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聚焦自己而非伴侶,我們說話的語氣才能更平和,溝通才會更有效。
夫妻說話帶刺兒,沖突迅速升級
小濤和小鈴是相親認識的,初次見面對彼此印象不錯,約會時覺得雙方挺好相處,于是3個月后就閃婚了。
沒想到婚后,兩個人沖突不斷,涉及原生家庭和小家庭的問題更是理不清。他們覺得可能是婚前了解不夠、婚姻基礎(chǔ)不穩(wěn)固導(dǎo)致的。
有一次,濤爸濤媽鬧矛盾,濤媽一氣之下離家出走,打電話給小濤說要來他這里住一個月。
小濤掛了電話,立刻跟公司請假趕到車站,安頓好媽媽后,又急急忙忙趕回公司。因為請假耽誤了一些工作,小濤一直忙到中午才有喘息的機會,趕緊打電話跟小鈴報告這件事情。
小濤:老婆,我媽跟我爸吵架了,要來咱們這里住一段時間。今天早上到的,我已經(jīng)把她安頓在咱家了!
小鈴:這么大的事情,你就自作主張決定了,都不事先跟我商量一下嗎?你總這樣,不管多大的事,老是先斬后奏。你都定了,還跟我說個什么勁?。?/p>
小濤:這不是情況緊急嘛!而且,每到周一,公司事情特別多,我這不是一有時間就趕緊打電話告訴你了嗎?難道像這樣緊急的事情也得先跟你報備才能行動嗎?你這種要求也太不合理了,怪不得你在公司人緣不好!
小鈴:你說的這是什么話?家里的事情你沒跟我商量,跟我在公司人緣好不好有什么關(guān)系?怪不得公司升遷沒有你的份兒!
小濤:真是越扯越遠,你這人說話完全沒重點!
小鈴:我說話沒重點?我看你就是胡攪蠻纏,居然還好意思說我!
兩個人說話都帶刺兒,越說越氣,不約而同地掛了電話。掛掉電話后,小濤心中升起一個大大的問號:媽媽已經(jīng)住進家里的事,我到底是說了還是沒說?。?/p>
在這段對話里,你看到了什么?夫妻倆互相否定,無法聚焦,沒有重點。
真如他們所懷疑的那樣,是因為感情基礎(chǔ)不穩(wěn)、彼此認識不深嗎?
其實,很多老夫老妻也有同樣問題,不完全是認識不深的緣故。
比如,濤爸濤媽也是這樣:爭吵時互相否定,平時也看不慣對方,覺得對方一無是處。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小濤沒有機會學(xué)到正確的人際互動方式。
小鈴的奶奶和鈴媽亦如此:奶奶看不上鈴媽,處處挑兒媳的毛??;鈴媽瞧不上奶奶,時時以牙還牙。
耳濡目染下,小鈴認為想保護自己就要找到對方的缺點,否定、打擊對方。
夫妻倆都有著擔(dān)驚受怕的童年。小濤害怕小鈴的攻擊,時刻把注意力集中在小鈴身上,一有機會就反擊。小鈴聽到要和婆婆一起住,下意識地聯(lián)想到奶奶和媽媽不愉快的相處,立刻像刺猬一樣豎起全身的刺,毫不留情地攻擊小濤。
當(dāng)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伴侶身上時,就會專挑對方的刺兒,而這種行為很容易讓其感受到威脅,要么防御,要么反抗,最終導(dǎo)致沖突加劇。
運用“我訊息”,巧妙化解危機
如何防止這種情況發(fā)生呢?我們需要改變注意力的方向,運用“我訊息”。
說話時以“我”開頭,后面接有關(guān)感受的詞匯,這樣會比較沒有攻擊性,對方才會有足夠的心理空間來思考說話者的意思。
而且,用“我”開頭表示說話者自己愿意負起這次溝通的責(zé)任,而用“你”開頭則更像是把過錯丟給伴侶,容易激起對方的負向情緒。
比如,“我很難過,因為原本以為我們早就約定好今天要一起吃飯的”,就比“你每次都說要忙公司的事,到底是工作重要還是我重要”更能讓對方清楚你的感受。
“我訊息”的句型包括3個內(nèi)容:具體事實描述,敘述影響與感受,說出需求、期待、建議。以小濤和小鈴的對話為例,看看改用“我訊息”之后有什么變化。
1.小鈴運用“我訊息”
小濤:老婆,我媽跟我爸吵架了,要來咱們這里住一段時間。今天早上到的,我已經(jīng)把她安頓在咱家了!
小鈴:你已經(jīng)把咱媽接到家里啦(具體事實描述),這是大事呀!咱媽到這里住,多少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我得琢磨怎么準(zhǔn)備三餐,是不是要陪她看電視,而我又常常加班(敘述實質(zhì)的影響)。想到這些,我感到很擔(dān)憂(說感受)。我希望以后遇到類似事情,你先跟我說一下?,F(xiàn)在你跟我說說,我要怎么跟咱媽相處(期望),好讓我有些心理準(zhǔn)備(需求)。
小濤:我告訴你咱媽有些習(xí)慣……
2.小濤運用“我訊息”
小鈴:你說的這是什么話?家里的事情你沒跟我商量,跟我在公司人緣好不好有什么關(guān)系?怪不得公司升遷沒有你的份兒!
小濤:聽到你說的這段話(具體事實描述),我感到緊張(說感受)。一緊張,我就容易挑你的毛?。〝⑹鰧嵸|(zhì)的影響)。我希望我們的談話可以就事論事(期望),沒跟你商量的確是因為時間緊迫,希望你可以諒解(期望)。
小鈴:我們來談一談怎樣調(diào)整我們的生活……
心存恐懼,我們就很容易將矛頭指向彼此的缺點,從而互相否定,甚至牽扯到無關(guān)的事情上,導(dǎo)致沖突加劇。
熟練運用“我訊息”,可以讓對方清晰地知道我們的感受和期待,有話好好講,溝通才會更有效。
邱麗娃
薩提亞家庭治療講師,隱喻故事治療講師,繪本解析與運用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