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李源化,李蘇華,張孟君,李春霞,馬臻棋,楊生森,王學紅
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消化內科,西寧 810000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一種微需氧革蘭陰性病原菌,全球近50%人群存在Hp感染。多數(shù)Hp感染者沒有明顯臨床癥狀,但幾乎所有感染者均有慢性活動性胃炎[1]。Hp可導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胃淋巴瘤等疾病,并在1994年首次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列為Ⅰ類致癌原[2]。Hp可能在胃癌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3-4]。西寧胃癌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發(fā)病率由2009年的6/100 000增高至2016年 36.63/100 000[3]。因此,了解Hp感染情況及危險因素可為Hp感染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學依據(jù),對胃癌的防治具有重要價值。目前,國內外鮮見西寧地區(qū)Hp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及危險因素研究。2021年5月—12月,我們調查并分析了西寧地區(qū)人群Hp感染情況及危險因素?,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采用分層抽樣,將西寧市按照城區(qū)分層,包括老城區(qū)(城東區(qū)、城中區(qū)、城西區(qū)、城北區(qū))、新城區(qū)(湟中縣、湟源區(qū)、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2021年5—12月通過西寧市14家醫(yī)療中心(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青海紅十字醫(yī)院、青海仁濟醫(yī)院、青海省第四人民醫(yī)院、青海省第五人民醫(yī)院、青海省交通醫(yī)院、青海省康樂醫(yī)院有限公司、西寧市第一醫(yī)療集團總院、西寧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西寧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湟中縣第一人民醫(yī)院、湟中縣第二人民醫(yī)院、大通縣中醫(yī)院、湟源縣人民醫(yī)院)招募受試者,最終納入2 730例,年齡4~83(42.47 ± 14.53)歲。納入標準:①西寧地區(qū)長期居住的居民;②自愿配合完成調查問卷及13C-尿素呼氣試驗篩查的健康體檢者;③無精神疾患,表達和理解能力正常。排除標準:①近4周有抗生素、鉍劑類藥物、某些抑菌作用的中藥用藥史,或近2周有質子泵抑制劑、H2-受體拮抗劑等抑酸劑用藥史者;②近期上消化道出血史;③胃部手術史;④有嚴重心、腦、肝、腎臟器質性疾病者,腫瘤患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本研究經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P-SL-201958)。
1.2 受試者Hp檢測 采用13C-尿素呼氣試驗評判受試者是否存在Hp感染。檢測儀器與試劑:13C-呼氣檢測儀(北京華亙控股,HY-IREXB plus),13C-尿素呼氣診斷試劑盒(北京華亙控股有限公司)。受試者測試前需空腹或禁食>2 h,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采氣超基準δ(delta over baseline,DOB)≥4.0‰即可判為受試者Hp陽性,即Hp感染。
1.3 資料收集方法 采用訪問式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年齡、性別、民族(漢族、藏族、回族、土族、蒙古族)、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高中以上)、婚姻狀況(未婚、已婚、離異、喪偶)、居住地(新城區(qū)、老城區(qū))、職業(yè)(公職人員、醫(yī)護人員、工人、農民、商人、學生、其他),生活飲食習慣(吸煙、飲酒,手抓羊肉、蔬菜、水果、酸奶等攝入情況)、個人及家族健康狀況(有無基礎疾病、胃癌家族史等)。問卷資料數(shù)據(jù)由雙人錄入、核查。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使用 Kolmogorov-Smirnov正態(tài)性檢驗法檢驗數(shù)據(jù)的正態(tài)性,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描述,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多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時,采用χ2分割法進行兩組間比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法分析Hp感染的危險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 本次調查最終納入2 730例受試者,年齡范圍4~83(42.47 ± 14.53)歲,Hp感染率為54.5%(1 488/2 730)。