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靈君
(菏澤市第六人民醫(yī)院住院藥房,山東 菏澤,274000)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是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導致的嚴重疾病,具有發(fā)病急、進展快、預后差等特點。目前,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是治療時間窗內(發(fā)病≤4.5 h)AIS患者的首選方案,其目的在于溶解血管內堵塞的血栓,促使阻塞血管再通,恢復腦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帶尚未死亡的神經細胞[1]。然而,一些研究發(fā)現(xiàn)靜脈溶栓后AIS患者仍存在神經損傷,單純用藥效果仍有欠缺[2]。因此,探尋一種高效且安全的藥物聯(lián)合靜脈溶栓治療方法保障AIS患者的治療效果十分必要。近年來,隨著臨床對于中醫(yī)藥研究的不斷深入,發(fā)現(xiàn)清熱活血、開竅醒腦類中藥對于AIS患者康復具有積極的影響[3]。醒腦靜注射液是由麝香、冰片、郁金、梔子等藥物制成的中成藥制劑,具有涼血活血、清熱解毒、開竅醒腦的功效,能夠改善腦血流,促進神經功能修復[4]。對2020年6月—2022年5月菏澤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收治的43例AIS患者在阿替普酶靜脈溶栓的基礎上聯(lián)合使用了醒腦靜注射液治療,以期為本病患者的治療方案提供一定的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菏澤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收治的AIS患者86例,按照隨機數表法進行分組,即對照組(43例)與研究組(43例)。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齡46~78歲,平均年齡(63.52±4.02)歲;身體質量指數(BMI)18.02~27.95 kg/m2,平均BMI(23.02±1.56)kg/m2;發(fā)病到入院時間1~3.6 h,平均發(fā)病到入院時間(2.32±0.56)h;合并基礎疾病包括高血壓25例,糖尿病12例,高脂血癥8例。研究組: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齡45~79歲,平均年 齡(63.10±5.02)歲;BMI 18.08~27.90 kg/m2,平 均 BMI(23.00±1.84)kg/m2;發(fā)病到入院時間1~3.5 h,平均發(fā)病到入院時間(2.30±0.54)h;合并基礎疾病包括高血壓24例,糖尿病14例,高脂血癥8例。上述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且本研究已被菏澤市第六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批準。
納入標準:參照2019年《中國各類主要腦血管病診斷要點》中對于AIS的標準診斷,具有靜脈溶栓指征[5];首次發(fā)??;發(fā)病到靜脈溶栓治療時間≤4.5 h。
排除標準:有靜脈溶栓禁忌證;發(fā)病時間不明確;合并腦出血、腦腫瘤、顱腦外傷;嚴重心血管疾??;凝血功能異?;蚝喜⑵渌合到y(tǒng)疾病;肝腎功能不全;有明顯出血傾向;惡性腫瘤;近1個月內使用過抗凝藥物;美國國立衛(wèi)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評分)≥20分或 <7分;精神異常。
兩組入院后均予以脫水、降顱內壓、營養(yǎng)腦神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以及降糖、降脂、降血壓等對癥治療。對照組采用阿替普酶(生產企業(yè):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Co.KG,國藥準字SJ20160055,規(guī)格:50 mg/支)進行靜脈溶栓治療,總用藥量為0.9 mg/kg,首先在1 min內靜脈推注10%的藥量,之后以靜脈滴注的方式完成剩余90%藥量的輸注,治療時間控制在60 min,共治療1次。在此基礎上,研究組聯(lián)合醒腦靜注射液(生產企業(yè):河南天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41020664,規(guī)格:10 mL×2支)治療,即20 mL的醒腦靜注射液+250 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1次/d,持續(xù)治療14 d。
