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然
4月2日,國務院總理李強會見日本外相林芳正。圖/新華
2023年4月1日到2日,日本外相林芳正訪問中國。2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在北京分別會見林芳正,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與林芳正舉行會談。
對“知華派”外相林芳正本人及中日關系而言,這次旅程都是久別重逢。就任外相前的20余年中,每逢休假或日本黃金周,身為日中友好議員聯(lián)盟(日中議聯(lián))成員、事務局長、會長的林芳正都會訪問中國。中日關系向好時,他爭取推動更多經貿交流;日本對華輿論惡化時,他主張“訪華才能推動關系改善”。
2021年11月,林芳正在就任外相后的首次記者會上宣布,為“避免不必要的誤解”,辭去已任四年的日中議聯(lián)會長職務。本次訪華,正是他自那之后首次訪問中國。這也是日本外相2019年12月以來時隔3年多再次訪華;也是2021年岸田文雄就任日本首相以來,其外相首次訪問中國。
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5周年,日本輿論對林芳正寄予厚望,此行的規(guī)格和細節(jié)也令日本媒體聯(lián)想到7年前岸田文雄的破冰之旅:2016年4月,時任安倍內閣外相的岸田文雄抵達北京,實現(xiàn)日本外相四年來首次訪華。
岸田文雄和林芳正都在短暫的行程中得到中國國務院總理、中央外辦主任及外交部長的會見。岸田文雄和時任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舉行了長達4個半小時的中日外長會;而根據(jù)日本駐華使館消息,林芳正4月2日與秦剛進行了長達3小時的會談以及45分鐘的工作午餐。日媒稱,會見總時長超過當初預定的兩個半小時。
更值得注意的,是林芳正來訪前中日雙方長期、積極的溝通。2022年11月,中日領導人在曼谷舉行會談,就保持高層交往和對話溝通達成共識。今年2月,秦剛與林芳正舉行電話會談,確認保持高層級對話溝通。當月,中日副部長級的“外交當局定期磋商”在東京重啟。3月31日,中國國防部發(fā)布消息,根據(jù)中日兩國防務部門商定的工作計劃,雙方近期完成了??章?lián)絡機制直通電話線路建設,將就啟用安排保持溝通。
多領域、多層次的變化,指向共同的主題:加強溝通、推進合作。李強4月2日在會見林芳正時表示,中日雙方完全可以做大經貿合作的蛋糕,在數(shù)字經濟、綠色發(fā)展、財政金融、醫(yī)療養(yǎng)老等方面加強合作,實現(xiàn)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贏。秦剛表示,希望日方樹立正確對華認知,拿出政治智慧和擔當,同中方共同努力,加強對話溝通、推進務實合作、增進人文交流、妥善管控分歧,為兩國關系排障減負,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系。
對此,林芳正表態(tài)積極。他說,日中在廣泛領域擁有巨大合作潛力,日方致力于推進對華合作,不會采取“去中國化”的做法。日方愿同中方一道,落實好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恪守日中四個政治文件,加強各層級溝通和務實合作。
不過,林芳正此行也伴隨“雜音”。一直試圖在中美之間找到平衡點的岸田文雄政府,近期在外交、安保戰(zhàn)略上明顯“右轉”。去年12月,日本新安保戰(zhàn)略將中國定位為“最大戰(zhàn)略挑戰(zhàn)”,與美國新國家安全戰(zhàn)略將中國定位為“最重要地緣政治挑戰(zhàn)”遙相呼應。林芳正出訪前一天,日本政府3月31日宣布計劃限制芯片制造設備出口,被輿論視為再一次“追隨美國、針對中國”。
對此,王毅4月2日會見林芳正時指出,當前中日關系保持總體穩(wěn)定,但不時出現(xiàn)各種雜音和干擾。根本原因在于日國內一些勢力刻意追隨美國的錯誤對華政策,配合美方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問題上抹黑挑釁。這在戰(zhàn)略上是短視的,政治上是錯誤的,外交上更是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