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劍麗
摘 要:初中學生課程增多,加上在升學壓力下,課業(yè)負擔也在進一步加劇,已經對學生身心健康、學習積極性等帶來不利影響。為此教育部門針對該問題提出“雙減”政策,全面減輕學生作業(yè)負擔和課外培訓負擔。這也給實踐教學帶來壓力,就必須做進一步的教學優(yōu)化和改革。本文以初中數學教學為例,結合初中數學課業(yè)負擔現狀,研究優(yōu)化初中數學課業(yè)設計的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數學;課業(yè)設計;優(yōu)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04-0026-03
對于課業(yè)負擔,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是初中數學在與環(huán)境相作用過程中所承擔的學習任務、產生的學習壓力,對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帶來威脅,雖然呈現于個體,但是潛在性的影響全社會發(fā)展。而“雙減”政策就是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來的,要求全面減輕學生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讓教育回歸本身,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己,讓其自由發(fā)展。在此背景下,以往很多課后數學任務可能無法完成,初中數學必須做好教學改革,優(yōu)化初中課業(yè)設計,結合學生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不斷探索和尋求優(yōu)化策略。設計綜合性學習任務和標準,符合教學目標,滿足學生需求,提高學習效果。
1.初中數學課業(yè)負擔的表現及原因
課業(yè)是一種特殊的課程作業(yè),是針對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進行的教學化處理結果,除了專業(yè)知識,還包括了其他關鍵能力,比如一些生活中的道德品質、價值觀念等。此外,還包括了學習活動、學習環(huán)境、學習效果等。就目前初中數學教學,課業(yè)負擔過重是普遍現象。
(1)初中數學課業(yè)負擔表現
初中生課程任務繁重,在高考壓力下,為了升學,不論是教師、學生還是家長,都想盡辦法提高學生成績。初中數學因為其理論性、邏輯性比較強,一直都是教學難點和學習難點,為此他們在數學學科上所做的功夫也就更多,直接導致初中數學課業(yè)負擔過重。一方面是學生繁重的作業(yè)負擔,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成績,通過大量的作業(yè)鞏固和檢測學生所學知識,力求通過海量的作業(yè)強制性完成對數學知識的記憶。目前對每一個中學生,其書包里除了課本和文具,更多的是輔導資料和練習本,繁重的作業(yè)讓學生在放學之后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完成這些作業(yè)。另一方面是輔導班、奧數班比比皆是,每個家長在望子成龍,在這一思想影響下,家長就會盲目給孩子報名各種輔導班,迎接學生的就是節(jié)假日有著數不完各種各樣的輔導課,據調查學生在周末和節(jié)假日至少會參加一次輔導課。在雙重壓力下,屬于學生自己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根本沒有多余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間接性限制了學生自由發(fā)展,影響學生身心健康,比如睡眠不足影響學生身體健康,內心緊張、神經緊繃一直得不到放松,影響學生心理健康;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反復枯燥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只能被動接受知識,沒有精力去反抗,反而會降低學生學習效率。此外,還會加重數學教師的工作量,減少教師備課的時間,降低課堂教學質量。
(2)初中數學課業(yè)負擔過重的原因
初中數學課業(yè)負擔過重,可以從兩個層面分析,學校教師層面:①學校與教師方面因素,教師與教師之間也存在競爭,關系著學校聲譽和教師升職,那么對如何獲得競爭優(yōu)勢,分數和升學率就成為唯一的評判標準。因此,不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會為了升學率想盡辦法提高學生成績,而海量習題、死記硬背就成為普遍使用的方式,希望學生可以在大量習題和死記硬背中,把數學概念和公式記在腦海里,海量的題型就為了考試中遇到類似的題目。②家長方面,家長的望子成龍思想。比如從小灌輸數學作為主課,必須學習好,對于繁重的課業(yè)家長是鼓勵并支持的。同時學生如果出現成績下滑等問題,沒有第一時間探究其原因,而是直接尋找輔導班進行課外培訓,希望可以通過此方式提高學生數學成績。
2.“雙減”下優(yōu)化初中數學課業(yè)設計的策略
(1)構建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
“雙減”政策的目的是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把更多時間還給學生,給學生構建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第一,構建和諧課堂環(huán)境。
