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摸金校尉”為何喜歡在陜西這個地方出沒?

      2023-04-10 00:18:53
      世紀人物 2023年4期
      關鍵詞:綏德縣蒙恬畫像石

      2月21日,榆林市世紀廣場,“漢畫像石博物館”門前,舉行了一場活動,引起不少人圍觀——法院公開宣判了一起盜掘古墓葬案件。

      據(jù)報道,幾名被告人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間,先后分別結(jié)伙對榆林綏德縣、清澗縣等地的8座古墓葬進行盜掘,共盜得文物27件。

      下手挺黑,后果挺嚴重,幾人被判處11年至1年不等有期徒刑,以及罰金。

      我們都知道,陜西歷史文化深厚,地下遍布寶貝,是“摸金校尉”們常出沒之地。不過,盜墓案件多發(fā)生在帝王陵墓密集的關中地區(qū),很少聽說榆林也有盜墓者出沒。

      2013年,陜西省文物局出版過一本《罪與罰——文物案件警示錄》,里面列舉了近40件陜西盜墓大案,沒說發(fā)生在榆林的。沒寫,不代表沒有。事實上,榆林也是盜墓者的重要目標,查閱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近三年,起碼有5起發(fā)生在榆林的盜墓案件受審。

      比如,有一名被告路過佳縣坑鎮(zhèn)倍甘村時,發(fā)現(xiàn)公路對面有幾處墓地,墓旁的樹木比較粗壯,覺得應該是古墓,回去后伙同朋友實施盜掘,還真挖到了寶。

      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榆林是歷朝歷代的軍事要地,無數(shù)將士在此灑下熱血,也曾建立過王朝,達官貴人眾多,留下了很多文物。

      陳列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的新石器時代五孔玉刀,就出土自榆林神木縣。盜墓題材劇《鬼吹燈之龍嶺迷窟》也是在榆林取景拍攝。所以,保護文物一直是榆林的重要工作。

      文物是時光的見證,通過文物傳遞的信息,能解決很多歷史疑問,廓清一個地域的前世今生。但很多文物,卻是盜墓者先發(fā)現(xiàn),案件暴露后,專家們跟進保護和研究。

      1961年,綏德縣一位農(nóng)民在干活時,發(fā)現(xiàn)田地里莫名其妙多了個大洞,便報告給上級。文物部門派專家來考察,發(fā)現(xiàn)是盜墓賊留下的盜洞。

      當即組織人手進行挖掘勘察,確認是一處秦代墓。但挖過夯土層后,發(fā)現(xiàn)下面有一層堅硬的碎石,沒有被挖透。這是古人們的防盜手段,盜墓賊未能得逞。

      考慮到當時文物保護技術還不發(fā)達——1956年,郭沫若組織挖掘明定陵,造成數(shù)千年文物損毀,留下慘痛教訓,此后不再輕易挖陵——專家們決定就此住手,回填坑洞。而這處墓地,便是一代名將蒙恬將軍之墓。

      公元前221年,秦統(tǒng)一天下后,派大將軍蒙恬領兵30萬,北逐狄戎,恢復了河套地區(qū),之后就駐守上郡,負責修筑長城,并開辟從咸陽到內(nèi)蒙古的“秦直道”。秦始皇準備“焚書坑儒”時,長子扶蘇進言勸諫,始皇大怒,將其發(fā)配到上郡,擔任蒙恬部隊的監(jiān)軍??梢?,上郡的位置之重要。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視河北時暴病去世,遺詔扶蘇繼位。而李斯和趙高密謀,更改遺詔,立十八子胡亥繼位,并令太子扶蘇自盡。

