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曉娜
鐵是人體重要的微量元素,是重要的造血原料。各種原因導致的缺鐵都會影響紅細胞的生成,造成缺鐵性貧血,進而影響身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缺鐵很常見,但是表現(xiàn)的癥狀不一樣。
哪些人群容易缺鐵
如果出現(xiàn)缺鐵,身體會發(fā)出警示信號,如注意力不集中、頭發(fā)枯黃、容易掉發(fā)、手腳冰涼、失眠多夢、消化不良、便秘、食欲不振、異食癖、月經失調、痛經、指甲變脆、指甲顏色蒼白、指甲有橫紋、面色蒼白、面色暗黃、嘴唇蒼白、頭暈、耳鳴、全身乏力等,以上都是典型的缺鐵表現(xiàn)。
缺鐵一般是由于人體的需鐵量增加而攝入不足、鐵吸收障礙以及鐵丟失過多等原因引起的。常見的缺鐵人群可分為以下幾大類:
女性。女性因生理原因,生理期會喪失大量的鐵,容易缺鐵;孕婦在妊娠中后期,隨著胎兒的不斷長大,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妊娠早期,有的孕婦因為嚴重的早孕反應而食欲不振,攝入的營養(yǎng)不能滿足身體的需求,容易患上缺鐵性貧血。所以孕婦需格外警惕缺鐵性貧血。
嬰幼兒和青少年。嬰幼兒和青春期的青少年在身體和心智上發(fā)育很快,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求量非常大,而飲食中的鐵攝入量趕不上機體的需要量,從而導致缺鐵。
老年人。老年人群吸收鐵利用率降低,膳食結構的改變也造成體內含鐵量降低,所以容易出現(xiàn)缺鐵。
素食主義者。人體所需的鐵元素主要通過紅肉補充,雖然蔬菜及豆類中含鐵量豐富,但蔬菜里的鐵元素比肉類的鐵元素被人體吸收利用率低,所以會造成缺鐵。
長期酗酒者。長期酗酒的人吸收鐵的能力會逐漸衰弱,而且長期酗酒還會導致胃黏膜受損,影響消化功能,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
不良飲食者。長期、大量飲用咖啡、紅茶,會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導致鐵流失,因為茶葉中含有大量的鞣酸,鞣酸可以與鐵元素結合,導致鐵元素在胃腸道吸收障礙。
日常生活中如何補鐵
一旦發(fā)現(xiàn)身體的缺鐵癥狀,建議盡快去醫(yī)院就診,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采用補鐵治療。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補鐵:
飲食補鐵。建議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臟、動物血、牛羊肉、海帶、豆類、木耳等,也可以通過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蘋果、獼猴桃等,促進鐵的吸收。在補鐵的過程中,建議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喝濃茶,否則會干擾鐵的吸收。
藥物補鐵。如果已經是缺鐵性貧血的患者,建議通過藥物進行補鐵。常見的補鐵劑有硫酸亞鐵片、右旋糖酐鐵等,此時建議患者咨詢醫(yī)生,選擇適合自身的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