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靜宜
課堂悅讀
說起看書,小時候,我在村里應(yīng)該是可以排得上號的。
古人曰:“書非借不能讀也?!贝_乎如此。那時候,家里窮,有學(xué)上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若想看書,只能想方設(shè)法到處借。
因為看書,我借語文課本借得不亦樂乎,借別人的初中語文課本,借別人的高中語文課本,借別人的大學(xué)語文課本……好像周圍村子能借書的人家都被我光顧過。
同村爺爺有一本《林海雪原》,我一共借了三次,想看了,就跑到他家待一上午,到飯點了也磨磨蹭蹭不肯走,不知道如何開口借書。倒是爺爺猜透了我的心思,笑著拿出書給我。
一拿到書,我撒腿就跑了,跑得比兔子還快,生怕爺爺反悔把書要回去了。
村里的小伙伴聚在一起玩兒,我則窩在家里看書,也沒有特別孤獨的感覺,反而感到快樂、幸福。
家里的老黃牛是我忠實的陪讀者。我看書看忘情了,就會忘乎所以,把低頭吃草的牛當(dāng)成凳子,坐在牛頭上繼續(xù)看書。老黃牛也不惱,只靜靜地站著,等我發(fā)覺跳開,才繼續(xù)吃草。村里的大人看到這一幕,都嘖嘖稱奇,說我家的老黃牛對我太有耐心了,居然允許我坐在它的頭上看書。
這算什么?父母對看書看癡了的我更是寬容。每次,他們喊我出去干活兒,我總是敷衍地應(yīng)一下,然后繼續(xù)看我的書。
看書是最容易忘記時間的,等我發(fā)現(xiàn)要干活兒了,經(jīng)常天都黑透了,母親已經(jīng)在灶間做飯,父親在院里收谷了。
我看書看累了,趴桌上睡著了,父親或母親必定輕手輕腳地給我洗腳洗臉,再把我抱到床上去。他們沒讀過書,也不懂書對我的魔力,他們只是寬容地接納愛看書的我。甚至因為我愛看書,從不愛占便宜的父親,會從單位拿過期的報紙給我;母親呢,看到親戚家有書,要強的她也會主動開口幫我借書。
那時,我特別羨慕小姑,她有一大箱子鎖起來的作文書。明知道她不喜歡臟兮兮的我,我依然執(zhí)著地跟在她的后面,在她的身邊晃悠,希望引起她的注意,能開恩借一兩本書給我看。奈何小姑就是“一毛不拔”。
最后,還是哥哥看我可憐,趁小姑不注意,偷了一本給我看。我欣喜若狂,三天三夜奮筆疾書,硬是抄完了。
哥哥看我愛看書,又一知半解,便挖草藥掙錢,給我買了本《成語詞典》。實在沒書看,我就大聲地背《成語詞典》,全家被我吵得腦袋發(fā)麻。
說來可憐,讀初中時,我才在同學(xué)家第一次知道唐詩宋詞,第一次背“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其實,稚氣未脫的我根本不知其意,只是背著背著,感覺人生很快樂,因為有書看,有詩詞可背。
這種看書的快樂浸潤了我的尋常日子,一直到現(xiàn)在,讓現(xiàn)在的我還帶了點兒癡氣。
(選自《青年文學(xué)家》2023年22期,有刪節(jié))
【且讀且思】
1.文中畫線的句子屬于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一直到現(xiàn)在,讓現(xiàn)在的我還帶了點兒癡氣”中“癡”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