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珊紅(榆中縣小康營鄉(xiāng)衛(wèi)生院)
高血壓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多發(fā)于老年人,臨床癥狀多表現(xiàn)為乏力、失眠、頭昏、眼花、心悸等,嚴重危害了老年人的生命健康。老年高血壓患者在過度勞累、情緒異常等狀態(tài)下病情會加重,易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因此老年高血壓的治療與護理工作極為重要。
臨床上將年齡在60 周歲以上并且連續(xù)3 日收縮壓高于140 毫米汞柱、舒張壓低于90 毫米汞柱的癥狀定義為老年高血壓。臨床發(fā)現(xiàn),大部分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波動極大,以收縮壓為主,且波動幅度受季節(jié)、時段、體位等多種因素影響。同時,老年高血壓患者在劇烈運動后多會出現(xiàn)頭暈、心前區(qū)不適等表現(xiàn)。
另外,老年高血壓患者多合并糖尿病、肥胖癥等多種并發(fā)癥,若長時間放任血壓異常,極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xiàn)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嚴重并發(fā)癥,具有較高的病死率。
老年高血壓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臟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會發(fā)生一定退化,故臨床治療需要遵循一定的治療原則,從而達到穩(wěn)固血壓、預防并發(fā)癥、幫助患者延長生命周期、改善生活質量的治療目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原則包括:治療期間需要采用動態(tài)觀測血壓的方式實時掌握患者的血壓水平,在使用降壓藥物時需在藥量上循序漸進,多采用兩種以上藥物合用的用藥方式,用藥期間積極觀察患者有無不良反應。同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是否患有其他疾病,避免藥物之間相互沖突。
老年高血壓主要分為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其中,藥物治療包括利尿劑、β 受體阻滯劑以及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藥物的使用。非藥物治療能夠規(guī)避藥物治療的毒副反應風險,是老年高血壓疾病的基礎治療手段,主要包括優(yōu)化生活環(huán)境、改正不良飲食習慣等。
老年高血壓的典型癥狀包括頭暈、眼花、失眠、乏力等,以運動后、勞累后病情最為嚴重,出現(xiàn)上述癥狀需立即就醫(yī),接受相關治療,同時也需要配合一定的護理干預。主要護理內容如下:
生活護理 老年高血壓患者情緒不穩(wěn)定,內心壓力較大,需要家人的呵護與陪伴,同時在居住環(huán)境等方面最大程度的給予患者舒適體驗,例如定期打掃房間、保持室內空氣清新、環(huán)境安靜等,從而使患者情緒得到安撫,睡眠質量得到保障。
飲食護理 堅持低鈉的飲食原則,控制每日鹽分的攝入量,對于伴有肥胖癥狀的患者還需控制每日熱量、脂肪的攝入量。鼓勵患者積極運動,禁止患者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遠離煙酒。
健康教育 積極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屬介紹高血壓疾病的相關知識,使患者深刻認識到高血壓的危害,從而保證患者對高血壓予以足夠重視,提升生活、用藥、運動等多方面的治療與護理依從性。
近幾年來,受生活習慣、飲食規(guī)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高血壓在老年群體中的患病率越來越高。若想對他們開展精確的治療與護理,首先需要了解他們的基本特征,并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配合相應的護理干預,防止病情加重,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