      蒙恬勸扶蘇別急,先把事情搞清楚再說。扶蘇仁厚,還是自殺了。之后葬于當時的上郡郡治膚施縣境內(nèi),即今天的綏德縣疏屬山頂,民間稱“太子?!?。

      胡亥繼位后,又在李斯的謀陷下,以莫須有的罪名,賜死蒙恬。蒙恬的部下勸他起兵造反,但他沒有聽從:寧死也要守道義,不能違背先人的教導,不能忘記先主的恩德。

      同時,他覺得自己在修長城過程中,可能掘斷了地脈,也是有罪過的。

      蒙恬沒想到的是,他雖不愿推翻秦朝,但僅僅3年過去,大秦帝國就在農(nóng)民起義中滅亡。他的弟弟蒙毅,在朝中為官,與蒙恬同時被害,后來成了電影《神話》的主角。

      蒙恬死后,葬于大理河岸邊,據(jù)說將士們拿戰(zhàn)袍撩土,堆土成山。歷經(jīng)漫長的歷史歲月,雨水沖刷,塵土掩蓋,墓地早已成荒地。網(wǎng)上曾流傳一張照片,兩位戰(zhàn)士在蒙恬墓碑前留影,應該是解放前后,可以看出已經(jīng)荒廢。

      今天,蒙恬墓位于綏德縣一中校園內(nèi),墓冢高約30米,呈饅頭狀。但墓碑不是以前的墓碑。

      清乾隆12年,綏德州知州張元林,立碑“秦將軍蒙恬墓”。清道光28年,綏德州知事江士松,也立有一碑。這兩通碑,后來均被人損毀斷裂,現(xiàn)收藏于綏德縣博物館。

      2018年,來自海內(nèi)外的蒙氏宗親,在蒙恬墓前舉行祭祀活動,捐資重新立了一碑,復刻了清道光江士松的式樣。同時,還在墓園建造了一座香爐和一對虎符石雕。

      扶蘇墓和蒙恬墓,可以說是榆林市最有名的墓地,也是綏德縣的著名景點。2013年,綏德縣在蒙恬墓旁修建了“蒙恬公園”,成為當?shù)厝说奈幕蓍e場所。

      不過,還沒有可靠的依據(jù),證明這里就是真正的蒙恬墓。聯(lián)想到秦朝后,榆林曾經(jīng)被匈奴占領,如果知道老對手蒙恬墓在此,少不了破壞,所以也說不準。

      秦朝時間短,榆林的真正繁榮,是從漢朝時開始的,上郡是北擊匈奴的重要軍事基地。

      1998年,榆林市牛家梁鎮(zhèn)邊墻村,當?shù)厝罕姲l(fā)現(xiàn)在走馬梁一帶,有人在挖洞,懷疑是盜墓賊,立即報警。公安人員趕來,在向盜洞中鳴槍警示后,抓獲了9 名盜墓分子。

      走馬梁位于毛烏素沙漠與陜北高原交界地帶,面積大,荒涼無人煙,監(jiān)管困難。為了防止墓地再被盜,也擔心被流沙掩蓋,1999年,考古專家對走馬梁進行挖掘,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了大型漢墓群。

      三個墓區(qū),面積加起來有200萬平方米,出土了大量青銅器、骨器、鐵器、陶制品等文物,不少是一級文物。其中有一個蹄形線刻填彩動物紋骨飾,在國內(nèi)還是首次發(fā)現(xiàn)。

      而在距離走馬梁墓群兩公里處的古城灘,有一處規(guī)模較大的漢代城池遺址,符合秦漢時期城址與墓葬區(qū)的對應關系。一些專家認為,這里可能就是漢代龜茲縣的古城遺址。

      原來,漢武帝時期,張騫通西域后,很多西域小國擺脫匈奴的控制,內(nèi)遷歸順大漢。其中就有一些原來居住在天山腳下的龜茲國人。漢武帝將其安置在上郡,還專門設了一個龜茲縣。

      針對走馬梁漢墓群,2000年,榆陽區(qū)成立了走馬梁文物保護管理所,進行專門保護。2003年,被核定為第四批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因為目標大,走馬梁早就盜洞密布,不知道有多少文物流失在外。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而陜西有十四朝,這多出來的一個朝代,就是曾建都榆林的大夏朝。

