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北朝書風的近代接受

      2023-03-22 03:51:34朱中原
      中華書畫家 2023年2期
      關鍵詞:北碑鄧石如何紹基

      □ 朱中原

      北朝書法是中國書法史重要的發(fā)展階段,更是中國碑刻書法史、楷書發(fā)展史的重要階段。中國的楷書史經歷了幾個歷史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漢末三國時期,我稱之為楷書的發(fā)軔期;第二個階段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階段楷書碑刻大量出現、風格多元且群星璀璨,我稱之為楷書的爛漫期;第三個階段是隋唐時期,即眾所周知的楷書鼎盛期;第四個階段是清代民國,我稱之為中古楷書史的蛻變期。其中,隋唐時期一直以來被我們稱為楷書最為鼎盛、最為輝煌、也是最為重要的歷史時期。但事實上,真正鼎盛和爛然的時期,我認為是魏晉南北朝,而其中的北朝真書則又是重中之重,而隋唐楷書則是魏晉南北朝楷書的延續(xù)、總結和定型化。隋唐以后,出現了楷書的斷層期,但到了清代中晚期又被重新撿拾,清中葉以后,以碑派書風為代表的書家,重新接續(xù)了北朝書法的傳統(tǒng)。

      北朝真書在隋唐以后清代中葉以前基本很少被重視,因為唐以后清中葉以前的書法史,基本是文人帖學書法占主流,僅就碑刻書法而言,由唐至清的這一段書法史,碑刻書法學習的聚焦也在唐碑而不是南北朝碑尤其是北碑。直到鄧石如、包世臣出現以后,系統(tǒng)學習北朝碑刻才成為主流。阮元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南北書派進行了理論總結,此為清代碑派書風之理論先導,鄧石如則由篆隸發(fā)端,在創(chuàng)作層面解決了碑派書法的筆法問題,包世臣則從理論層面對鄧石如碑派筆法加以總結,康有為則對包世臣、阮元等人的碑學理論進行了批判地繼承,對北朝碑刻尤其是魏碑進行了美學層面的深刻總結,并從創(chuàng)作實踐層面開創(chuàng)性地實現了北碑方筆的圓筆化書寫。自包、康而后,清代碑派書風幾乎占據一統(tǒng)天下之局面,舉凡文人學士,金石家、文字學家、古文家、書畫家等等,無不擅碑書,無不擅篆隸。這其中,鄧石如、伊秉綬、何紹基、桂馥、趙之謙、黃易、張裕釗、張廷濟、張祖翼等皆成為其中的領袖人物,繼之而起的清末民初吳昌碩、沈曾植、康有為、梁啟超、鄭孝胥、陶浚宣、楊守敬、李瑞清、曾熙、張伯英、羅復堪、張大千、徐悲鴻、沙孟海等,則成為清代碑派書風的接續(xù)者。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清代碑派書風不僅僅是在精英層面得以流布,而是容納于廣闊的社會生活中。民國早期的街頭廣告、書籍封面題簽、報刊題字、書法牌匾、商業(yè)店招等,皆是碑派書法的一統(tǒng)天下,其中尤以李瑞清、鄭孝胥、羅復堪、張伯英等幾家書體最為盛行。

      [清]吳昌碩 怡園會琴記 紙本 1919年釋文:怡園會琴記。唐李肇《國史補》云:張相宏靜少時夜會名客,觀鄭宥彈琴,宥調二弦,至切各置一榻,動宮則宮應,動角則角應,此時會友聽琴,夙負解音,未嘗集思廣益,研究律呂,蘄于執(zhí)進乎道也。有宋南渡已還,武林雅集偁盛,詩社而外,有齊云、錦標、英略、雄辯諸社名,見《月令廣義》。社即會也,而會琴獨闃如。意者,琴德靜嫥不同箏琶悅耳,鮮能知之而好之者乎?顧氏怡園,今吳閶勝地也。歲次己未,辰在鶉尾,西泠印社社友仁和葉君璋伯會琴于茲,列敘時賢四十有八,與會者凡三十有三,同聲相應,千里逢迎,殆亙古未有焉。矧會琴之恉,豈唯是拂弦操縵爾能各奏云爾哉?將以深求琴中之理,所謂聲依永律,和聲者集數十家之長,以證一心之得,即吾之心得,曷嘗不推及于人也?賞奇析疑,折衷一是,神明變化,不逾規(guī)矩,通乎學問之道矣。指顧元音丕拒,琴學大昌,趾美期牙,庶幾操券,唐蘇昌容句云:清切絲桐會,縱橫文雅飛。試為璋伯誦之,令人神往不置云。是歲壯月幾望。安吉吳昌碩老缶,年七十六。鈐?。嚎∏渲。ㄖ欤?倉碩(白)

