無線耳機,但續(xù)航、操作和靈敏度都不行。相比之下,蘋果許諾會交出奇跡般的產(chǎn)品。時任蘋果營銷主管菲爾·席勒在發(fā)布會上稱,蘋果無線耳機將為用戶提供“真正的蘋果魔法”。
他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蘋果無線耳機從充電倉拿出來,就能直接使用,無需多余的操作。當時,其他無線耳機使用之前先要將耳機上的按鍵按上幾秒,待燈光閃爍,耳機才能進入配對模式,這之后要在手機的藍牙界面選擇需要配對的耳機,有的手機甚至還需要輸入用戶個人識別碼。蘋果就不一樣了,托蘋果藍牙專利技術(shù)的福,蘋果無線耳機一旦從充電倉拿出來,蘋果手機就可以立馬識別到耳機,自動完成配對。當然,你要是想將蘋果無線耳機和安卓機或者微軟操作系統(tǒng)的電腦配對,還是得走上面提到的繁瑣流程。
業(yè)界普遍認為,蘋果無線耳機除了垂直整合的優(yōu)勢外,乏善可陳。勞倫·德拉甘是一家耳機測評網(wǎng)站的編輯,他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說:“我認為蘋果無線耳機離完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第一代并不防水,這意味著用戶不能戴著耳機鍛煉,否則汗水就會毀掉耳機。另外,還有音質(zhì)的問題,普通有線耳機的音質(zhì)都比蘋果無線耳機的好。
| 大火背后的“躺贏”套路 |
那么,消費者為何還是會選蘋果無線耳機呢?因為蘋果會讓有線耳機顯得遜色一籌。第七代蘋果手機首次取消耳機孔,只有和充電孔兼容的新款有線耳機才能直接連上手機,老款耳機需要加上轉(zhuǎn)接頭才能使用,但加上這么一個轉(zhuǎn)接頭瞬間就能讓用戶顯得過時。席勒稱,這么設計主要是為了鼓勵消費者購買蘋果無線耳機,設計團隊其實是從大局出發(fā)?!斑@一切說到底其實就是一個詞:勇氣?!彼f,“繼續(xù)向前的勇氣,做出新東西,讓所有人都有更好的體驗?!毕盏拇笤挸蔀榱舜蠹页爸S的對象,但事實證明,他和庫克笑到了最后。取消耳機孔的決定加上蘋果無線耳機絲滑的連接體驗,就足以讓數(shù)百萬消費者動心,并且許多人買了不止一對。
這些冤大頭里就有我。我雖然不喜歡蘋果無線耳機,但過去三年,我還是買過三對。為什么?我也沒法完全解釋清楚。我總是擔心耳機會掉到地上(我第一對就是這么摔壞的)或者因為沾水出故障(我第二對就是這么壞掉的)。一開始,我總覺得在公共場合戴蘋果無線耳機不夠禮貌,我每次進商店或辦公室都會不自覺地摘掉它們,但我現(xiàn)在不摘了,別人都戴,我一個人禮貌有什么用?。磕銌栁覟槭裁床粚ふ倚阅芨吭降奶娲?,我不還得費心思去挑嗎?
蘋果的營收額大概有5%來自無線耳機,這一配件的成功很有代表性,體現(xiàn)了后喬布斯時代蘋果的“躺贏”策略。這一策略的關鍵在于,蘋果會推出一個和手機打組合的新產(chǎn)品,然后設法讓競品變得很遜。
| 蘋果的慣用伎倆 |
我每年花120美元訂閱的蘋果云用的也是“躺贏”策略。蘋果云無法完全替代多寶箱,因此我還得另外花錢訂閱多寶箱。我訂閱蘋果云主要是為了備份我手機上的照片。蘋果云真的是蘋果為我們提供的福利嗎?蘋果云真的稱得上獨立的業(yè)務嗎?還是說,這其實是蘋果變相賺取手機用戶金錢的把戲?
