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天無極”瓦當 漢 1953年西北文化局交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項羽、劉邦爭雄四載,終迎來大漢帝國。漢代是中國古代社會發(fā)展的第一個高峰,是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之一。漢初,推行輕徭薄賦、獎勵生產,休養(yǎng)生息,而后有“文景之治”的盛世圖景。漢武帝時,加強中央集權,開通西域,北征匈奴,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地理版圖。隨著經(jīng)濟日趨繁榮,對外交往日益頻繁,漢帝國成為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強國。
長安是中國古代使用時間最長、定都朝代最多的都城,也是西漢國都所在、絲綢之路的起點。“秦磚漢瓦”是古代中國建筑構件上的藝術典范。展廳中心展柜中擺放的吉語瓦當彰顯了皇家的氣派與威嚴,可謂中國瓦當藝術登峰造極的時代印證。此處以建筑構件為引,目光所及,皆是往日長安盛景。
在“事死如事生”的漢代,陵墓被視為人死后在另一個世界的永久棲宿之處,備受重視。西漢帝陵共11座,除文帝霸陵和宣帝杜陵位于長安城東、南外,其余9座均建在渭河北岸的咸陽原。步入展廳深處,漢景帝陽陵出土的陪葬器物靜靜佇立,無聲訴說著昔日的繁華,它們是西漢初期經(jīng)濟、文化以及社會生活的縮影。
西漢立國伊始,便遭“白登之圍”。匈奴強而漢帝國弱,漢無奈與之和親。然而匈奴背約入盜,侵擾百姓。直至漢武帝開通西域,天馬西來,漢軍大振,北擊匈奴,千秋功業(yè),何其壯哉!氣勢恢宏的楊家灣漢墓出土的兵馬俑軍陣排布在展廳中央,包含騎兵俑、步兵俑、指揮俑等不同類別,反映了漢初軍隊的戰(zhàn)陣情狀。展廳中體現(xiàn)漢代長安城的文物、漢家陵闕出土的文物及其他大量漢代文物,皆彰顯出西漢開放進取、昂揚向上的時代風貌。
彩繪陶步兵俑 西漢 陜西省咸陽市楊家灣西漢墓出土
陶動物俑、陶人俑 西漢 漢景帝陽陵從葬坑出土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