①療效:靜脈溶栓治療前與治療后14 d,通過《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證候積分聯(lián)合NIHSS量表進行評價[6]。證候積分包括頭痛頭暈、半身不遂、疲乏無力、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共濟失調等,每項評分范圍為0~6分,分值越高說明癥狀越重。NIHSS量表涵蓋意識水平、凝視、面癱、視野、上下肢運動等方面,評分范圍為0~42分,分值與神經功能缺損呈正相關性。中醫(yī)證候積分較治療前改善≥95%,NIHSS量表評分減少≥90%為顯效;中醫(yī)證候積分改善70%~95%(不含95%),NIHSS量表評分減少46%~90%(不含90%)為有效;中醫(yī)證候積分改善30%~70%(不含70%),NIHSS量表評分減少18%~46%(不含46%)為改善;中醫(yī)證候積分改善 <30%,NIHSS量表評分減少 <18%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改善)例數/總例數×100%。
②炎癥因子:靜脈溶栓治療前與治療后14 d,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標本3~5 mL,以3 500 r/min的速度離心15 min,離心半徑為13 cm,血清分離后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對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6(IL-6)進行檢測。TNF-α參考值:740~1540 pg/mL;hs-CRP參考值:0.68~0.88 mg/L;IL-6參考值:(108.85±41.48)ng/L。
③氧化應激因子:靜脈溶栓治療前與治療后14 d,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標本3~5 mL,血液抗凝后以2 000 r/min的速度離心5 min,離心半徑為13 cm,血清分離后以酶速率法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進行檢測;取靜脈血標本以3 000 r/min的速度離心10 min,離心半徑為13 cm,以450 nm波長檢測OD值,以標準品濃度為橫坐標,對應OD值為縱坐標,計算丙二醛(MDA)濃度。SOD參考值:129~216 U/mL;MDA參考值:1.5~8 nmol/mL。
④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靜脈溶栓治療前與治療后3個月,采用Barthel指數進行評價,量表內容涵蓋小便控制、洗澡、修飾、進食、床椅轉移、如廁等11項內容,評分范圍為0~100分,分值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呈正相關性。
⑤不良反應:記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情況,包括牙齦出血、呼吸困難、頭暈或頭痛、面色潮紅、皮疹、心悸、血壓下降。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牙齦出血+呼吸困難+頭暈或頭痛+面色潮紅+皮疹+心悸+血壓下降)例數/總例數×100%。
數據資料均以SPSS 23.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 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 [n(%)]
治療后14 d研究組靜脈溶栓治TNF-α、hs-CRP、IL-6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指標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組別 例數 TNF-α(pg/L) hs-CRP(mg/L) IL-6(ng/L)治療前 治療后14 d 治療前 治療后14 d 治療前 治療后14 d研究組 43 1633.85±76.56 1100.26±72.65* 6.54±1.65 2.15±0.52* 96.65±10.45 39.82±7.85*對照組 43 1632.79±86.40 1202.05±83.88* 6.55±1.72 3.70±0.65* 95.63±9.89 57.65±6.89*t 0.060 6.015 0.028 12.210 0.465 11.194 P 0.952 <0.001 0.978 <0.001 0.643 <0.001
治療后14 d研究組靜脈溶栓SOD水平高于對照組,MDA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組別 例數 SOD(U/ mL) MDA(nmoL/mg)治療前 治療后14 d 治療前 治療后14 d研究組 43 628.12±28.52505.52±24.28*9.00±0.56 5.34±0.52*對照組 43 626.13±30.49458.58±30.30*9.02±0.61 7.45±0.40*t 0.313 7.927 0.158 21.090 P 0.755 <0.001 0.875 <0.001
