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收藏于河北省邯鄲市博物館的8件民國五彩瓷瓶和民間收藏的1件民國五彩瓷瓶的造型、紋飾、工藝等方面的賞析,揭示民國時期五彩瓷的歷史背景、工藝特點和時代特征,探究五彩瓷在這個歷史時期的發(fā)展演變和成因,并對瓷瓶上出現的麒麟送子、和合二仙、福祿壽等吉祥紋飾進行解讀,進而認識民國時期民眾的審美取向。
關鍵詞:五彩;瓷器;藝術特征;吉祥紋飾
一、民國時期五彩瓷的工藝特點
我國古代陶瓷除了具有實用性、觀賞性等作用之外,還承載吉祥寓意、寄托先人美好期待的功能,歷朝歷代吉祥紋飾和圖案在瓷器上的描繪、刻劃和留存,反映著各個時代的人們對豐衣足食、家庭美滿、幸福生活的向往與期待。同其他類別的瓷器一樣,彩瓷上的吉祥紋飾也種類多樣、內涵豐富,值得深入探究。
著名古陶瓷鑒定家耿寶昌在他主編的《明清彩瓷與顏色釉》一書中指出,彩瓷在明清兩代制作水平突飛猛進,可謂萬紫千紅、百花紛呈。由此可見,彩瓷在明清時期是留下了深深的歷史烙印的,并得到了較快發(fā)展。
五彩瓷是彩瓷中的一個重要品種,為我國古代陶瓷百花園里的一朵奇葩。五彩瓷是一種釉上彩瓷,它起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到了康熙時期,五彩瓷品種繁多、絢麗多姿,令人嘆為觀止。五彩瓷的色彩主要有紅、黃、藍、綠、紫、黑等。但值得研究者注意的是,五彩并不一定是五種色彩同時具備,如在明代五彩瓷器中,有的只用兩三種色彩。
民國時期的五彩瓷器,基本上沿用清代的造型和紋飾,但是從整體質量上來看遠不如清代。其具體表現為:從瓷器胎質來看,民國五彩瓷的瓷質不夠堅致,器物的分量普遍要比清代輕;從瓷器釉面來看,民國五彩瓷的胎釉結合較為疏松,釉面上有浮光;從瓷器造型和做工來看,民國五彩瓷的畫工不及清代,紋飾圖案不夠豐富,制作工藝相對不精。這個時期五彩瓷有著較為明顯的衰落跡象。
收藏家裴光輝在其專著《民間秘藏中國古陶瓷鑒賞》中對五彩瓷也有過論述,他認為,至明代嘉靖、萬歷時,釉上五彩已相當完備,唯釉上藍彩尚未成功燒成,故著藍處均以釉下青花代之。到清代康熙朝,出現了釉上藍彩,從而不再以釉下青花來表現藍色,使五彩繪畫更加便捷,色彩表現形態(tài)在畫面上更加統一協調??滴跷宀蚀膳c康熙青花瓷一樣,在有清一代瓷器中屬頂峰之作品?!讹嬃鼾S說瓷》中有這樣的記載:“硬彩(即五彩)、青花均以康熙為極軌。”
二、民國時期五彩雙耳瓶賞析
河北省邯鄲市博物館是我國北方一家頗有影響力的博物館,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第一批河北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和河北省志愿者實踐基地。邯鄲市博物館成立于1984年,新館建于2008年,建筑總面積30679平方米,展廳面積15000余平方米。邯鄲市博物館新館集現代化、智能化、體驗化于一體,努力打造成為廣大群眾“藝術的殿堂”“學習的課堂”和“休閑的樂園”。邯鄲市博物館集中薈萃了該市文物精華以及最新研究成果,館藏文物近萬件(套),種類豐富,其中以新石器時代早期磁山文化遺址文物、先商文物、先秦兩漢趙國文物、邯鄲境內佛造像以及各時期磁州窯精品文物等最具特色。
邯鄲市博物館的陶瓷藏品在整體館藏中占有不小的比重,本文主要選擇8件該館收藏的民國時期五彩瓷瓶和1件民間收藏的民國時期五彩瓷瓶予以賞析,分成蝶耳瓶和山形耳瓶兩個類別加以具體分析和探究,以力求發(fā)現其中蘊含的一些規(guī)律性成分,為五彩瓷在新時期的傳承和發(fā)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蝶耳瓶
民國五彩麒麟送子紋蝶耳瓶(圖1),高38.3、口徑17、底徑13厘米,邯鄲市博物館藏。瓶子的正面用彩料繪有“麒麟送子圖”,人物繪畫布局合理、形象生動、線條流暢,營造出吉祥喜氣的氛圍。器身背面書寫有“天上麒麟原有種,此間粉黛總無緣。歲在民國二十五年(1936)上旬桂月制”的詩文、款識字樣。此詩句出自明代嘉靖皇帝朱厚熜的《送毛伯溫》。桂月指的是農歷八月。麒麟送子是中國祈求得子的風俗,在全國各地流行甚廣。古人認為,麒麟是仁義之獸,是吉祥的象征。中國民間流傳有這樣的說法,積德人家求拜瑞獸麒麟有好兆頭,可以生育得子。因此,麒麟送子紋飾帶有祈求興旺、吉祥如意的意味,是一種較為典型的吉祥紋飾,在中國民間藝術作品中,比如陶瓷器、刺繡、年畫、漆器等應用廣泛,尤其是清代出現較多。
民國五彩人物紋蝶耳瓶(圖2),高40.6、口徑16.3、底徑12.6厘米,邯鄲市博物館藏。瓷瓶上人物的表情、衣著以及花木、景物等都描繪得形象逼真、細致入微,并且整個畫面基本上占滿了瓶子的正面。正面的畫意為“晴雯撕扇”,出自清代文學家曹雪芹所著《紅樓夢》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雙星》。
