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班幼兒年齡偏小,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經常會出現詞不達意的情況,從而導致其無法與教師進行有效溝通,而教師也無從得知幼兒的真正想法。通過開展科學區(qū)游戲促進中班幼兒深度學習,既符合中班幼兒的天性,又十分有利于教師在游戲活動中觀察幼兒的行為,有目標地開展幼兒學習指導工作,全面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能力。文章主要以迷宮游戲為例,探討在中班幼兒科學區(qū)游戲中進行深度學習的支持性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班;幼兒;科學區(qū);游戲;深度學習;支持性策略
作者簡介:李建玲(1997—),女,江蘇省海安市長江路幼兒園。
教師為正確引導中班幼兒通過深度學習推動自身手腳協(xié)調能力和大腦邏輯思維能力的良好發(fā)展,需要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和個性發(fā)展特點精心設計富有教育意義和價值的游戲課程,將深度學習目標合理地融入幼兒園科學區(qū)游戲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獲取豐富的成長經驗。
一、深度學習的內涵
幼兒的認知學習主要可分為六個層次目標,即了解、領會、分析、綜合、應用和評價。一般來說,淺層學習停留在前兩個層次,即了解和領會,主要是簡單地描述和記憶知識;然而深度學習則與四個相對高級的認知層次相對應,即分析、綜合、應用和評價,主要是遷移運用和深層加工知識。由此可知,淺層學習獲得的是一種處于較低等級的認知技能,主要涉及一些低階思維活動;但是深度學習獲得的是高等級的認知技能,主要涉及一些高階思維活動。在深度學習中,高階思維是重要的核心特征,推動學習者高階思維能力的穩(wěn)步發(fā)展,有助于學習者全面實現深度學習,促進學習者學習質量的提高。深度學習在學前領域中的應用,可以將幼兒的高階思維充分調動起來,幫助幼兒及時發(fā)現問題,并促進幼兒靈活利用所學知識合理地解決實際問題,有效發(fā)展幼兒的高階思維能力[1]。
二、深度學習下的幼兒游戲特征
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游戲既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又是主要的學習方式。通過具體的游戲活動,不僅可以促使幼兒進行深度學習,還可以有效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但并不是所有的游戲活動都能夠推動幼兒的深度學習,游戲必須具備以下特征。
一是生成性的游戲主題。教師要在游戲活動中全面實現幼兒的深度學習,需要時刻關注幼兒在生活中對哪些現象感興趣,生成與幼兒興趣相符合的游戲主題,這樣有助于幼兒積極深入地進行探索。
二是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游戲任務。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挑戰(zhàn)性較強的游戲情境,能夠讓幼兒不再深陷于游戲淺層思維,并將幼兒的視聽等多重感官充分調動起來,從而在游戲中推進幼兒的深度學習。
三是有助于幼兒深入探究的游戲過程。在具體的游戲活動當中,教師需要充分應用探究學習理念,積極鼓勵幼兒對新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讓幼兒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并大膽嘗試在新的情境中結合已有知識,合理解決新的問題[2]。
三、中班幼兒科學區(qū)游戲中深度學習的支持性策略
(一)激發(fā)興趣,有效培養(yǎng)中班幼兒的探究能力
激發(fā)中班幼兒的探究興趣是中班幼兒科學區(qū)游戲中深度學習的支持性策略的核心內容。幼兒充分體驗探究過程,能夠推動幼兒探究能力的發(fā)展。教師需要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同時充分利用現實生活和大自然的資源,積極引導幼兒合理借助各種方法,如觀察法、比較法以及動手操作法等,學會及時發(fā)現問題、深入剖析問題以及合理解決問題。
科學區(qū)游戲能夠有效鍛煉幼兒的科學探究能力,具體包括認真觀察、深入探究、勇敢質疑和友好交流等能力。為了讓中班幼兒對科學探究產生興趣,教師在科學區(qū)投放游戲材料的時候,應高度重視材料本身的全面性;在對中班幼兒進行指導時,應時刻關注幼兒是否全程參與游戲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并有效引導幼兒經歷完整且系統(tǒng)的游戲過程。