研究組靜脈溶栓治療后3個月Barthel指數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比較 (±s,分)
表4 兩組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比較 (±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3個月研究組 43 45.62±6.52 72.65±5.68*對照組 43 45.98±7.47 65.60±4.88*t 0.238 6.174 P 0.812 <0.001
研究組牙齦出血1例,頭暈或頭痛1例,皮疹1例,心悸1例;對照組呼吸困難1例,面色潮紅1例,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AIS是一種發(fā)病急驟、進展快速,且具有較高致殘率與病死率的腦血管危重癥。目前,靜脈溶栓是AIS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其通過溶栓藥物溶解腦血管中的血栓,以期改善患者的腦血流量與微循環(huán),挽救缺血半暗帶[7]。
AIS屬中醫(yī)學“厥證”“中風”范疇,主要與機體氣血失調、氣血瘀阻、經脈不暢有關。醒腦靜注射液是治療腦絡瘀阻、氣血逆亂相關疾病的中成藥物,主要成分為麝香、冰片、郁金、梔子,其中麝香辛香走竄,辛散溫通,是開竅醒神之良藥;梔子清熱、解毒、涼血,兼具瀉火、除煩、利尿;郁金解郁行氣,涼血行瘀,寒能瀉熱,辛散苦降,乃涼血行氣之藥;冰片可助麝香開竅醒神,善清郁熱,通諸竅,無往不達[8]。本文研究中,研究組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且Barthel指數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阿替普酶作為新型靜脈溶栓藥物,具特異性高、血栓蛋白親和力強等特點,能夠有效激活血栓處纖溶酶原,抑制血小板聚集,繼而促進血栓溶解,但單純應用對于AIS患者神經功能與預后的改善效果仍有欠缺[9]。醒腦靜注射液中藥物能夠穿透血腦屏障,直接在中樞系統(tǒng)發(fā)揮作用,利于改善腦血供,緩解神經細胞損傷[10]。上述結果可見,在常規(guī)靜脈溶栓的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醒腦靜注射液,通過其涼血活血、解毒清熱、醒腦開竅的作用有效保障了AIS患者的治療效果,為神經功能與日常生活活動功能恢復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AIS的發(fā)生、進展與細胞炎癥因子關系密切,其中TNF-α由單核巨噬細胞分泌,能夠在血管內皮損傷與凝血中發(fā)揮作用;IL-6通過激活細胞黏附分子與基質金屬蛋白酶損傷血腦屏障,加重神經功能損傷;hs-CRP是評估全身炎癥反應的急性蛋白,能夠反映組織的損傷狀態(tài)[11]。本文研究中,治療后14 d研究組靜脈溶栓TNF-α、hs-CRP、IL-6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AIS發(fā)病后,腦組織處于缺氧缺血狀態(tài),極易導致大量白細胞聚集于腦組織,且隨著病情的加重,炎癥級聯(lián)反應隨之擴大,進一步干擾了腦血液循環(huán)功能,促進病情進展[12]。在靜脈溶栓的基礎上應用醒腦靜注射液有效改善了AIS患者的炎癥狀態(tài),保護腦組織,究其原因可能與其藥物中有效成分有關,其中麝香能夠抑制炎癥因子生成,梔子改善腦部微循環(huán),冰片不僅可以調節(jié)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且具有抗感染、抗炎、抗菌多重功效。此外,AIS患者腦血流量減少,能夠降低神經細胞能力儲備,產生大量自由基,繼而導致脂質過氧化反應,加重神經細胞損傷[13-14]。SOD能夠反映機體自由基代謝狀態(tài),對于抗氧化與氧化平衡具有關鍵性作用,且SOD可以清除體內過多自由基,促進腦血管細胞修復,恢復血腦屏障正常功能,緩解腦部水腫[15]。MDA是體內重要的自由基代謝產物,反映了組織過氧化程度,其水平升高可以加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16]。本研究顯示,治療后14 d研究組靜脈溶栓SOD水平高于對照組,MDA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醒腦靜注射液能夠抑制AIS患者的氧化應激反應,考慮原因可能與其減輕缺血-再灌注損傷,抑制自由基產生,改善微循環(huán)有關[17-18]。在兩組不良反應比較中,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結果說明在靜脈溶栓的基礎上應用醒腦靜注射液并不會增加不良風險,安全性較為理想。
綜上所述,AIS靜脈溶栓患者應用醒腦靜注射液治療能夠有效改善神經功能,抑制炎癥與氧化應激反應,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