      曹魏和西晉時期,大量少數(shù)民族百姓內(nèi)遷,因受壓迫,開始反抗,發(fā)生了“五胡亂華”,西晉因此滅亡。北方中原地區(qū)陷入大混戰(zhàn),群雄并起,陸續(xù)出現(xiàn)了16個大大小小的國家。當時,朔方縣(今榆林靖邊縣)出了個長相英俊的猛男,名叫劉勃勃。他很受后秦皇帝姚興的賞識,被封為將軍,鎮(zhèn)守朔方郡。高平公沒奕于,還將女兒嫁給他。

      但劉勃勃野心很大,后來殺掉岳父,吞并其軍隊,獨立為王,創(chuàng)建了大夏國。他調(diào)動十萬人,在家鄉(xiāng)建造了一座“統(tǒng)萬城”,作為首都。這是歷史上質(zhì)量等級最高的工程之一,檢查時,如果拿鐵錐能刺入墻壁一寸,筑城的人就要被殺掉。

      有人形容,城垣堅固得可以當磨刀石。今天在靖邊縣最北邊的白城則村,還遺留有統(tǒng)萬城遺址,可見城墻之堅固。

      劉勃勃認為自己的姓氏是母姓,與天子的地位不配,遂改名赫連,意為“與天相連”。除了皇室專用,其他人不能用。據(jù)說,現(xiàn)在陜北的郝姓,多是赫連氏的后代。

      公元425年,赫連勃勃去世,終年四十五歲,史載葬于“嘉平陵”。修筑他的陵墓動用了兩萬多人,祭祀時殺了數(shù)千匹馬。陪葬的寶貝自然也不計其數(shù)。

      但“嘉平陵”到底在哪,至今還未確定。有的說是在統(tǒng)萬城西邊15公里處,有的說是在延安市延川縣,還有的說是在甘肅、山西等地。

      一位名叫呼立濤的民間歷史愛好者,對此很有興趣,聲稱自己發(fā)現(xiàn)了赫連勃勃陵墓,應該是在榆陽區(qū)麻黃梁鄉(xiāng)地帶。那里有七座山峰,名為“七山”,他懷疑就是赫連家族的墓地。下雷雨時,他還跑到山洼處,聽雷聲的回音,感覺與平常不同,覺得地下有陵墓。

      2009年,他將自己的推斷放在博客上,導致麻黃梁附近盜墓賊大增,派出所的警力都不夠用了。

      但當呼立濤將自己的分析推斷,告訴陜西考古專家時,被否認了:那里的泥土根本不是夯土。

      很可能有一天,赫連勃勃的墓地真的就在盜墓賊手上重現(xiàn)于世。在榆林,還有一座大將軍墓——蒙古木華黎王墓。

      木華黎是成吉思汗手下的大將,為蒙古族的統(tǒng)一立下汗馬功勞。成吉思汗曾對他說:“國內(nèi)平定,汝等之力居多。我與汝猶車之有轅,身之有臂也?!?/p>

      公元1217年,成吉思汗征伐金國,以木華黎任征金大元帥。他既發(fā)揮蒙古軍擅奔襲、野戰(zhàn)特點,又收降各路地方軍,很快奪得遼東、河北、山西、山東大片土地。

      之后,木華黎渡過黃河,進攻陜西,但在鳳翔(今寶雞鳳翔區(qū)),遭到金軍的頑強抵抗,久攻不下,只好退軍。

      公元1223年,行軍至山西運城聞喜縣時,木華黎去世,享年54歲。聞喜縣是金國范圍,不好安葬,于是北上葬到夏州的一個高高的沙梁上,那里曾是蒙古與西夏聯(lián)軍的指揮部所在地,木華黎曾駐扎于此。

      這里也是蒙古的南邊邊境,木華黎希望能看到蒙古滅掉金國。當?shù)孛晒湃私猩沉骸敖鹂狭骸?,意思為埋葬英雄的地方。后來轉(zhuǎn)譯成漢字,變成了“井克梁”。如今,木華黎墓就位于榆林市小紀漢鄉(xiāng)井克梁村。

