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共安徽省臨時委員會考論

      2023-04-22 17:11:39梁家貴
      隴東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安徽安徽省中央

      李 論,梁家貴

      (1.阜陽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阜陽 236037;2.阜陽師范大學 繼續(xù)教育學院,安徽 阜陽 236037)

      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后,中國共產黨為了更好地發(fā)展地方組織,組織領導各地工農運動、以武裝反抗國民黨的反動統(tǒng)治,決定以省委代替區(qū)委成為中央之下的一級黨組織[1],中共省制應運而生,并在以后中共的革命斗爭中不斷完善發(fā)展,為取得全國政權后的地方治理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目前學界關于中共省制建立與發(fā)展的研究較為深入,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1)這方面研究主要有:翁有為:《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共省制的創(chuàng)設與運用》(《中共黨史研究》2020年第5期);張歡:《從區(qū)委到省委:中共地方一級組織體系演變考論(1921-1927)》(《廣東社會科學》2022年第3期);翁有為:《中共建黨以來對縣委組織及其領導人之管理》(《史學月刊》2010年第12期);翁有為:《民主革命時期中共地委組織考論》(《史學月刊》2003年第12期);梁華瑋,張衛(wèi)東:《蘇維埃革命時期安徽黨支部的改造與重建(1927-1931)》(《巢湖學院學報》2020年第1期);顧永俊:《命運多舛的中共安徽省臨時委員會》(《黨史縱覽》2013年第5期)等。但是以某一地方省委為具體研究對象的成果則并不多見。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查閱地方黨史文獻,對中共安徽省臨時委員會成立、沿革過與上級黨組織的聯系,以及其存續(xù)期間開展的主要革命活動等進行考察,并對其進行評價。

      一、中共安徽省臨時委員會的成立與沿革

      (一)中共安徽省臨時委員會的成立

      中共成立后,便開始積極嘗試如何合理地架構地方行政層級。中共二大通過的《關于共產黨的組織章程決議案》指出:“自中央機關以至小團體的基本組織要有嚴密的系統(tǒng)才免得烏合的狀態(tài);要有集權精神和鐵似的紀律,才免得安那其的狀態(tài)?!盵2]二大后,中共初步建立起以區(qū)委為地方最高行政層級的組織體系[3]。四大后,黨員隊伍發(fā)展較快,至五大召開前人數已經有5.7萬。為了加強黨組織建設,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更好地開展與國民黨右派的斗爭,中共省制開始正式走向政治舞臺[1]。五大通過的《組織問題決議案》中明確提出:“中央應該強毅地實行集體的領導,從中央省委以及支部?!盵4]這說明,在五大上,已經確定將省委作為黨中央下一級的組織。

      五大期間,陳延年指示柯慶施、周范文等安徽同志向中央提出成立中共安徽省臨時委員會的成員名單[5]497。根據當時安徽的實際情況,柯慶施、周范文向中央提出由柯慶施、王坦甫、王心臬等擔任中共安徽省臨時委員會(下文簡稱“安徽省臨委”或“省臨委”)委員。經研究,黨中央批準這份名單,并任命柯慶施擔任安徽省臨委書記[5]497。1927年5月下旬,安徽省臨委在武漢召開了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就如何恢復安徽省各級黨組織、如何在安徽各地開展工農運動以及省臨委如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盡快回到安徽主持開展各項工作展開了討論,確定了省臨委目前的工作是了解清楚安徽的黨員人數、聯系在武漢的安徽同志[5]497。