      清代碑派書家有幾個共同的特征:一是凡書家必為學者,凡學者必為善書者;二是凡書家必涉金石,凡金石家必擅碑書;三是凡寫碑必以篆隸為奠基;四是凡寫碑必首重南北朝碑而輕唐碑;五是凡寫碑必重金石氣與書卷氣之融會。這幾個特征看似各自獨立,但又層層相因,相互關聯,互為因果。

      以趙之謙為例。趙之謙寫碑以方筆為主,其碑學實踐多直接受包世臣理論影響,間接受鄧石如影響,其對包世臣推崇備至甚于其他書家。但觀其早年學書路徑,則受何紹基影響甚大,其模仿何字,幾得其神似,但后來與何紹基漸行漸遠。何紹基貶低包世臣,認為包世臣談碑卻不懂寫碑之法,而趙之謙則正好相反,他認為正是有了鄧石如與包世臣,才真正開啟了碑書之法,也才真正使自己走上了碑書之路,故而二人凡見面則必爭執(zhí),每遇則不歡而散。這是二人秉性和地位的差異,也是二人對待碑學不同態(tài)度的差異。無論是年齡還是書法資歷,何紹基在趙之謙面前都屬長輩,自然以長者自居,看不起趙,但趙之謙性格剛毅,受到何的侮辱,再加上他身上有一種天才的稟賦,故而從內心里對何紹基亦頗不服氣,自然不肯屈就于何。趙之謙給何紹基學生夢惺所寫的《致夢惺函》中,明確寫到何紹基是如何侮辱自己的:

      太史之視弟如仇,前在杭州,同宴會者數次,太史逼弟論書。意在挑戰(zhàn),以行其詈……然猶向其鄉(xiāng)人大肆詬厲,類村夫俗子行徑,殊可笑也……弟于書,視讓老則同而異,于何、許,則風牛馬不相及矣。

      大意是,在酒桌上,何紹基仗著自己德高望重,先讓趙之謙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然后一頓臭罵,還和自己的老鄉(xiāng)一起大肆恥笑。趙之謙拿自己的作品給同在酒席的書法家吳讓之看,吳讓之表示贊同,拿給何紹基看,又是一頓臭罵。

      受到這樣的侮辱,趙之謙做不到忍氣吞聲,性格孤傲的他直接罵回去,在給其朋友魏錫曾的信中寫到:“何子貞先生來杭州,見過數次,老輩風流,事事皆地道,真不可及……”這樣的自負與剛直,使得趙之謙自然與藝林隔絕,空有一身才華卻無處施展。這使他更憤世嫉俗,越憤世嫉俗越性格古怪,從而陷入一個惡性怪圈。趙之謙曾有一副對聯,落款寫:“何道州書有天仙化人之妙,余書不過著衣吃飯,凡夫而已。藍洲仁兄學道州書得其神似,復索余書,將無厭家雞乎?”此語表面看似是贊揚何書,將何書喻為“天仙化人”,而自己之書則不過是“著衣吃飯,凡夫而已”,用以自嘲,但實際則是充滿了諷刺,故而其三十五歲以后,即極力擺脫何的面目,到三十六七歲時,則完全自成面目。