例如,筆者引導幼兒在科學區(qū)玩多米諾骨牌,并要求幼兒用多米諾骨牌搭建一個雙層通道,然后在中間放入一個玻璃球,用吹、推和撥等方法移動玻璃球。幼兒在實際移動玻璃球的過程中,會遇到諸多問題,有的讓幼兒沉思,有的則引得幼兒開懷大笑。幼兒樂此不疲地重復多米諾骨牌游戲,充分激發(fā)了專注性。
又如,在科學區(qū)游戲“螞蟻的家”中,首先,筆者借助多媒體課件,讓幼兒對迷宮的大概特點有一定的了解。筆者指著屏幕上的圖片問道:“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幼兒齊聲回答道:“螞蟻的家?!惫P者又問道:“螞蟻的家具體有什么特點呢?”幼兒回答道:“螞蟻的家有許多岔路口,像一個特別大的迷宮?!逼浯?,筆者引導幼兒嘗試搭建迷宮,說道:“小朋友們,螞蟻王國的女王生了許多螞蟻寶寶,大家愿意搭建迷宮給螞蟻寶寶住嗎?”幼兒回答道:“愿意?!边@時,幼兒與自己的好朋友組隊,在科學區(qū)內搭建迷宮,而筆者則來回觀察,認真記錄幼兒在具體的搭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當全體幼兒搭建完畢后,筆者說道:“我們共同檢驗一下,找一下迷宮的起點、終點、彎道在哪里吧!”筆者引導幼兒在觀察中發(fā)現迷宮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帶領幼兒修改迷宮的設計。最后,確定迷宮沒有問題以后,筆者建議各小組互換迷宮,讓幼兒在相互欣賞中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悅。
通過迷宮游戲,幼兒學會了認真地觀察、全方位地思考,有效鍛煉了逆向思維,同時增強了探究的興趣,獲得了一定的成就感。
(二)以幼兒為本,積極引導幼兒進行深度學習
1.引導幼兒自主學習
教師想讓幼兒在深度學習階段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是十分關鍵的。教師可以參考源于新西蘭的“學習故事”教學實踐,重視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支持幼兒敢于探究和嘗試,支持幼兒獨立解決問題。在“學習故事”的啟發(fā)下,教師逐漸從顯性指導者向隱性觀察者轉變,同時運用幼兒最近發(fā)展區(qū)相關理論,引導幼兒自主學習,支持幼兒主動地探索周圍的環(huán)境,并相信幼兒是有能力自主解決問題的。
2.引導幼兒分享和交流經驗
幼兒游戲活動強調幼兒的主動經歷、親身體驗以及情感參與,而幼兒的學習以經驗為基礎。教師引導幼兒分享和交流經驗,既能夠發(fā)展幼兒的表達能力,又能夠為幼兒學習經驗的進一步生成創(chuàng)造條件。
例如,筆者引導幼兒充分利用繪畫等形式,將在科學區(qū)的游戲操作過程充分展現出來,或者引導幼兒利用口頭語言直接表達參與科學區(qū)游戲的經驗[3]。
3.引導幼兒強化聯(lián)系思維
科學區(qū)游戲并不是一種單獨存在的游戲,其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都會與其他領域有密切的聯(lián)系。如科學區(qū)的材料制作角與藝術領域存在直接的聯(lián)系;科學區(qū)的經驗分享角、資料查閱角與語言領域存在直接的聯(lián)系。幼兒在實際的科學區(qū)游戲活動過程中,自然會與其他領域產生相關的聯(lián)系。教師應以引導者、合作者以及支持者的身份,為幼兒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引導幼兒強化聯(lián)系思維,以此來推動幼兒的多元化發(fā)展。
例如,在科學區(qū)游戲“迷宮—營救小白兔”中,筆者提前準備食草動物的圖片,如兔子、長頸鹿、羊、牛、馬等;食肉動物的圖片,如黑熊、老虎、獅子等;以及大象的拼圖。然后,筆者將大象的拼圖分別放置在食草動物的“家”中,說道:“各位小朋友請注意,現在食草小動物正在大森林里玩迷宮游戲,但是剛剛老師得到一個消息,大灰狼肚子餓了,正在迷宮中尋找吃的,大家一起去把食草小動物找回‘家’,好嗎?”幼兒大聲回答道:“好。”話音一落,幼兒立刻行動,一段時間后,幼兒就將食草小動物找回‘家’了。這時,筆者說道:“大家快看一看,有沒有少了哪個食草小動物?”幼兒經過仔細觀察后說道:“沒有小兔子的身影,小兔子一定是被大灰狼捉走了。”筆者說道:“剛才找回‘家’的小動物能將小兔子救出來嗎?小朋友們可以到食草動物的‘家’中尋找秘密,當在路途中看到食肉動物時,一定要趕緊躲開,尤其是要躲開肚子餓極了的大灰狼,如果真的不小心碰到了,一定要就近躲到食草動物的‘家’中,這樣既可以躲避大灰狼,又能夠找到秘密?!庇變航涍^不懈努力,終于找到所有小秘密,將四塊大象拼圖拼到一起,發(fā)現原來大象可以救出小兔子。
在本次游戲中,筆者從藝術領域入手,精心設計動物圖片,在語言角講述游戲規(guī)則,橫向聯(lián)系多個領域,培養(yǎng)幼兒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并讓幼兒運用聯(lián)系的思維解決問題[4]。