      蒙古人的信仰標志敖包(土堆子),在此有13個,叫“金克敖包”。圍繞木華黎墓,今天已建成金克敖包旅游景區(qū)。每年農(nóng)歷5月,會有大量人匯集于此地,舉行祭祀活動。有意思的是,在祭祀木華黎的廟宇中,還擺著關公像,兩個屬于不同族群的文化符號,竟然在同一空間并存。

      據(jù)說,當?shù)匾粋€老人夢見關公身穿蒙古袍,手持大刀,駕著一朵紅云,落到木華黎的敖包前。反正都是戰(zhàn)神,蒙古人也不排斥,之后就一起祭祀了。

      要說木華黎和關公有啥關聯(lián),還真有一點——木華黎去世的山西運城,正是關公的家鄉(xiāng)。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歷時也不長,被明朝推翻。但明朝初期,蒙古依然是極大威脅,邊境的軍事位置很重要。陜北的延綏鎮(zhèn),就是明朝九大軍事重鎮(zhèn)之一。

      延綏鎮(zhèn)鎮(zhèn)治本來在綏德,成華七年(1471)年,在北邊的榆林莊設榆林衛(wèi),構(gòu)筑新的防御體系。后來,鎮(zhèn)治也就遷移到榆林,就是今天的榆林古城。

      那時東部的蒙古部族,叫“韃靼”,常南下襲掠。最嚴重的是嘉靖時期(1521-1564),韃靼多次進攻陜甘寧等地,基本每年一次。

      2012年,榆林市第二中學在南郊的流水溝村修建新校區(qū),發(fā)現(xiàn)了一座古墓,墓主叫陳鳳。根據(jù)墓志銘所記,陳鳳為榆林衛(wèi)人,曾任延綏總兵官,在參加對韃靼的戰(zhàn)斗中陣亡。

      墓志詳細記載了陳鳳歷次參加戰(zhàn)斗的事跡,是了解明代在榆林一帶防務的重要資料。這便是文物的意義。

      文物本來承載的是精神價值,一旦進入市場,就有了投資價值,引起“摸金校尉”們鋌而走險。

      考古專家李伯謙曾說,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王侯級墓葬的被盜率達90%以上。有人估計,約有10萬盜墓者游走于全國各地,未能破獲的盜墓案不計其數(shù),有的壓根就不被人知曉。陜西是盜墓現(xiàn)象最嚴重的地區(qū)之一,從2002年至2019年,陜西發(fā)生盜墓案件219起。所以,打擊文物犯罪一直是陜西公安機關的工作重點。

      2021年,陜西曾實施“秦鷹-2021”打擊防范文物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作為文化名城的榆林也積極配合行動,橫山區(qū)檢察院成立了陜西首個“文物和文化遺產(chǎn)公益巡回檢察室”。打擊犯罪和保護文物需要同步進行,對于那些收繳、征集、挖掘的文物,要精心保護,并充分研究其歷史文化價值,以此服務大眾。這時候,博物館就成了文物最好的歸宿地。在這方面,榆林做了很多工作。據(jù)統(tǒng)計,已有備案的博物館、紀念館共35家,其中,國有博物館20家、民辦博物館15家。

      位于榆林市世紀廣場的漢畫像石博物館,是榆林市第一個專題性博物館,建成于2008年,主要收藏、展覽漢畫像石文物。漢畫像石是漢人雕刻在墓室、祠堂上的石刻畫,內(nèi)容豐富,可表現(xiàn)墓主的身份和經(jīng)歷,可表現(xiàn)宴飲、樂舞、百戲等生活場景,對研究漢代風土民情、典章制度有重要參考作用。幾十年來,榆林市已出土漢畫像石近千塊,是陜北歷史文物的特色代表。其中,在綏德縣發(fā)現(xiàn)的漢畫像石最多,占榆林市總出土量的60%。