      從這個信札中也可看出趙之謙書法之路數后來迥異于何紹基,而恰與吳讓之(吳熙載)接近,而吳讓之則直傳鄧石如、包世臣之法。故而可以這么說,鄧石如——包世臣——吳讓之——趙之謙——徐三庚——吳昌碩、康有為,這是一條清代碑學的大致路徑。而何紹基,既不屬于嚴格的鄧石如一脈,也不屑于將自己歸為包世臣一脈,甚至與包、吳、趙等路徑亦相抵觸,將其歸為純粹的碑學一脈是不十分妥當的,而且何紹基在真書上則主要是接續(xù)顏魯公和大小歐陽,其一生以顏魯公為圭臬,雖然也曾肆力于北碑如《張黑女》之研習,但與趙之謙之專尚北碑大相徑庭。雖然何紹基不自認為碑派,但其“溯源篆分”的思想卻與碑派書家是基本一致的。與何紹基有所不同的是,趙之謙則絕意于唐碑,與康有為同是清代“尊魏卑唐”的重要推手。

      根據文獻[15],邯鄲強膨脹土相對應的膨脹力在40.9 kPa~101 kPa范圍內,根據離心模型試驗的制模含水率,下文計算時取膨脹力為50 kPa。

      [清]吳昌碩 拙巢先生六秩大壽 紙本 1926年釋文:詩逋文字瘖,愁抱孝廉心。雨雪寒如此,乾坤喘不任。譚瀛杯變海,頌壽發(fā)勝簪。三樂儕榮啟,攤書當撫琴。拙巢先生六秩大壽。丙寅春,吳昌碩年八十三。鈐印:缶翁(白)

      但與趙之謙稍有不同的是,康有為在創(chuàng)作實踐上對南北朝碑都有所觀照,尤其是對北朝《石門銘》與南朝《瘞鶴銘》的圓筆之法頗為推崇,這與他的理論主張并不完全一致。這是康有為作為理論家與作為創(chuàng)作家的微妙區(qū)別??涤袨樵诶碚撋蠈δ媳背加腥娴挠^照,但在創(chuàng)作實踐上則有所偏向。創(chuàng)作上,康有為更傾力于南北碑之中的圓筆碑刻,并在圓筆碑書上進行了開創(chuàng)性的探索,故而沙孟海贊譽其為“北碑圓筆之宗”,這八個字應該是對其的最高評價。但趙之謙則幾乎完全著力于北朝碑刻,而對南碑則留意不多。趙之謙寫碑多著意于北碑中方筆之極軌者,譬如《龍門二十品》,《龍門二十品》是典型的刀刻方筆,趙之謙即是寫“二十品”中的《楊大眼》,他摻以篆法,把《楊大眼》寫的夭矯靈動。趙之謙善于將分書及篆籀筆法摻入楷書之中,其楷書每筆則呈現起伏波蹀之狀,饒有興味,這與其擅篆分是密不可分的。就這一點而言,趙之謙與何紹基都是“溯源篆分”。但何紹基的篆籀,則多趨向于篆草,也即篆書的草化書寫,而趙之謙之篆,則多嚴整,有如蹚嗒之音。何紹基之篆籀筑基于顏魯公,趙之謙之篆分來源于鄧石如,遠紹秦篆漢分,但這與吳熙載又有所不同。吳熙載直接追摹鄧石如之體勢,而趙之謙則在鄧石如基礎上進行了變異與夸張化,比之吳熙載更進一步,無論篆分真行,趙字都追求夸張化和盤曲之勢,追求方筆與圓筆的交錯雜糅。這是其寫碑優(yōu)于何紹基之處。但康有為則認為趙之謙用筆扁側,是北碑中的“靡靡之音”,并認為其乃北碑之罪。這大概是康氏的偏見。沙孟海一定程度上沿襲了康氏此說,對趙之碑書略有微詞。不過,這并不能作為貶低或否定趙氏碑派巨匠地位之論據,這是一種基于總體肯定基礎上的微詞。

      [清]吳昌碩 普寧寺牡丹 紙本 1927年釋文:風香鄰有無,花影佛跏趺。歷劫龍吁缽,餐霞鳳別梧。石真強取柱,詩奈不奇觚。山儻燕支奪,狂歌待老夫。普寧寺牡丹。丁卯涼秋,錄于癖斯堂。吳昌碩年八十四。鈐?。簜}碩(白)