      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wèi)等控制的武漢國民黨中央召開“分共”會議。隨后,汪精衛(wèi)集團對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展開了大逮捕、大屠殺。迫于形勢,位于武漢的安徽省臨委只能轉入地下。同年8月,安徽省臨委在黨中央的指示下,安排部分臨委委員從武漢返回安徽蕪湖,領導開展安徽地方工作。到達蕪湖后,安徽省臨委立刻開始著手建立完善自身機構,設立了執(zhí)委會、常委會、秘書處等機構,并將機構人員名單報告給中央。除此之外,安徽省臨委在報告中還匯報了當時安徽各地組織的情況:“A、臨縣委——宿縣、壽州、六安。B、正式縣委——蕪湖。C、特支八——泗、邱、廬、安、陵、旌、鳳陽、無為。C、通訊處——鳳臺、和縣、宣城、郎溪?!盵6]

      安徽省臨委的正式成立,統(tǒng)一加強了黨對于安徽各地的領導,為日后黨領導安徽人民開展土地革命、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打下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二)安徽省臨委的沿革

      作為具有臨時性質的中共省級組織,安徽省臨委在存續(xù)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先后經歷了成立、解散、重建、再次解散的過程。因此,對安徽省臨委組織沿革進行梳理,不僅可以厘清其組織發(fā)展變化過程,還能通過分析其發(fā)展變化原因,呈現當時安徽省臨委所面臨的困境。

      1.安徽省臨委的第一次解散(1927年12月)。1927年10月,為了了解安徽省臨委工作的情況,中共中央派尹寬以中央巡視員身份來到安徽。尹寬到后不久,就向中央報告了安徽黨內存在的弱點和工農運動開展的不足。他認為:“安徽的黨尚處在原始狀態(tài),一切工作尚待開始,黨的根本弱點,就在尚未打入于工農群眾,停滯于浪漫的不滿現狀的知識分子的環(huán)境中?!盵7]農民運動方面:“安徽也不是一個工業(yè)區(qū),發(fā)展農民運動也是黨目前主要的工作,可惜已經放過了秋爆的時期?!蓖畋钡霓r民運動形勢較為成熟,但是缺少黨組織的領導;皖南各地土匪猖獗,政府難以應對,是開展農民運動大有作為的地方。工人運動方面,安徽工人運動開展較為落后,目前工人階級的斗爭經驗較為缺乏[7]。

      12月6日,中央收到尹寬的巡視報告后,對安徽的工作形勢展開了討論,最終決定暫時解散安徽省臨委,省臨委書記柯慶施回到上海工作[8]。12月8日中央正式將對安徽問題的決定和指導以指示信的形式通知安徽省臨委。中央認為安徽省臨委在政治上犯了嚴重錯誤;在八七會議召開后,安徽省臨委沒有按照八七會議精神開展工作,仍然對國民黨抱有幻想、存在妥協(xié)。為了切實改善安徽的工作現狀,中央決定暫時解散安徽省臨委,任命尹寬為中央巡視員,暫時主持安徽的工作,并安排在省委解散期間,安徽各地黨的工作暫時由蕪湖縣委代辦[9]29。

      2.安徽省臨委的重建(1928年2月)。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省臨委解散后,尹寬以中央巡視員的名義主持安徽的工作。由于當時蕪湖縣委暫時代辦安徽各地黨的工作,承擔著聯系中央與安徽各地黨組織的重要任務,尹寬決定改組蕪湖縣委,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9]31。

      蕪湖縣委在改組后,黨員人數從85人發(fā)展到119人,其中,工農人數從20人增加到68人。尹寬在給中央的報告中提到:“總的觀察,改組后黨的成分確已有很大的變更,但還只是數量上的,質量上的尚待努力。”[10]83

      1928年1月27日,國民黨反動派破壞了中共蕪湖縣委交通處,逮捕當地黨員和革命群眾40余人[9]32。中共蕪湖縣委損失慘重,工作進入癱瘓狀態(tài),無法擔負起聯系中央與安徽各地方黨組織的任務。

      為了繼續(xù)開展安徽的工作,1928年2月5日,尹寬在給中央的巡視報告中建議:“要預備一個全省總的指導機關?!盵10]100但是他同時認為,安徽工作基礎較差,請求中央派人組織臨委,并多派熟悉工農運動的干部到安徽開展工作。同年3月,中共中央根據安徽的實際情況,批準了尹寬的建議,決定任命尹寬為安徽省臨委書記,并由他組織重建安徽省臨委。

