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展紅
對于孩子來說,會走之前大都要經(jīng)歷爬行的過程。會走之后,爬行對他們仍然是一項好玩又有益的活動。通過爬行可以增強四肢及核心的力量。成年人也可以通過爬行改善頸椎和腰椎的功能。烏龜是孩子們熟悉的動物,帶孩子一起模仿可愛的小烏龜,孩子會非常開心的。
孩子在行走之前,都要經(jīng)歷爬行的過程。爬行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大運動能力,還能促進大腦的發(fā)育,是一個既安全又健康的運動。烏龜是孩子們熟悉的爬行動物,
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一起來和小烏龜學習爬行吧!
游戲一? 我學烏龜爬爬爬
(適合年齡:2~5歲)
準備:爸爸媽媽可以準備一段視頻,和孩子一起觀看烏龜爬行的樣子,注意觀察烏龜爬的時候四肢是怎樣移動的:烏龜爬的時候,前邊的左腳和后邊的右腳同時向前,前邊的右腳和后邊的左腳同時向前。
玩法1? 烏龜烏龜這樣爬
讓孩子模仿烏龜爬行的樣子,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的能力引導孩子嘗試不同的爬行方式。
● 手膝爬行:
手掌和膝蓋著地爬行。
● 匍匐爬行:身體貼在地面上爬行。
● 手足爬行:
手掌和腳掌著地爬行,腿可以伸直也可以不伸直。
動物小百科
“龜速”到底是什么樣的速度呢?
烏龜爬的速度大約是每小時60米,
也就是1分鐘爬1米。
我們可以在地上畫出一米長的標記,
用1分鐘的時間爬完,
切身感受一下什么叫龜速。
玩法2? 快慢爬
家長準備一面小鼓或其他能敲響的物品,敲出或快或慢的節(jié)奏,讓孩子隨著鼓點的節(jié)奏爬。也可以找一段音樂,讓孩子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爬。
玩法3? 前后爬
家長準備一面鼓和一面鑼(或者任意兩種能發(fā)出不同聲音的物品),讓孩子聽到鼓聲向前爬,聽到鑼聲向后爬。可以把快慢爬和前后爬結合起來,不同節(jié)奏的鼓聲和鑼聲,引導孩子用不同的速度向前、向后爬。
玩法4? 聽口令的小烏龜
家長可以發(fā)出口令“向前”“向后”“向左” “向右”“轉圈”“敵人來了”,孩子按口令向不同方向爬行。當聽到“敵人來了”時,就模仿烏龜?shù)臉幼?,把頭、雙手和雙腳縮起來。
玩法5? 越野爬
用一些毛絨玩具或靠墊在地板上設置各種障礙,用一塊木板(可以用書代替)做“小橋”,孩子穿越障礙爬過小橋;也可以在家具之間拉起繩子,低一點的“小烏龜”需要邁過去,高一點的“小烏龜”要鉆過去;或者用兩條繩子平行地做一條曲折的小路,讓“小烏龜”順著小路向前爬;還可以用打開的紙箱做“隧道”,讓小烏龜鉆過去。
游戲二? 烏龜翻身
準備:家長和孩子一起觀看烏龜翻身的視頻。
玩法:孩子模仿小烏龜仰面躺在地上,雙臂伸直,向頭的方向舉起,雙腳離地。手腳和肘部不能觸地,靠身體的力量把自己翻過來。如果場地允許,可以連續(xù)翻滾。這個動作能鍛煉腰腹的力量,家長也可以嘗試一下。
游戲三? 烏龜頂球
玩法1? 頂球比賽
準備兩個球,可以是足球、排球或較大的皮球,氣不要太足。也可以用紙團成足球大小的紙球。兩個人當小烏龜,一邊爬一邊用頭將球向前頂,看誰先到終點。
玩法2? 你來我往
兩個人面對面趴著,一人將球頂向對方,另一人要移動身體用頭接住球,并頂回去?;蛘呒议L把球滾給孩子,讓孩子用頭頂。
安全提示:
● 玩爬行游戲時要注意周邊環(huán)境的安全,地面上不要有鋒利、尖銳的物品;周圍不要有容易碰倒的物品,不要有盛著液體的容器,以免發(fā)生危險。
● 家長如果有嚴重的慢性病及脊柱和關節(jié)方面的問題,不建議和孩子一起爬行。
● 爬行時注意腰背部要挺直。
● 游戲時間不宜太長,如果感覺不適,應馬上停下來休息,以免身體發(fā)生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