這些年,蘋果的競爭對手聲稱,蘋果手機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違反了反壟斷法。2021年,美國參議院舉行了一場聽證會,瓦片公司的律師克里斯滕·達呂指控蘋果“系統(tǒng)性地濫用自身的市場勢力和壟斷平臺”。瓦片公司主要做尋物防丟智能設備,將公司小巧的產(chǎn)品和鑰匙綁在一起,就不用擔心找不到鑰匙了。蘋果后來發(fā)布了具有同樣功能的配件,叫“蘋果鑰匙扣”。該配件上市前不久,蘋果就在旗下零售店下架了瓦片的產(chǎn)品。蘋果鑰匙扣和蘋果無線耳機擁有同樣的優(yōu)勢,可以自動與蘋果手機配對,相比之下,瓦片公司等競爭對手的產(chǎn)品就沒法走這一捷徑了。當時蘋果聲稱,公司的成功都是靠產(chǎn)品創(chuàng)新,還說自己推出的產(chǎn)品有助于加強市場良性競爭。
然而很多時候,蘋果的做法往往傳遞出相反的信息。十幾年來,蘋果手機之間發(fā)信息用的都是蘋果自家的即時通信軟件。蘋果用戶發(fā)來的信息被裝在藍色氣泡里,除此之外,用戶還可以享受其他專享功能。兩個人打字聊天,如果都用蘋果手機,對方打字的時候,接收方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三個起伏的小點。如果你用的不是蘋果手機,你給蘋果手機用戶發(fā)的信息就會被裝在綠色泡泡里,你打字的時候,對方手機也不會浮現(xiàn)出三個小點。這對安卓用戶很不友好,他們很可能會因此錯過群聊或者蘋果用戶發(fā)來的信息。這其實也是體現(xiàn)收入差異的一種細微(同時也是愚蠢的)方式。線上約會時,綠色泡泡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受待見的。正如《紐約郵報》一篇文章的標題所說:“安卓用戶:對不起,只看得上蘋果的勢利眼是不會跟你約會的?!?/p>
蘋果完全有能力解決這一問題,但它不想。蘋果曾被史詩游戲公司起訴,其內(nèi)部郵件也因此公之于眾。郵件中,蘋果高管討論是否要向安卓用戶開放蘋果的即時通信軟件,結(jié)論是不能開放,原因之一在于,一旦開放,擁有蘋果手機的父母很可能會給小孩買便宜的替代品。2016年,席勒在給庫克的郵件中寫道:“蘋果的即時通信軟件對蘋果的封閉系統(tǒng)至關重要?!惫雀枳プ×伺兜男畔ⅲ肛熖O果是在“利用同儕壓力銷售產(chǎn)品”。
最新一代蘋果無線耳機發(fā)布的同一天,庫克出席了一場科技論壇。一位觀眾抱怨說他媽媽無法觀看他發(fā)過去的視頻,他建議庫克采用谷歌的通信標準來解決這一問題,也就是融合通信。庫克提供了一個更簡單的解決方案:“給你媽媽買一部蘋果手機?!?/p>
如果以創(chuàng)造最好的硬件為目標,蘋果肯定會毫不猶豫地使用融合通信,但問題在于,庫克率領的蘋果想賺的早就不僅僅是硬件的錢了。蘋果手機售價800美元,但買機子只是一個起點,訂閱服務和購買配件的費用一年就可以輕松達到800美元甚至更多。每個月,你都要交如下費用:分期購的錢(每月33美元,用蘋果信用卡辦理),為了防止手機摔壞或者被偷而上的蘋果險(每月9美元),上傳照片用的蘋果云(每月低至1美元,不過為了夠用,你至少得選3美元的套餐),蘋果音樂會員(每月10美元)。當然,還有最新款的蘋果無線耳機(249美元),而且買回來要不了多久就會被更新款淘汰。你是可以選擇做白色有線耳機的殘黨,但2020年以來,蘋果有線耳機的價格也上調(diào)了。
[編譯自美國《彭博商業(yè)周刊》]
編輯: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