      3.安徽省臨委的再次解散(1929年5月)。以尹寬為書記的省臨委成立后,各項工作逐步恢復正常。但是由于尹寬工作指導上存在嚴重的錯誤,省臨委內部矛盾激化,導致整個安徽的工作“已經是塌臺現象”[11]。

      1928年8月15日,省臨委以黨發(fā)展困難為主題向中央提交工作報告。報告中,省臨委認為由于書記尹寬身體不適、安徽缺少開展工作的技術人才,再加上安徽之前黨組織的基礎較差,黨缺乏斗爭經驗等原因,導致安徽工作開展得異常困難。除此之外,省臨委以“能力太薄弱、觀念太不清,固執(zhí)的機會主義的見解,公開代表過去的省委,對尹寬同志進行個人報復”等理由,要求罷免王步文的省委委員職務。而撤換朱世珩的理由顯得更加主觀隨意,僅僅是因為其在一月份以蕪湖縣委名義,向中央報告省臨委書記尹寬工作的不當之處[9]175。

      朱世珩在1927年8月16日給中央的報告中,詳細報告了省臨委內部矛盾問題。由于省委內部矛盾,再加上身體不適,尹寬在1928年8月底向中央提出申請,要求中央將他調離安徽,安排其在中央從事文字工作。這時的省臨委各項工作基本上已經停滯,陷入癱瘓狀態(tài)[9]194。

      中央在了解到安徽省臨委存在的嚴重問題后,非常重視。192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指派中央委員任弼時巡視安徽,旨在解決安徽黨內存在的嚴重問題,恢復安徽省臨委的工作。22日,任弼時主持召開了安徽省臨委會議,傳達了中共六大的相關決議,聽取了省委各委員的工作報告。經過幾天的考察與討論,任弼時認為蕪湖黨內存在嚴重的“反省委風潮”,造成這一風潮的原因包括:省委內部不團結、省委自身存在許多弱點、省委怕平時工作存在不妥之處等。結合這些原因,他決定免去王步文省委委員職務、開除朱世珩黨籍,并撤銷蕪湖市委,同時對省臨委過去的工作缺點進行嚴肅批評。28日,任弼時將這一決定報告中央,并在10月5日得到中央復函支持[9]80。從中央對這次安徽黨內矛盾的處理可以看出,中央選擇了維護省臨委和書記尹寬的權威,對黨內反對尹寬和批評省委工作的同志進行了嚴厲處分。

      在這次矛盾平息后,安徽省臨委工作狀況并沒有得到改善,黨內對于尹寬和省委的反對并沒有結束,不少同志和地方黨組織繼續(xù)對安徽省臨委的錯誤和問題提出批評。鑒于安徽省臨委工作的失誤,1929年5月,中央決定召集省臨委委員及各主要區(qū)域負責人召開安徽工作會議。本次會議,正式決定暫時取消安徽省臨委,由中央直接領導各重要區(qū)域的工作,健全地方黨部,將全省劃分為若干中心區(qū)域,派巡視員巡視各區(qū)工作[9]81。

      二、安徽省臨委開展的主要活動

      (一)發(fā)展黨組織,改善黨員結構

      梳理相關資料即不難發(fā)現,安徽省臨委非常重視黨組織的建設,制定了相關工作計劃,力圖將安徽的黨組織建設成人數眾多、成分好、組織聯系密切的戰(zhàn)斗堡壘。