      北朝碑刻固然是方筆的一統(tǒng)天下,但這只是就一般而言。北朝碑刻實際是方圓兼?zhèn)洌夥絻葓A。今人寫北碑也多方筆,但是寫北碑不能一味地從方到方,而是應該以圓馭方。今人寫碑無清人的學問基礎,所以對碑的理解容易膚淺化。清人寫碑,雖也多方筆,但其方筆之中又暗含圓筆。如趙之謙寫碑,本多《鄭文公》之方筆,但其有篆書中鋒圓筆作為基礎,故是方中寓圓。北朝碑刻大多是先書后刻,所以實際上是筆法和刀法的結合。今人寫北碑,一味模仿刀刻效果,本無足深怪,但如果用毛筆來表現刀味,則無疑南轅北轍。毛筆是柔軟而有韌性的,它所呈現的筆跡是圓潤的,當然也可以寫出刀味,但機械地去表現刀味,我以為又難免走入極端。畢竟,它還需要書卷氣。我們今天如何寫北碑體?是以方寫方,方圓兼施,還是以方為主、以圓為輔?這其中也是有講究的。清代民國的鄧石如、趙之謙、張裕釗、康有為、梁啟超、鄭孝胥、張伯英、曾熙、李瑞清等人寫碑,都不是純粹地以方寫方,而是化方為圓,把毛筆和刀刻的性能進行了很好地轉化,從而實現了碑刻書法的雅化轉向。

      《李璧墓志》是北魏墓志中的名碑,結字上屬于典型的斜畫緊結,其筆法十分完備,結體追求靈動,風格古質硬朗?!独铊的怪尽泛汀稄埫妄埬怪尽仿杂薪咏?,但風格不同?!稄埫妄垺钒驯北挠怖史街卑l(fā)揮到了極致,但也有圓潤遒美之處,所以一般被稱為北碑第一。的確,在北魏墓志中,《張猛龍》的筆法之豐富完備確有不可及處。不過在我看來,北碑不存在什么第一第二,各有其好,康有為所盛贊的《穆子容》《嵩高靈廟碑》《吊比干文》等,都是北魏名碑,其筆法完備、體氣高妙,各臻其極。稱某某碑為第一自無可厚非,但它是一種文學表述,且多少夾雜有個人之喜好?!稄埫妄垺肥俏罕囊环N典型,對后世影響深遠,隋碑很多即直接來源于《張猛龍》,歐陽詢的筆法與《張猛龍》亦不無接近處。歐陽詢不一定看過《張猛龍》原碑,但是間接受其影響則是可能的。書法的筆法都是相通的,不一定要見到原碑才會寫出這樣的風格。近代中國,寫《張猛龍》最有代表性者恐怕要數梁啟超。梁氏畢生以《張猛龍》為北碑之圭臬,每日臨池,形成了其特有的“梁氏真書體”。梁氏寫《張猛龍》,多摻以隸法,飄逸瀟灑,含蓄蘊藉,于古中古中求得新中新。以漢碑之法寫北碑,梁啟超可說是近代的一個典型。

      北朝碑刻有一個特點,就是墓志的主人公在北魏做官,去世時間則有可能是在東魏西魏,立碑則有可能是在西魏或北齊,所以有時候又算是東魏、西魏或北齊碑刻。東魏和北魏碑刻又有什么區(qū)別和聯系呢?這幾個時期政權比較短暫,基本可算同一個時期,但是書風卻略有差異。北魏碑刻還保留有較多的方筆,但到了東魏西魏,則方筆減少,圓筆增加,字形結體進一步規(guī)范化、標準化,筆畫纖細靈動,圓潤古樸,且多帶有篆意。北魏以后的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出現了一個書法的復古時期,也即復秦漢之古,真書中雜糅大量篆書、隸書筆意,筆筆皆有篆籀意。以漢魏古法寫北碑用功最深、最有開創(chuàng)性者,自然非鄧石如莫屬,在這方面,鄧是公認的宗師級人物。鄧石如真書,一反清以前的以二王為宗和以唐人為圭臬,而是在北朝碑刻中汲取資源。鄧石如寫北碑,并不是著意于“平城體”和“龍門體”這樣的方筆魏碑,而是專意于北朝后期尤其是東魏、西魏和北周的小墓志,這些墓志均夾雜有隸筆和篆筆,且已絕少純粹的方筆,而是以圓馭方,多含蓄蘊藉,一掃唐以來真書靡弱之局面,這對后來的吳熙載、張裕釗、趙之謙、梁啟超及鄭孝胥等均產生了極大影響。

