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遠銘
前有“佛系青年”,后有“躺平青年”,而今年的春晚小品《坑》,又將“躺平干部”推上了風口浪尖。
在基層,確實存在某些“躺平”干部,如因升遷無望,擺“老資格”的“混子型”;對他人做事指手畫腳、夸夸其談,自己又不想干、不會干的“痞子型”;遇到麻煩事躲起來,遇到好處假裝干、突擊干的“騙子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有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黨的事業(yè)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在奮進新時代、啟航新征程偉業(yè)中,“躺平”問題急需有效根治。
創(chuàng)新教育培訓,催生“不想躺”的內生力。持續(xù)改進黨員干部學習教育培訓模式,進一步提升政治素養(yǎng)。同時,組織開展“履職能力大練兵”,通過業(yè)務比拼、一線鍛煉等方式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業(yè)務、強本領,真正從思想上催生“不想躺”的源動力。
嚴格考核機制,強化“不能躺”的約束力。發(fā)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堅持“紅”“黑”榜晾曬機制,讓真抓實干、勇于擔當的“紅”榜干部凸顯出來,形成向先進看齊的濃厚氛圍。讓不想干、不敢干、不會干的“躺平”“黑”榜干部曝光出去,讓他們無處遁形。同時,將考核結果與個人政治榮譽、晉升晉級、工資待遇掛鉤,強化“不能躺”的約束力。
強化監(jiān)督機制,形成“不敢躺”的威懾力。時刻堅守嚴是愛、寬是害的準則,對違反黨紀政紀的干部要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因人施策、對癥下藥。對作風方面存在問題的黨員干部及時教育提醒;對不真抓實干卻熱衷于“拉關系”“走捷徑”的,該誡勉的誡勉,該調整的調整;對涉及貪污腐敗、違紀違法的,堅決移送紀檢機關和司法機關,讓廣大黨員干部在思想上劃出紅線、行為上明確界限、政治上守住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