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凱,苗 驥
(1.新蔡縣河塢水電站 河南 新蔡 463500;2.新蔡縣班臺分洪閘工程維護中心 河南 新蔡 463500)
該市地處鄭州市西南部,淮河流域上游,黃淮分水嶺南側,北依滎陽、南連禹州、鄰登封、東接鄭州市區(qū)及新鄭市、市區(qū)距鄭州45 km,位于嵩山低山丘嶺區(qū),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南三面環(huán)山,中部丘壑相間,東部地勢較為平坦。東西長46.20 km、南北寬32.40 km,全市總面積1 001 km2,其中山丘區(qū)面積953 km2,平原區(qū)面積48 km2,耕地面積46 434.40 hm2。地處五指嶺東北支脈的夾角地帶,西、北、南三面為嵩山余脈環(huán)抱的淺山丘陵區(qū),中部丘陵綿亙,溝谷縱橫交錯,東部連接廣闊的黃河沖積平原,坦衍開闊,地貌似“箕”形,地勢西高東低。區(qū)內地貌類型復雜多樣,山地面積212.20 km2,丘陵面積573.60 km2,平原面積215.20 km2,南部、西北部為山區(qū),山脈走向近東西,山頂為尖形,最高點在尖山鄉(xiāng)西部西麥熟固堆,海拔標高1 215.90 m;北部山區(qū)山頂為圓形,主要山峰傘蓋山623.10 m;西部為丘陵區(qū),南北長14 km,海拔標高400~450 m,中部為丘陵崗地,東西向展布,丘頂渾圓狀,東西向沖溝發(fā)育,海拔標高200~450 m,東部海拔高程降至約130 m。區(qū)內海拔在500 m 以上的深山區(qū)占區(qū)內總面積的11.29%,海拔在300~500 m 的淺山區(qū)占區(qū)內總面積的26.78%,海拔300 m 以下的丘陵區(qū)面積占總面積的57.11%。
項目區(qū)屬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濕潤涼爽。多年平均氣溫14.3℃,極端最高氣溫42.00℃,極端最低氣溫-15.80℃;風向多西北、東北風,最大風速為22 m/s。根據1956-2007年系列統(tǒng)計,多年平均降雨量676.10 mm,歷史最大年降雨量1 209.50 mm(1964年),最小年降雨量433.40 mm。由于季風氣候的影響,降雨量時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5% 左右。
該市下轄共轄4個街道辦事處、13個鄉(xiāng)鎮(zhèn)、1個風景區(qū)管委會和1個產業(yè)集聚區(qū),308個行政村、47個居委會,2 739個自然村,總人口82.10 萬人。非農業(yè)人口9.99 萬人。市域城鎮(zhèn)人口23.61 萬人,城鎮(zhèn)化水平31.80%。全市常用耕地面積4.67萬hm2。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谷子、紅薯、大豆為主,經濟作物有煙葉、花生、棉花、蔬菜等,土特產金銀花及超化大蒜享有盛名。自然資源豐富,煤炭、鋁礬土、石灰石、硅石、玉石、大理石、油石、白石及造紙原料儲量大、埋藏淺,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發(fā)展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其中煤炭地質儲量50 億t,分布遍及全市,素有“烏金之鄉(xiāng)”之稱,1985年被列為國家第一批重點產煤縣。交通運輸四通八達,城鄉(xiāng)市場繁榮活躍,城鄉(xiāng)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是鄭州市的主要衛(wèi)星城,對接收鄭州市區(qū)的產業(yè)轉移、接受市區(qū)信息、技術、資金輻射、建設工業(yè)品、農副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yōu)勢。