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關鍵在于初中數學教師。首先教師應該主動改變傳統(tǒng)教學思想,重新定位自身在課堂中的角色,成為課堂組織者和引導者以及參與者,而不是控制者。教師認識該問題之后,在制定教學課件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關注學生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發(fā)展,以學生為中心。比如,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多注重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在思考過程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體驗和感悟。不能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講解是如何思考和理解的。然后是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減輕學生負擔。本來在授課過程中除了知識傳播,更為重要的就是情感交流。而且?guī)熒g良好的情感可以幫助學生更為輕松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并且對學生學習有著激勵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幽默風趣帶著激勵性的語言藝術,拉近師生距離,激發(fā)學生興趣。比如,針對本次考試,教師總結了一些主要錯誤之處,先肯定學生成績,再結合其他班級數學成績比較讓學生產生危機感,同時提出學生的優(yōu)點,讓學生燃起獲勝的欲望。之后與學生制定一個約定或者賭約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在此過程中,在給予學困生更多肯定和鼓勵,幫助其找回自信,通過語言藝術,通過集體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最后也給學生做出一些保證,比如,不占用藝術課程,家庭作業(yè)控制在多久,讓學生心生歡喜,自然就對數學教師產生信任和喜歡情感。
第二,構建輕松自主的校外學習環(huán)境。
保證學生有一個輕松的校外環(huán)境,讓學生主動學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首先,教師應該提高課后作業(yè)質量,減輕數量,讓學生有更多時間活動。然后是家庭方面,這也是校外學習環(huán)境建設的重點內容。家作為學生校外活動的主要場所,那么家長直接決定了學生情感變化,決定學生是否會有一個輕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一方面提高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分和學校的思想認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校外輔導課的開展,加強“雙減”政策的宣傳,讓家長可以認識學生自主有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的重要性。以此讓家長減少對學生課外輔導班的安排。另一方面,教師在新的認知里要引導家長的思想改變,從硬性要求學生變?yōu)槎喙膭顚W生,尊重學生意愿,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多與孩子溝通感情,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讓處于叛逆期的初中生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認可,也能更好地投入主動學習中。
(2)設計高效課堂
第一,分層預習。
初中數學教學中對知識的傳授,應該更加重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而不是僅限于學習知識。為了促進自主學習,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為此這里提出建立合作小組,教師提前對學生做一個全面的調查和了解,結合學生的性格、學習能力、成績等多方面分組,一般5~6人一組,作為長期合作小組,在后續(xù)的學習中都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課堂項目合作學習可以不用按照此分組方式進行)。小組同學自己推選組長(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引導對小組組長做一個培訓,圍繞如何幫助學生、管理小組、增強榮譽感等),取名,構建組織文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以每月為一個測評,綜合成績要有所提升,小組學困生要有所改變,否則整個小組一起接受懲罰,如果提升也會有獎勵。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預習,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情況,設計不同的目標、內容等,層層遞進,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有所收獲。比如,學習初三數學“隨機事件與概率”這一課程時,教師先制定出預習清單,并發(fā)送到每一個小組,確定出學習目標,主要以教材展開自行預習。為了體現出分層預習,教師設計自學檢測小練習,比如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個是設計兩個以概念為主的自學小檢測(主要圍繞概念、概念應用舉例設計題型),再設計一個達標小測試(知識應用題型,一些典型題型),小組在完成檢測之后發(fā)送給教師,作為教師備課的參考依據。需要注意的是,在小組合作自學過程中,小組組長需要記錄小組自學狀況,特別是小組學困生的學習狀態(tài),確保學困生在課前預習中的學習效果。
第二,分層課堂教學。