男性感染率為53.4%(754/1 412),女性感染率為55.7%(734/1 318),男性與女性感染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不同人口學情況人群Hp感染率比較 不同年齡段人群Hp感染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65,P<0.05),4~<20歲、20~<36歲、36~<52歲、52~<68歲、68~<84歲人群 Hp感染率分別為44.2%(42/95)、57.9%(547/945)、53.3%(457/858)、53.3%(378/709)、52.0%(64/123)。不同民族人群Hp感染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6.32,P<0.05),漢族、回族、藏族、土族及蒙古族受試者Hp感染率分別為52.5%(1 052/2 004)、58.9%(176/299)、63.2%(168/266)、53.4%(62/116)、66.7%(30/45),組間比較提示進一步組間對比提示藏族受試者Hp感染率高于漢族(χ2=10.74,P<0.05)。居住于老城區(qū)、新城區(qū)的受試者Hp感染率分別為51.7%(892/1 725)、59.3%(596/1 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4.77,P<0.05)。不同文化程度、職業(yè)、婚姻狀況受試者Hp感染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
2.3 不同生活飲食習慣和健康狀況人群Hp感染率比較 吸煙人群Hp感染率[64.0%(767/1 198)]高于不吸煙人群[47.1%(721/1 53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7.99,P<0.05);喜食手抓羊肉人群Hp感染率[57.6%(621/1 078)]高于不喜食手抓羊肉人群[52.5%(867/1 652)],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χ2=6.91,P<0.05)。是否飲酒、飲茶,是否喜食酸奶、生蒜、辛辣飲食、甜食、蔬菜、水果、剩菜,是否患基礎疾病、有胃癌家族史人群Hp感染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
2.4 Hp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20~<36歲、回族、藏族、吸煙、居住于新城區(qū)是西寧地區(qū)人群Hp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OR=1.620(95%CI1.097~2.393),1.323(95%CI1.028~1.704),1.413(95%CI1.076~1.854),2.060(95%CI1.749~2.426),1.318(95%CI1.119~1.552);P均<0.05]。
中國內陸地區(qū)Hp感染率平均大約為43.7%[8],中原地區(qū)感染率較低,東部及西部地區(qū)感染率較高,不同地區(qū)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目前研究提示Hp感染除可引起消化系統(tǒng)疾病外,還與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阿爾茨海默病等相關[6-7],危害公眾健康。結合地區(qū)Hp感染情況及危險因素,圍繞高危人群開展防治工作,對于Hp防控及多系統(tǒng)相關疾病防治具有深遠意義。
西寧市為青海省省會,位于我國西北部青藏高原,多民族聚集,經濟、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較中國內陸地區(qū)相對落后。目前國內鮮有西寧地區(qū)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報道。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青海省常住人口592萬,其中西寧市常住人口247.56萬,約占全省人口的41.8%。本研究顯示西寧地區(qū)健康體檢者Hp感染率為54.5%,較青海地區(qū)Hp感染率53.6%[9]略高,考慮與青海省內人口密度分布主要集中在西寧市有關。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不同年齡段體檢人群Hp感染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4~<20歲人群感染率約為44.2%,20~<36歲人群感染率約為57.9%,36~<52歲人群感染率約為53.3%,52~<68歲人群感染率約為53.3%,68~<84歲人群感染率約為52.0%。各年齡段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相關研究[10-11]結果一致。相較國內同類研究[12-14],西寧地區(qū)各年齡段人群Hp感染率均偏高。目前研究表明經濟越發(fā)達、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地區(qū),人群Hp感染率越低[13-14]。國外相關報道[16-17]也提示兒童Hp感染率高低與家庭經濟收入、當?shù)匦l(wèi)生醫(yī)療資源相關??紤]西寧地區(qū)Hp感染率偏高與當?shù)亟洕l(fā)展及醫(yī)療資源落后有關。