      張裕釗本是以唐碑尤其是柳公權的方式寫北碑,增加圓筆,外方內圓,筆畫纖細勁挺,奇崛硬朗,以至于形成了風靡一時的“南宮體”。張裕釗這種寫碑路徑對后來的沈曾植和鄭孝胥等人影響甚大,沈曾植以北碑改造章草,以篆隸寫北碑,在奇崛硬朗上比之張裕釗實有過之,鄭孝胥坦言其寫北碑直接受張裕釗影響,他擯棄了陶浚宣那樣的刀刻方筆,而是朝著圓潤沖和的道路行進,并在碑體基礎上融入行草筆法,但比之張裕釗,鄭孝胥碑書已少了奇崛硬朗,而是多了一分率意和奔放,突出長撇大捺,筆畫之間增加粗細對比,多呈峭拔之姿,這已然成為鄭氏書法的標簽,民國時期追隨者不在少數。梁啟超真書近追鄧石如,遠取歐陽,上溯北朝,他能把鄧石如真書的圓潤與歐陽詢的險峻、《張猛龍》的奇崛、漢分的夭矯、唐碑的嚴整結合在一起,絕棄了陶浚宣的刀刻意味,對北碑進行了文人化的改造,并以北碑體作行草。梁啟超以分書寫真書的路徑,與趙之謙、何紹基、吳昌碩等晚清以來以篆籀筆法寫真書和分書的路徑大異其趣。此門徑雖鮮有人追隨,然其為碑派書法之進新辟出了一條新路,不能不特為一書。

      我們今天寫魏碑,大部分都是寫洛陽的“龍門體”,龍門造像和墓志?!褒堥T體”就好比是北魏書法中的唐楷,它形成了規(guī)范化、統(tǒng)一化、模式化的書法形態(tài),比較容易上手,但是風格略近。所以我認為如果學北魏碑刻,寫洛陽以外的碑刻,也許更容易走出來。因為它字形工整,筆法完備,楷法遒美,就像隋碑和唐碑,每一筆都有楷書的用筆,也沒有那種無跡可尋的筆法,而且這時的碑刻,南北方的風格都有雜糅,兼融了北方的古質和南方的妍媚,又略帶漢分筆意,可以說包羅萬有。如果我們直接去學《石門銘》,往往很難找到起始之處,不可捉摸,只能描摹其形?!妒T銘》可賞玩未必可學,梁啟超有句經典名言:“天下有只許賞玩不許學者,太白之詩與此碑皆其類也?!闭f的就是《石門銘》這一類碑刻可以作為經典去賞玩,但是很難學,即使學也可能只是皮毛。

      有些東西是可學的,具有規(guī)范性、模范性,比如楷書中的顏體,詩歌中的杜詩,有范式可遵循。但是李白的詩能學嗎?李白是天才的神來之筆,天才是不可學的。李白的詩是古風,雖然不是格律詩,但古風也講韻律,他的韻律實際上來源于漢魏時期的樂府詩和屈原的《楚辭》,但是李白的古風和漢代以及屈原的《楚辭》相比,那種天才的想象力又有所不及,屈原《楚辭》才是真正的神來之筆,天馬行空,不可復制。蘇東坡也是天才。蘇東坡的詩和書法,都是天才之筆,即使學,也大多只能學到皮相。所以南北碑里的《瘞鶴銘》《石門銘》這一類天才的神來之筆,可以賞玩,提高審美鑒賞力,但是卻很難學。但也不是說絕對不能學,黃庭堅就是因為在鎮(zhèn)江焦山看到《瘞鶴銘》斷碑而頓悟大字行楷筆法,清民之際的曾熙和李瑞清也學《瘞鶴銘》而各有其妙。李瑞清以方筆寫《瘞鶴銘》,曾熙以圓筆寫《瘞鶴銘》。曾、李二家貌離神合,可謂近代碑派書法史上的雙子星座??涤袨橐彩侨接凇妒T銘》。康有為寫碑,獨一無二,其他人都是以方寫方,康有為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他所有的筆畫幾乎都是圓筆,他的字飄逸瀟灑,無拘無束,具有獨創(chuàng)性、唯一性,能夠寫出一種超然的精神氣質。有的人看不懂康書,以為是一堆爛草繩,其實康書大部分都極為精彩,大字榜書圓潤、磅礴,氣象爛然,小字流美,精微,暢快,極具抒情性??涤袨閷懕腔弥?,而且從他的行草書里早已看不出碑意,這是他比之陶浚宣李瑞清等人的高明之處,此今人之不可學者,但康氏對碑的那種精神性的理解卻又是今人所不得不借鑒的。