教師在學生反饋的測試情況對學生的預習情況有了一定理解,進入課堂之后,教師就圍繞知識鞏固和補充進行教學。還是以“隨機事件與概率”這一課程為例,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堂。教師利用語言、圖片或者視頻等多種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和主動。以古代一些求雨、祭天等一些傳說,引出“天有不測風云”,針對天氣狀況無法控制,往往給人們帶來意外。然后引導學生討論生活中是否在外突然遇到大雨、大風的情況,在討論中讓學生都能參與到交流中。最后導入課程,目前人們如何發(fā)現這些偶然事件規(guī)律的,會怎么描述,如天氣預報描述的天氣狀況概率,我們又如何判斷。
互動問答,檢測學生課前預習情況,回顧知識。這里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又需要體現出分層,比如,對學困生問題則相對基礎一些,對中等層次學生,問題則偏向對概念的理解和認識,而對優(yōu)秀學生,問題則趨向于實踐應用、生活拓展。就算學生回答錯誤,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糾正錯誤,要給予肯定,后續(xù)在集中講解知識。微課應用,接下來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及其重難點,制作微課,播放微課,把該章節(jié)所有知識點概括和總結,并做一個合理的延伸,加深學生記憶,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項目合作學習,課堂中的項目合作學習一般就以前后左右學生為一個小組,教師設計教學任務,以小組為單位自行探究、分析和完成任務。為了體現分層,任務的項目也是從簡到難。教師可以設計兩個任務,一個簡單,一個困難。那么優(yōu)秀學生可能在一定時間內兩個任務都可以完成,學困生可能只夠完成一個任務,中等學生可能會完成一個半。以此方式往往最后可能會發(fā)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別是學困生,可能會進一步的發(fā)展其潛力,超額完成任務。完成之后對結果進行一個自評、互評和教師總評。
第三,分層作業(yè)。
分層作業(yè),為了提高作業(yè)質量,減輕作業(yè)數量。教師在設計作業(yè)的時候,可以設計一個10分鐘的習題小測試,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更多作業(yè)以活動任務的方式開展,把數學作業(yè)納入實際生活中,讓學生在生活過程中去尋找數學,完成數學任務。對于本次提出的“隨機事件與概率”,可以小組為單位,每一個小組去尋找生活中30個隨機事件并分析其概率。這樣每一個學生只需要負責5~6個項目,然后總結。這樣學生在小區(qū)、游樂園、家里所有活動中,都會主動去思考哪些事件屬于隨機事件以及其發(fā)生概率。不需要學生坐在桌子前不停做題,活動創(chuàng)新了傳統(tǒng)作業(yè)形式,還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同時可以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探索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等多方面能力。在學習“數據集中趨勢-平均數”這一課程的時候,在設計分層作業(yè)的時候,凸顯出難易程度,讓學生自己把握主動權和創(chuàng)作權。比如,教師可以把任務設計為:學生自己回家取材,去尋找生活中的數學,收集數據,分析整理數據,繪制數據表格,求取平均數(該任務比較適應于周末或者節(jié)假日作業(yè)設計)。如果不知道怎么做,可以回家小組探討,但是屬于個人任務,每人都需要上交任務成果。此任務模式不僅體現出分層性、自主創(chuàng)造性,還對數學知識具有總結性和概括性。
3.結語
“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課業(yè)設計,不僅要滿足“雙減”政策要求,還符合新課標以及素質教育的多重規(guī)定,在設計的時候還需要考慮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本文是結合已有經驗從教學環(huán)境、課堂效率兩個方面探析提出分層教學、微課、項目合作學習、情景教學、任務活動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實現課堂提質增效,提高課業(yè)質量,優(yōu)化設計。
參考文獻
[1]李文斌.優(yōu)化初中數學教學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J].學周刊,2022(05).
[2]林小波.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優(yōu)化教學設計——評《優(yōu)化初中數學教學設計——減輕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的實踐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02).
[3]劉愛好,林樂松.初中數學課前預習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索[J].新課程教學,2020(13).
[4]曾輝.淺談初中數學教學如何實施減負增效[J].新課程,2020(27).
[5]邴建.“減負增效”下初中數學智慧課堂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
[6]周春英.“減負增效”理念下初中數學課業(yè)負擔的合理化思考[J].新課程(中學版),2019(08).
[7]魏振軍.農村初中數學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的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6.
[8]向云勝.改變觀念,與時俱進——初中數學教學中課業(yè)的“減負增效”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