本研究結果顯示,各民族受試者Hp感染率存在差異。漢族感染率約為52.5%,土族感染率約為53.4%,回族感染率約為58.9%,藏族感染率約為63.2%,蒙古族感染率約為66.7%。組間對比藏族感染率顯著高于漢族,其他各民族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也是世界上最具高原人群特征的民族。由于高原地區(qū)缺氧、高寒,藏族人群喜食風干的牛羊肉、糌粑、血腸、奶酪等,部分人有進食生肉的飲食習慣,餐飲衛(wèi)生及手衛(wèi)生執(zhí)行差,且多以手抓的方式進食。目前國外研究[18-20]報道,生羊奶、生牛奶和傳統(tǒng)奶酪制品、蔬菜沙拉中均可以檢測到Hp。藏族人群進食生食及手抓熟食的進食行為均會致使暴露風險升高,這也與本研究中喜食手抓羊肉人群感染率更高相一致。青海地區(qū)多民族聚集,土族是當?shù)靥赜猩贁?shù)民族。本研究中顯示土族人群Hp感染率與漢族接近。土族人群主食以青稞炒面為主,雖有進食手抓羊肉等喜好,但十分注重飲食衛(wèi)生,目前國內鮮有土族人群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調查,進一步可圍繞土族人群生活飲食習慣等特點展開研究探索。另外,本研究中蒙古族Hp感染率約66.7%,但由于蒙古族人群大多分布于青海省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和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本次調查范圍僅限西寧地區(qū),致使本研究納入蒙古族人群樣本量偏少,較難反映當?shù)孛晒抛迦巳篐p感染真實患病率。
本研究顯示居住于新老城區(qū)人群對比,Hp感染率存在差異。居住在新城區(qū)的人群感染率更高。西寧市新城區(qū)是由原本位于老城區(qū)周邊的湟中縣、湟源縣、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三處郊縣劃入西寧市轄區(qū)而構成。新城區(qū)在經濟、教育、醫(yī)療水平方面,均劣于老城區(qū)。國內外相關研究報道提示Hp感染可能與人群生活衛(wèi)生條件,社會經濟狀況,城市化水平高低等相關[10,12]。西寧市相對青海省內其他地區(qū)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條件領先。本研究中西寧地區(qū)Hp感染率54.5%低于王偉山等[21]所報道的青海剛察地區(qū)Hp感染率74.13%,也提示Hp感染率可能與社會經濟發(fā)展、生活條件、醫(yī)療衛(wèi)生等水平高低相關。
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吸煙人群Hp感染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目前研究發(fā)現(xiàn)吸煙是Hp根除治療失敗的危險因素,一方面吸煙可以減少胃血流量降低抗生素有效濃度,另一方面尼古丁可以加強Hp空泡毒素毒力[23]。由此可見,吸煙會削弱胃黏膜保護屏障,同時增強Hp毒力,有助于Hp定植與感染[12,22]。本研究中,飲茶與不飲茶者Hp感染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這點與少數(shù)研究[24]一致。目前國內外研究多傾向飲茶人群感染率更低,推測可能是綠茶中兒茶素抑制Hp定植[14],但青海地區(qū)居民喜歡喝茯茶,茯茶屬于黑茶,是否由于茶葉種類、加工工藝導致兒茶素含量低于綠茶,尚需后續(xù)研究進一步證實。
本次調查研究結果顯示20~<36歲,回族,藏族,吸煙,居住地位于新城區(qū)是人群Hp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20~<36歲人群,社交活動豐富,外出就餐及不良生活習慣行為均可增加人群暴露風險。本研究納入的研究對象源于多家醫(yī)療中心招募,未成年人及老年人樣本量相對偏少。老年人胃黏膜萎縮程度往往較重,13C-尿素呼氣試驗存在假陰性可能,結合血清學抗體檢測及既往Hp是否有過根除的情況,綜合評判老年人Hp感染率可能更加準確。因此,年齡是否能夠作為Hp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尚有待進一步證實。
綜上所述,西寧地區(qū)Hp感染率較高。西寧地區(qū)人群Hp感染與年齡段、民族、居住地、吸煙、進食手抓羊肉有關。20~<36歲,回族,藏族,居住于新城區(qū),吸煙是當?shù)厝巳篐p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Hp感染防治工作應當從提高西寧地區(qū)人群對Hp的科普程度入手,促進人們改正不良生活飲食行為,圍繞高風險人群開展Hp篩查與防治,可有效改善西寧地區(qū)健康體檢人群Hp高感染率現(xiàn)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