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隱形眼鏡像普通隱形眼鏡一樣,可以附著在人眼上,并且提供各種信息,對晶狀體的研究也可以助力診斷和治療。韓國蔚山國立科學技術研究院和韓國電工研究院合作開發(fā)出了智能隱形眼鏡的核心技術,該技術可通過3D打印實現基于增強現實(AR)的導航。
近段時間以來,各公司正在為可實現AR的顯示器開發(fā)智能隱形眼鏡,但由于嚴峻的技術挑戰(zhàn),商業(yè)化仍存在許多障礙。其中一個制約在于,傳統(tǒng)方法是使用電鍍法將顏色以薄膜的形式涂在基板上,這限制了能夠表達各種信息(如字母、數字、圖像)的高級顯示器的出現。
新研究使用了電致變色顯示技術,這是一種可以在不施加電壓的情況下,僅使用3D打印微圖案來實現AR的技術。其通過噴嘴的精確運動,持續(xù)進行名為“普魯士藍結晶”的操作,從而形成一種微觀模式。這使設備不僅可以在平坦的表面上形成圖案,還同樣適用于彎曲表面。該研究團隊的微模式技術已達到非常精細的水平,可以應用于AR的智能隱形眼鏡顯示器,且顏色連續(xù)而均勻。
(來源:環(huán)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