      八七會議后,省臨委強調要肅清右傾主義者和工作不力者,多提拔工農同志中的勇敢者加入黨組織。同時,為更好地在當時的白色恐怖下開展工作,“各黨部應極嚴格的互相建立極密切的極秘密關系”[10]11,各級黨組織要定期向上級黨組織匯報工作進展情況。除了這些改善黨員成分,加強黨組織紀律性的工作計劃外,省臨委還提出了發(fā)展黨組織的工作計劃。省臨委在綱要中對安徽的黨員人數和成分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認為:“過去安徽黨員的成分,小資產階級分子幾占十分之八,農工同志太少,此種現狀,足使黨的基礎不穩(wěn)固,故我們應努力向產業(yè)工人、手工業(yè)工人、雇農、佃農及自耕農方面去發(fā)展同志?!盵10]11

      同年十月,安徽省臨委在第八號通告中繼續(xù)強調發(fā)展黨員、壯大黨組織的計劃。在通告中,省臨委詳細介紹了安徽省當時黨員人數和結構:“黨員人數——251,工人同志——27,農人同志——11,知識分子——214。”[10]37面對比例如此失衡的黨員成分比例,省臨委質疑:“百分之八十五都是知識分子,而工人同志才占百分之十一,占安徽全體人口最多的農民居然只有百分之四,這是多么奇怪的現象!這還能叫無產階級政黨嗎?”[10]37結合長江局的批評,省臨委在公告中級坦白:“過去安徽的黨確實是小團體,是無知識的知識階級小團體?!盵10]37為了改變狀況,省臨委決定堅決完成長江局制定的三個月發(fā)展1000名黨員的工作目標,并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以及各地需完成的具體指標。

      在安徽省臨委的領導下,安徽的黨員數量發(fā)展較快,黨員的成分也得到了改善。1929年3月30日,在以尹寬為書記的第二屆省臨委解散前,相較于1927年省臨委剛剛成立,黨員數量已經由251人發(fā)展到1300余人,黨員成分也由當初的知識分子占大多數改造成百分之七十都是農民同志[9]75。

      (二)積極與上級黨組織聯系

      1.密切與黨中央的聯系。安徽省臨委是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建立的,在其存續(xù)期間,一直與中央保持著密切的聯系。雖然當時的安徽屬于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域,黨的工作不好開展,但安徽省臨委還是積極地按照中央的意見與指示開展工作,并及時向中央匯報工作計劃。

      1927年8月,安徽省臨委按照黨中央要求從武漢遷往安徽。部分省委委員到達蕪湖后,隨即以省臨委的名義向中央報告了省臨委的組織架構情況并向中央申請活動經費。八七會議后,安徽省臨委遵照八七會議精神,于9月6日制定了《關于安徽三個月工作計劃綱要》,就黨的組織工作、日常宣傳與訓練工作、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做出了詳細計劃。中共中央在收到省臨委的報告和工作計劃綱要后,于9月19日回復省臨委。

      在《中央致安徽省臨委函》中,中央分析了安徽當時的政治形勢,認為雖然安徽處在幾個反動勢力相互沖突的局面下,但是這些反動軍閥有一共同點,就是剝削民眾、壓迫工農、屠殺共產黨員。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央指示安徽省臨委:“我們的策略便是與一切反動勢力爭斗,在此點上去宣傳組織工農城市窮苦民眾,領導他們從長期的斗爭一直發(fā)展到暴動,奪取政權,建設民選的革命政權——這是我們現在爭斗的總原則,各種工作計劃,都要根據此原則決定?!盵9]13對于省臨委的工作計劃,中央表示基本同意,但是在工農運動和武裝暴動方面提出了具體指導意見。

      在中央的指導下,安徽省臨委在同年十月就黨務和工運、農運等工作向中央作報告,詳細介紹了安徽各地黨組織情況和黨員人數及成分。工運方面,省臨委決定“從安慶、荻港、大通、蕪湖四地著手……引導他們與一切反工人利益的一切偽國民黨斗爭,而造成為真正為革命工人的組織,同時我們加緊我們黨的組織在此種機關擴大并深入?!鞭r運方面,省臨委向中央解釋之前派出各地做工作的同志都尚未取得聯系,為了解各地農民運動開展的實際情況,省臨委又派出一批同志前往地方檢查工作[10]44。