(三)優(yōu)化評價體系
評價不僅是促進教育目標實現的杠桿,還是讓幼兒進入深度學習的有效手段。在認識深度學習本質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通過不斷優(yōu)化科學區(qū)游戲的評價體系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以此來推動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1.豐富評價內容
深度學習更加強調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如動機、認知以及社會文化等諸多層面的發(fā)展。教師不斷豐富評價內容有助于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首先,教師需要著眼于幼兒深度學習的認知層面,即著眼于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評價。其次,教師需要關注幼兒的情感動機層面,如學習的興趣、態(tài)度和意志等。最后,在具體評價時,教師需要注重發(fā)展幼兒合作探究的能力,這樣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
2.多元的評價主體
多元的評價主體可以在科學區(qū)游戲中為幼兒的深度學習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以多元的評價主體切入,既有助于幼兒對自己探究過程進行合理的監(jiān)控和調節(jié),又有助于促進幼兒進行深入探究、創(chuàng)造性思考以及自我反思,從而在深度學習中培養(yǎng)幼兒的高階認知能力。
(1)教師
幼兒教師不僅是主要的評價者,還是科學區(qū)游戲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中班幼兒科學探究的深度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幼兒明確科學區(qū)游戲的學習目標,及時關注幼兒深入探究學習的進程,這樣教師才能夠在幼兒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有機結合幼兒的具體表現正確引導幼兒,促進幼兒充分理解探究學習的內容,認識和調控自身的探究學習行為。
(2)幼兒
幼兒既是被評價的對象,又是深度學習的主體,而深度學習更加強調幼兒的自我評價。在自我評價的過程中,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發(fā)展,從而提高自身的元認知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幼兒自我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及時發(fā)現能夠引起幼兒興趣的內容,然后將其作為依據,為后續(xù)開展科學游戲做充分的準備[5]。
結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教育當中,科學區(qū)游戲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可以為幼兒的深度學習提供肥腴的土壤。在中班幼兒科學區(qū)游戲中,教師需要運用深度學習理論,有效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科學探究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為幼兒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鄭菁菁.區(qū)域自主性游戲中幼兒深度學習的策略與價值:以中班區(qū)域游戲“果蔬變形記”為例[J].知識文庫,2022(07):52-54.
[2]居君.幼兒戶外體育自主游戲中深度學習的支持策略:以中班游戲“騎小車”為例[J].早期教育,2021(05):54-55.
[3]王婷婷.幼兒游戲中實現深度學習的支持性策略分析[J].新課程,2021(42):193.
[4]龔紅梅,徐霞新.淺析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支持幼兒深度學習:以中班微課程《幼兒園里的“樹朋友”》為例[J].好家長,2021(53):20-21.
[5]俞珺.探尋聲音的奧秘,暢享發(fā)現的欣喜:大班科學區(qū)游戲中幼兒深度學習支持性策略探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1(1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