      2013年,綏德縣四十里鋪鎮(zhèn)后街村的一處幼兒園施工,就發(fā)現(xiàn)一處漢代古墓,墓內(nèi)發(fā)現(xiàn)3塊石板。經(jīng)專家認定,這3塊石板應該是東漢時期漢畫像石。

      一方面,綏德縣境內(nèi)曾是上郡的郡治所在,達官貴人多;另一方面,綏德有石雕藝術傳統(tǒng),本地石材資源豐富,材質(zhì)優(yōu)良,易雕刻。綏德石雕也已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其實,綏德縣也有博物館,建立于1980年,位置就在疏屬山上,與扶蘇墓毗鄰。兩者一起,形成扶蘇墓文物保護區(qū),是縣城的重要文化旅游景點。

      因為出土的漢畫像石多,早在1989年,綏德縣博物館就專門設置了“陜西漢畫像石展覽館”,著名書法家啟功親筆題寫?zhàn)^名。眼看漢畫像石文物受到重視,綏德縣在2013年又新建了一個“陜西綏德漢畫像石館”。頭銜直接用“陜西”,可看出綏德縣漢畫像石文物的地位。

      榆林不少區(qū)縣也都擁有自己的博物館。比如靖邊縣博物館,位于五臺森林公園內(nèi),館藏文物1734件(組);定邊縣文博館,位于鼓樓南街文化廣場,收藏文物705件/套。

      榆林的民辦博物館,名氣大的有上郡博物館、朔方博物館,都是以榆林古稱來命名。

      上郡博物館成立于2011年,由商人李建飛建立,收藏了大量散落在民間的新石器時期的陶器。朔方博物館籌建于2017年,是朔方文化投資集團旗下的一家民辦博物館。

      文物保護,需要發(fā)揮政府、機構(gòu)、民間的合力,只有人人重視,才能避免文物被盜。

      如果你在田野里看到莫名其妙的洞穴,或晚上聽到山上有什么動靜,首先要多個心眼,是不是摸金校尉來了。

      2月21日,漢畫像石博物館門前的公開庭審結(jié)束后,工作人員就現(xiàn)場向群眾發(fā)放了文物保護宣傳資料,宣傳文物保護相關法律規(guī)定。

      實際上,這起案件,幾名被告人謀利不過15200元,付出的代價卻是數(shù)年牢獄之災。

      莫要被欲望迷失了雙眼,讓文物陪伴逝者安息,是守法,也是積德。

      (來源:公眾號“夾饃星球”)

      責任編輯/吳艷平

      猜你喜歡
      綏德縣蒙恬畫像石
      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省榆林市綏德縣考察時的講話摘錄
      綏德縣文化館2021年綏德縣文化館“春節(jié)非遺線上展”系列活動邀您一起過大年
      百花(2021年2期)2021-09-10 07:22:44
      漢代畫像石里的成都生活
      石材(2020年8期)2020-10-28 07:53:34
      沂南北寨——大型畫像石漢墓
      藝術品鑒(2020年6期)2020-08-11 09:36:52
      蒙恬制筆
      榆林市政府考核組赴綏德縣考核食品安全工作
      同一種方法巧證兩個不等式
      漢畫像石墓出土仿木結(jié)構(gòu)石立柱初步研究——兼談白楊店畫像石墓出土立柱位置
      東方考古(2016年0期)2016-07-31 17:45:44
      漢畫像石中的“天神”
      大眾考古(2015年1期)2015-06-26 07:20:48
      蒙恬造筆
      北辰区| 乌兰县| 蒙阴县| 肇东市| 定南县| 潮安县| 浏阳市| 利川市| 兖州市| 道孚县| 富阳市| 和林格尔县| 新泰市| 通许县| 嘉荫县| 友谊县| 南开区| 崇州市| 新乡市| 榆林市| 武平县| 玉门市| 汉川市| 晋州市| 珠海市| 巴马| 凤山县| 临城县| 平果县| 铜梁县| 长岭县| 贺兰县| 商都县| 安陆市| 晋中市| 内乡县| 龙海市| 隆安县| 安溪县| 射洪县| 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