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牛
蘇州人偏愛甜食,因此盛產(chǎn)特色糕點,是我國名點小吃百花叢中的一枝奇葩,冠絕于天下。有句童謠是這樣唱的:“姑蘇小吃名堂多,味道香甜軟酥糯……”然而,有著200 多年歷史制作精良、備受人們喜愛的姑蘇著名特產(chǎn)松子棗泥麻餅,只是其中的一種甜食。
蘇州人與棗泥麻餅的關(guān)系,清朝詩人金孟遠在《吳門新竹枝詞》說得很清楚:“春來一別幾回腸,遺爾瓊瑤湘竹筐。今日張盤無別物,棗泥麻餅脆松糖。”其中的“張盤”一詞是什么意思?作者特地加了一條注釋:“蘇俗,親戚間久缺音問者,每遣娘姨送時新禮物數(shù)式,儲竹籃中,名曰張盤,以吳語稱探望為張也?!焙翢o疑問,棗泥麻餅在蘇州人眼里,是上佳的禮品。
春來一別幾回腸,遺爾瓊瑤湘竹筐。
今日張盤無別物,棗泥麻餅脆松糖。
——《吳門新竹枝詞》
蘇州松子棗泥麻餅品種繁多,有松子棗泥、松桃棗泥、松子棗泥豆沙、棗泥豬油、玫瑰豬油、百果豬油等,造型圓整,面脆餅松,色香兼顧,甜而不膩,形味并重。木瀆乾生元做棗泥麻餅非常有名,其中還有一個典故。 話說乾隆四十九年(1784 年),乾隆帝第六次南巡。這回帝駕親臨蘇州木瀆,駐蹕“虹飲山房”。近侍太監(jiān)傳下圣旨:皇上要嘗嘗蘇州茶點。蘇州知府心想,皇上要吃別的不敢說,要吃這茶點,蘇州城里可是要什么有什么!太監(jiān)說:“皇上喜愛的茶點嘛,做起來說難不難,說易不易,只要做到皇上要求的這五句話?!彼麚u頭晃腦說:“滋養(yǎng)而不過補;味美而不過鮮;油香而不過膩;松軟而不過硬;細酥而不過松?!?/p>
知府回到府衙,隨即召來蘇州府十位白案名廚,下令速辦皇上愛吃的“五言餅”。名廚們一聽,頓時慌作一團。其中一個糕餅師傅緩步徘徊,哼哼唧唧,突然說了一句:“不難!”九個名廚忙圍住他急問:“是什么餅?”他緩緩而言:“皇上真是想絕、吃絕。這餅嘛,既要補、要鮮、要香、要脆,但又不能過補、過鮮、過香、過脆。要說這樣的餅,只有木瀆的棗泥麻餅了?!薄按嗽捲踔v?”糕餅師傅伸出手指,一一道來:“這木瀆鎮(zhèn)上不是有現(xiàn)成的用黑棗搗爛做餡,再加上豬油、胡桃仁、松子仁、瓜子仁等原料,仿照芝麻油酥大餅的樣子做成的棗泥麻餅嗎?這補、鮮、香、脆俱全,只要我們稍加改進,粗粉細揉,做工精細,用料均勻,不就成了!”
第二天一早,蘇州知府小心翼翼地捧著食盒,食盒內(nèi)裝有糕餅師傅精心制作的松子棗泥麻餅,讓太監(jiān)呈送乾隆帝的御席。乾隆吃了一口,果然不錯,再吃第二口,味道又換,連吃五口,每口口味各異。乾隆細細回味,這五口竟有黑棗、胡桃、松子、瓜子、芝麻五味,而且鮮、香、松、脆,不禁脫口說了一句:“真是天下第一餅!”乾隆立即筆走龍蛇,題下了“天下生元餅”幾個字。
傳說蘇州知府把這幾個字刻成了一塊匾,賞給了這位制作棗泥麻餅的糕餅師傅。于是,糕餅師傅帶著這塊匾在木瀆開了一爿“生元麻餅店”, 專門制作松子棗泥麻餅。而且在包裝上加以改進,一只圓六邊形的紙桶,外圍紅底黃字,介紹著棗泥麻餅的歷史,里面靜靜躺著幾塊松子棗泥麻餅,饋贈親友十分喜慶。同時,棗泥麻餅存放上三至六個月也不變質(zhì),便于外出攜帶,在不同的季節(jié)里都能享受到棗泥麻餅的味道。因此,生意好得不得了。后來,因為這松子棗泥麻餅是乾隆御封過的,有人就改稱其為“乾生元”麻餅。這樣一來,木瀆棗泥麻餅的名聲就不脛而走,聞名大江南北。如今,“乾生元” 仍傳承松子棗泥麻餅古法制作工藝,已成為蘇州糕點業(yè)中的百年老字號了。
蘇州傳統(tǒng)民謠《蘇州小吃》,總共60 多道小吃入圍,最后兩句便是:“棗泥麻餅是特產(chǎn),鹵汁豆腐干名氣響?!笨梢娺@松子棗泥麻餅,不僅著實好吃,而且是當?shù)靥厣c心。
松子棗泥麻餅雖香甜不膩,松脆味美,但食用時也頗有講究,需先將麻餅切成小塊,一口口細嚼慢咽,才能品出個中滋味。切忌用吃煎餅卷大蔥的勁頭,豎著咬嫌不過癮還要橫著啃,那就滋味全無了。吃餅時,倘若再沏上一杯蘇州東山洞庭碧螺春茶,一邊聽著吳儂軟語的評彈開篇,品著碧綠的香茗,一邊嘗用松子棗泥麻餅,那更是如入仙境,美不勝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