      1927年11月23日,省臨委就今后工作計劃和農民問題再次向黨中央申請,提出了“趕快發(fā)動農運、發(fā)展工人店員組織、加緊對群眾的普遍政治宣傳、馬上集中力量發(fā)展某幾個地方的農民運動、發(fā)展健全黨的組織、注意幫助CY(即共青團)發(fā)展組織”六個方面的工作計劃[10]55。

      2.建立與中共長江局的聯系。秋收起義失敗后,中共中央決定將機關由武漢遷往上海。為了加強與湘、贛、鄂、皖四省的聯系,中央臨時政治局在遷移前,決定在武漢成立一個派出機構,統(tǒng)一管轄長江流域各省的工作[13]。

      1927年10月1日,中央臨時政治局通過了《中央對長江局的任務決議案》。在決議案中,中央明確指出了長江局的三個主要任務,即“堅決的發(fā)展土地革命”“發(fā)展所屬范圍內的職工運動”“改造所屬的各級黨部”。10月5日,中共長江局書記羅亦農給河南、江西、安徽省委致信:“中央南遷,沿江一帶各省新組長江局代行中央執(zhí)權。關各省今后工作計劃急需詳為商榷,因此命令該省書記接得此信后即日動身來漢?!盵14]8時任安徽省臨委書記的柯慶施按照指示來到武漢參加長江局召開的會議。

      10月15日,由羅亦農組織召開了中共長江局第四次會議,此次會議主要討論的便是江西、安徽兩省的工作問題??聭c施在此次會議上向長江局介紹了當時安徽的政治狀況、工人運動情況和農民運動情況。羅亦農向安徽省臨委提出了整頓組織、注意黨員成分、工作開展區(qū)域等方面的建議[14]15。10月16日,中共長江局第六次會議繼續(xù)討論江西、安徽兩省的工作計劃,最終通過了安徽省臨委本次的工作計劃,決定給安徽省臨委發(fā)一百元經費,補貼區(qū)域農民暴動和政治宣傳工作,并派一軍事特派員去安徽指導工作[14]25。10月23日,中共長江局書記羅亦農再次就當時的形勢給安徽省臨委致信,他建議安徽省臨委利用敵人政權動搖的時機,發(fā)動農民進行土地革命[14]45。中共安徽省臨委在接到長江局的指示后,結合臨委書記柯慶施從武漢開會帶回的相關決議,對省臨委的工作進行了反思與整改,決定接受中共長江局的批評與指導。

      (三)強化對地方黨組織的指導

      安徽省臨委成立之前,安徽地方的黨組織就已經成立和發(fā)展,如蕪湖、阜陽、壽縣等地。成立之初,省臨委迫于當時安徽省內的白色恐怖,并未及時與下屬的各地方黨組織建立有效聯系。在回到蕪湖后,省臨委曾先后派幾批干部前往安徽各地開展工作,主要目的是領導發(fā)動安徽各地方的農民運動。

      在省臨委不斷派出干部到地方工作的同時,1927年10月中央也派出巡視員尹寬到安徽各地巡視黨的工作。在中央和省臨委的共同努力下,省臨委對安徽各地方黨組織的基本情況有了大致的了解,地方黨組織也通過省臨委的宣傳和指導明確了中央在地方發(fā)動武裝暴動、土地革命的精神。安徽各地方黨組織與安徽省臨委的聯系才開始逐步建立。

