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立彪
近日,杭州張小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因虛假宣傳,被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罰款25萬元。信用中國網站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該公司被處罰事由為當事人受張小泉菜刀拍蒜斷裂輿情影響,要求運營部提高部分商品的好評率,組織內部人員建立微信群,進行好評刷單。
張小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此舉是典型的“刷單炒信”行為。對于這種行為,市場監(jiān)管部門一直保持高壓嚴打態(tài)勢。2022 年,市場監(jiān)管總局部署開展全國反不正當競爭專項執(zhí)法行動,嚴厲查處“刷單炒信”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全國各級市場監(jiān)管部門共查辦“刷單炒信”案件738 件,罰沒金額約4868 萬元。同時,公布一些典型案例,對組織員工、親友等熟人或雇傭專業(yè)團隊和“刷手”等“刷單炒信”行為進行曝光,收到很好的警示效果。
所謂“刷單炒信”,一般是指電商平臺的賣家通過安排“刷手”進行虛假交易,提高商品銷量、好評率和店鋪的信譽,從而提升商品或店鋪檢索排名,獲取更多交易機會的行為。也有一些經營者為了打擊競爭對手進行“刷差評”等操作,以損害、降低競爭對手的信用和評價,這種情況可稱為反向“刷單炒信”。不管正向反向,“刷單炒信”都會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破壞電商市場經營秩序。
“刷單炒信”形成產業(yè),會將其對社會危害進一步放大。首當其沖的就是消費者?!八ⅰ背鰜淼暮迷u、“炒”出來的信用是虛假的,不僅不能指導消費者正確選擇商品,反而會產生誤導,讓他們做出錯誤決定,這將直接侵害其知情權和選擇權。而“刷單炒信”各環(huán)節(jié)的成本支出,最終也會由消費者承擔。同業(yè)經營者也會成為受害者?!八纬葱拧敝圃炝撕每吹臄祿?,會吸引一些流量,這相當于是對合法經營商家流量的掠奪,構成不正當競爭?!八纬葱拧钡谋举|是虛假交易,這種交易不可持續(xù),會破壞公平競爭的電商市場環(huán)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同時也對信用評價體系和信用經濟健康發(fā)展產生負面影響。
正是意識到“刷單炒信”的社會危害,我國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加大治理力度。立法層面,市場監(jiān)管總局正加快推動《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三次修訂,對打擊“刷單炒信”行為進一步細化完善。一方面,明確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交易信息”“經營數據”“資格資質”等相關信息作虛假宣傳;另一方面,明確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評論等方式,幫助虛假宣傳。在法律適用層面,深化跨部門、跨區(qū)域的協同合作機制,推進市場監(jiān)管部門、網信部門、公安部門等多部門聯合協同監(jiān)管,針對網絡虛假宣傳涉及的灰黑產業(yè)進行打擊,形成監(jiān)管合力。
當然,要根治“刷單炒信”這一頑疾,還需要發(fā)揮社會共治的作用。要形成政府部門統籌協調、平臺企業(yè)技術支持、社會民眾廣泛參與的局面,建立跨平臺、多維度、全方位的治理機制,令違法商家“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使其他商家“不敢刷、不能刷、不想刷”,逐步構建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網絡交易規(guī)范健康發(fā)展環(huán)境。
(來源: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