現有小型水庫32 座,其中:?。?)型水庫17 座,?。?)型水庫15 座,總庫容4 584萬m3,興利庫容1 924 萬m3,防洪庫容2 234 萬m3,水庫灌渠自流灌溉面積0.51 萬hm2,防洪面積達273 km2,承擔著該市27.30% 區(qū)域的防洪任務。
經現場排查,32 座小型水庫部分存在問題主要在以下幾方面:①大壩:部分水庫壩頂混凝土路面部分損壞嚴重、壩頂混凝土路面與壩坡結合部出現裂縫,壩頂泥結碎石路面毀壞嚴重,壩頂路緣石老化損壞嚴重。②溢洪道:部分水庫溢洪道蘆葦雜草、內有淤積嚴重等。③閘門:部分水庫閘門銹蝕漏水,需更換。④啟閉機:部分水庫啟閉機無配電柜。⑤金屬件及觀測設施破損等。
①壩頂要做到平整、堅實、無雜草、無棄物,使壩頂高程、寬度等主要技術指標保持設計。②壩頂要做到壩線順直、飽滿平坦,無車槽,無明顯凹陷、起伏,平均5 m長壩段縱向高差不大于10 cm。土質壩頂的面層結構如果嚴重受損,應刨毛、灑水,補土、刮平、壓實,按原設計標準修復。③壩肩養(yǎng)護應做到無明顯坑洼,壩肩線平順規(guī)整。
①壩坡應保持設計坡度,坡面平順,背水坡無雨淋溝、陡坎、洞穴、陷坑、洞穴等。②背水坡出現局部殘缺和雨淋溝等,應按原標準修復,使用土料應符合筑壩土料要求,并進行夯實、刮平處理。③壩腳線應保持連續(xù)、清晰。④干砌石護坡及反濾體坡面應保持坡面平順、砌塊完好、砌縫緊密,無雜草、雜物,出現松動、塌陷、脫落、架空等現象時,及時修補,保持坡面整潔完好。⑤排水溝護坡漿砌石脫落應及時修補,修補時應將灰縫清理干凈,修補后灑水養(yǎng)護。⑥排水溝淤積應及時清淤、疏通。⑦護坡草皮要經常修整(每年不少于3 次),清除雜草及樹根,保持完整美觀;缺失或退化的,應進行補植或更新。
溢洪道淤積應及時清淤、疏通,未砌部分小樹、雜草應及時清除。
①閘門應保持框架及面板無變形,閘門無歪扭,門槽無堵塞,止水完整,無老化及漏水現象,導輪無銹蝕。②啟閉機應保持運轉靈活,無不正常音響和振動,絲杠無彎曲、磨損、銹蝕。鋼絲繩無銹蝕斷絲,吊點結合牢固,受力均衡。③機械轉動部分潤滑油充足以及機電安全保護設施是好等。④電動機外殼無塵、無污、無銹螺栓牢固,軸承不松動、磨損;操作設備應保持開關箱整潔,接住點良好,接頭牢固;輸電線路接頭連接良好,線路暢通,無漏電、短路、斷路、虛連現象,架空線路上無樹障。⑤閘門、啟閉機、機電設備每年至少啟動、保養(yǎng)2 次。
根據項目批復文件相關規(guī)定,項目法人負責項目管理,嚴格執(zhí)行項目建設程序和項目管理要求,通過招投標選擇具有水利資質、信譽好的施工專業(yè)隊伍對32座小型水庫進行了維修養(yǎng)護,具體工程量如下:①大壩壩頂路面基礎開挖526 m3,壩頂泥結碎石路面整修630 m2,壩頂路面混凝土澆筑237.50 m3,壩頂路面沉陷縫整修1 105 m,背水坡、溢洪道整修維護工日951個,壩頂路緣石更換1 220 m。②溢洪道除草6 600 m2。③閘門更換閘門1扇、啟閉機:配置安裝啟閉機配電柜1臺。④啟閉塔橋欄桿除銹、刷漆75 m2。⑤附屬設施管理房啟閉機門更換18個共73.20 m2,管理房窗戶整修6 個共20.30 m2,壩頂及管理房安裝太陽能照明設備57 套,更換水庫公示牌32 塊、制作安裝警示牌71 塊。⑥對其中6 座水庫進行安全鑒定。
通過對32 座小型水庫工程存在主要問題的排查,并維修養(yǎng)護后,保證了水庫防洪標準達到設計要求,消除或削減了潛在不安全因素,確保水庫大壩的安全運行,同時水庫管養(yǎng)能力得到提高,保證了水庫下游群眾生命財產和生活用水的安全,同時也確保了水庫的正常蓄水和灌溉,保證了水庫灌區(qū)糧食的增產增收,進一步改善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居住環(huán)境,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