      1928年后,省臨委與安徽各地方黨組織聯系較為密切。由于安徽各地的情況不同,各地黨組織在開展工作時遇到的困難也不盡相同,省臨委致信地方縣委、特委指導工作時會結合當地黨組織情況,并對其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例如,1928年4月16日、4月25日省臨委連續(xù)致信給皖北特委,批評皖北特委未能廣泛地發(fā)動群眾而只專注于軍隊工作,認為皖北特委之前來信所提到的發(fā)動武裝起義的條件尚不成熟。在得知皖北特委已經發(fā)動起義后,省臨委又在第二信封中提出徹底兵變、吸收勇敢工農分子進入軍隊、注重黨的領導等十一條具體意見[15]。1928年5月1日,省臨委就加強群眾運動、糾正右傾錯誤等問題致信壽縣縣委,省臨委認為壽縣縣委提出奪取教育機關教育權是組織發(fā)展穩(wěn)固基礎的觀點是絕對錯誤的,批評“壽縣黨的組織系統(tǒng)仍然渙散,組織成分并未有改變,在工作上,如工運、農運、政治宣傳等,黨的真正工作亦未有作什么,并且連打入工農群眾的實際計劃也還無有!”并指導壽縣縣委:“黨的新策略是隨時隨地從群眾切身利益上引起大的小的斗爭,發(fā)動階級的群眾來參加,一直到土地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盵10]127從以上省臨委給地方黨組織的信件中可以看出,省臨委是在收到各地工作報告后,根據各地匯報的情況,結合中央的指示精神,對地方的工作進行指導,達到強化指導、推進工作的效果。

      三、歷史評價

      安徽省臨委作為較早成立的省級黨組織,雖然存續(xù)時間不長,且具有臨時性;但它的成立,統(tǒng)一了黨在安徽的領導,在指導地方發(fā)動工農運動、開展武裝斗爭、推進組織建設等方面做出較大貢獻,為黨在安徽開展工作奠定了組織基礎、積累了寶貴經驗。

      在肯定安徽省臨委的歷史功績的同時,應該看到其工作存在的不足之處:一是安徽省臨委在開展工作過程中,缺乏對省內各地情況的調查了解,未能將中央的指導精神與當時安徽實際情況相結合。面對中央的批評意見時,省臨委只是機械地將中央的意見傳達給各地方黨組織,并按照中央要求修改既定的工作計劃。二是對地方黨組織的工作落實情況監(jiān)督不力。安徽省臨委在指導下級黨組織工作時,多是直接將具體的工作計劃傳達給各地方黨組織,卻沒有進一步對地方黨組織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監(jiān)督,沒有對工作開展的后續(xù)情況予以關注。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黨的經驗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從書本上抄來的,而是我們黨在歷經艱辛、飽經風雨的長期摸索中積累下來的,飽含著成敗和得失,凝結著鮮血和汗水,充滿著智慧和勇毅。”[16]安徽省臨委的創(chuàng)建,是中共在大革命失敗后,探索完善地方行政機構的一次寶貴嘗試;雖然安徽省臨委因為內外部的種種原因最終解散,但是其在存續(xù)期間推行的政策和開展的活動為中共日后在地方政權建設上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和教訓。

      猜你喜歡
      安徽安徽省中央
      成長相冊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解讀
      定了!中央收儲凍豬肉2萬噸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家教世界(2021年7期)2021-03-23 08:49:18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家教世界(2021年5期)2021-03-11 12:08:54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家教世界(2021年2期)2021-03-03 09:27:00
      安徽醫(yī)改自我完善主動糾錯
      安徽藥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為什么選擇帶量采購
      西畴县| 吐鲁番市| 金溪县| 左云县| 肇源县| 陇西县| 繁昌县| 沿河| 和龙市| 阿坝县| 屏东县| 富源县| 沽源县| 抚州市| 高唐县| 寿阳县| 耿马| 固阳县| 绥化市| 洪湖市| 西畴县| 沁阳市| 金沙县| 镇原县| 曲沃县| 灵石县| 凤山县| 麻江县| 紫金县| 宾阳县| 巴东县| 武冈市| 阿拉善右旗| 彰化县| 嘉峪关市| 景宁| 金堂县| 阿尔山市| 武强县| 万源市| 紫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