      古代的墓志類碑刻體量都不是很大,基本以小字為主,但卻可以放的很大或縮的很小,可以說極廣大而盡精微,字的筆畫則有方有圓。北齊《文殊般若經碑》中能夠看到顏真卿楷書的筆意,但《文殊般若經碑》比顏體更靈動,變化也較多,同時具備篆隸的特點,筆法也更完備,它的轉折筆沒有顏體的硬朗和峻整,學顏體若從此碑入,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曾熙在北齊碑刻書法上著意頗多,其承續(xù)了北齊書風的爛漫恣肆和飄逸俊美之風,并融八分、章草、魏碑等于其中,開啟了“曾李書派”之門。緊接北齊的政權就是北周。北周書法在氣象上稍遜一籌。北周《崔宣靖墓志》中的墓主人生活在北魏時期,立碑時又到了北周,所以中間跨越了四五個政權,從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到北周,這簡直是碑刻書法史上的一朵奇葩?!洞扌改怪尽繁容^溫潤、妍媚,楷、隸、篆三體皆備,筆畫尖勁、細膩,結體完備,完全可作為小楷直接臨摹學習,林散之小楷即有此類碑刻書風溫婉靈動與古質樸茂之特點,民國時期彭城張伯英也是如此,張伯英亦是寫碑大家,張伯英把碑刻的方筆轉換為毛筆的圓潤,追求方筆和圓筆的結合,在金石氣中融入書卷氣,溫文爾雅,和今人寫碑絕不相類??梢?,無論寫什么碑,中鋒用筆和篆分筆法都是一條無法繞開的門徑,此亦清代碑學之大端。

      猜你喜歡
      北碑鄧石如何紹基
      榮寶齋(2024年6期)2024-08-21 00:00:00
      靜觀
      ——鄧石如書法藝術展
      中華書畫家(2023年1期)2023-04-05 16:42:54
      涵抱萬有
      ——何紹基特展
      中華書畫家(2022年2期)2022-11-04 14:33:00
      圖說書法(187)
      視野(2021年5期)2021-03-25 08:53:36
      圖說書法(185)
      視野(2021年3期)2021-03-08 10:41:17
      清四家書法作品賞析
      「壽蘇」與「訪蘇」 何紹基對蘇軾影響的接受與容納
      紫禁城(2020年7期)2020-07-25 02:40:12
      論鄧石如篆書藝術的當代意義
      鄧石如篆書《唐詩集句》
      老年教育(2019年9期)2019-10-12 00:44:50
      甲骨文
      太白县| 周宁县| 自贡市| 内乡县| 榆社县| 浦江县| 许昌市| 剑河县| 岚皋县| 新竹县| 合川市| 丹凤县| 苏尼特左旗| 永兴县| 简阳市| 甘洛县| 荥经县| 色达县| 成都市| 桂林市| 乐业县| 文昌市| 安阳市| 乌拉特前旗| 玉龙| 澄江县| 信阳市| 大洼县| 华亭县| 宜州市| 东辽县| 喀什市| 遂溪县| 翼城县| 彰化市| 修武县| 黔西| 西丰县| 东兴市| 定兴县| 安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