民國五彩人物紋蝶耳瓶(圖3),高41.5、口徑17.5、底徑13厘米,邯鄲市博物館藏。畫面繪畫生動,彩料鮮艷。瓶子的正面書有“天河配”字樣,背面署有“漱玉珍品。歲在丁丑(1937)年菊月上旬一日,仿南田老人之筆”的款識。菊月指的是農歷九月。
民國五彩和合二仙紋蝶耳瓶(圖4),高35.4、口徑16.2、底徑12.2厘米,邯鄲市博物館藏。和合二仙是民間傳說之神,也稱為“和合二圣”。這樣的瓷瓶在婚禮之日陳設于花燭洞房之中,或常置于廳堂,以圖吉祥。
民國五彩人物紋蝶耳瓶(圖5),高37、口徑17.1、底徑11.6厘米,邯鄲市博物館藏。這件瓷瓶的器身上豎排書有“歲次民國乙亥年(1935)清和月于彭城鎮(zhèn),振亞瓷器工廠出品,吳良齋繪”等字樣。其畫意為“張良賣劍”,講的是張良以賣劍為由,說服韓信投奔劉邦的故事。清和月指農歷四月。
民國五彩福祿壽紋蝶耳瓶(圖6),高40.9厘米,邯鄲市博物館藏。這件瓷瓶的正面所繪人物由左至右依次為壽星、福星、祿星,中間的福星雙手展示著“天官賜?!钡氖志?。
民國五彩福祿壽紋蝶耳瓶(圖7),高38、口徑17、底徑12厘米,民間收藏。這件瓷瓶的器身正面同樣描繪有福、祿、壽三星,中間的福星雙手展示著書有“天官賜福”字樣的手卷。
(二)山形耳瓶
民國五彩人物紋山形耳瓶(圖8),高38.5、口徑17.5、底徑13.3厘米,邯鄲市博物館藏。這件瓷瓶的器身上橫排書有“琴鶴相隨”字樣,其反映的故事出自北宋官員、科學家沈括所著《夢溪筆談》卷九,里面提到了古代官員趙抃。
趙抃(1008—1084),北宋名臣、文學家,字閱道,自號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縣)人。其流傳至今的“琴鶴相隨”故事,每每聽來都令人動容。趙抃能詩善書,為政寬簡,為官46年,鐵面無私卻心懷柔情,清正廉潔,政聲顯著,頗受人民愛戴。他三任知縣、七任知府、三任轉運使,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而每每轉任之時,趙抃的身邊都只有一琴一鶴相隨,其清廉是出了名的。其實,這“一琴一鶴”就是指他為官之廉、為政之和。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曾題詩“清獻先生無一錢,故應琴鶴是家傳”,以此贊揚趙抃的清廉。
三、民國五彩無耳瓶賞析
民國墨綠彩福壽紋長頸瓶(圖9),高48.3、口徑19.2、底徑14.1厘米,邯鄲市博物館藏。器身正面繪有拄著拐杖的壽星,拐杖頂端有一只烏龜,象征長壽不老;壽星旁邊有一只長有雙角的鹿,鹿的嘴里銜著一株靈芝?!奥埂迸c“祿”同音,在古代,鹿寓意富貴無憂、福祿雙全,靈芝寓意萬壽無疆。在畫面的左下方,畫師繪畫了一個捧著大大壽桃的童子,正在向壽星走來。在畫面的上方,有一只蝙蝠飛翔在空中?!膀稹迸c“福”同音,古往今來,蝙蝠在瓷器上的應用十分廣泛,古代匠人常常用繪畫蝙蝠的方式,寄寓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在壽星的背后,有一株參天的松樹巍然挺立,正好填補了瓷瓶頸部的空白。整體來看,這件瓷瓶的正面圖案都是吉祥紋飾,充滿喜氣、歡樂、吉祥的良好氛圍,令人歡喜。
在這件瓷瓶的背面,書有“福祿壽圖。歲在辛未(1931)梅月中旬三日,書于彭城鎮(zhèn)日新工業(yè)試驗廠,南窗之下,志宣王凌云”等字樣。
四、結語
五彩瓷在我國有著數百年的發(fā)展歷史。明清兩朝,由于宮廷的推崇和民間的流傳,五彩瓷得到較大發(fā)展,御窯和民窯五彩瓷生產都十分興盛,留存至今的陶瓷器物造型多樣、紋飾生動、彩料艷麗。而到了民國時期,五彩瓷有所衰落,這是由各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我們可以通過對具體的五彩瓷器的賞析以及對器物上出現的吉祥紋飾、圖案的解讀、研究,透視和了解器物所在時代的歷史面貌、陶瓷生產、風土人情等諸多信息,以更好地保護、傳承和發(fā)展五彩這項陶瓷技藝。
參考文獻:
[1]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信息咨詢中心.中國古代陶瓷藝術:明清彩瓷與顏色釉[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
[2]裴光輝.民間秘藏中國古陶瓷鑒賞[M].福州:福建美術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吳雪(1982—),女,漢族,江蘇淮安人?;窗矎V播電視大學行政管理專業(yè),本科學歷,文博館員,研究方向:文物研究、鑒賞、保護與展示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