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奇?zhèn)b
大雙、小雙是一對雙胞胎,還考上了同一所大學的新聞系。畢業(yè)后,兩人回家鄉(xiāng)找工作,可縣融媒體中心只招聘一名記者,經過筆試和面試,大雙勝出了。
小雙不愿做跟專業(yè)無關的工作,就干起了自媒體。他挺爭氣,愿意吃苦去挖好點子,經營到現在,他做的每條視頻播放量可達二三十萬,掙個千兒八百不成問題,有時收入比哥哥還高。
脫貧奔康后,小雙又動起了腦子,于是來到去年調查過的雞籠山,想看看貧困戶是不是都易地搬遷了,要是有一戶例外,報道出來,該多吸引眼球??!
小雙往山頂爬去,只見一路上的土坯房都被扒了,種上了樹,只剩山頂的一棟木房子沒拆,似乎還有人住著。小雙大喜,他記得這棟房子的主人是閻老二,一個七十多歲的獨身老頭。閻老二年輕時是當地的殯葬工,要是哪家有人去世了,就找他帶人抬走埋葬。平時大家都不愛跟閻老二來往,覺得他晦氣,好像他真是閻王爺的弟弟似的。
閻老二還沒搬出深山,鎮(zhèn)上怎么敢說全民脫貧奔康了呢?這可是爆炸性的點子,要是捅出去,一些人的官帽都得掉!
小雙興奮地拿出手機,打開了直播,正要開口時,忽然聞到了一股臭味。
難道閻老二死了?小雙來到房子前,發(fā)現門沒鎖,便推了一下,門“吱呀”一聲開了。這棟房子一共三間,中間為廳堂,右邊是臥室,左邊做廚房。廳堂里,靠墻搭著一張木板床,掛著一頂苧麻蚊帳。小雙上前撩開蚊帳,發(fā)現床上無人;又到廚房看了看,鍋里還有半鍋飯,微微冒著熱氣,可見有人活動。小雙那顆懸著的心這才落了下來。
這時一陣風刮來,小雙又聞到那股時斷時續(xù)的臭味,于是來到臥室,伸頭一看,里面空空如也,只是地上爬著一些指頭大小的黑甲蟲,硬翅上有四個黃斑。他蹲下去細瞧,卻不認識這些蟲。
因屋里太臭,小雙又走了出來,來到院壩里吃了些干糧,準備在這兒等閻老二。沒過多久,山道上響起了腳步聲,正是閻老二!他一手握著長柄砍刀,一手拿著一只化肥袋,徑直進了屋。
小雙打招呼:“閻大爺!”閻老二卻不理不睬。小雙湊上去,發(fā)現化肥袋里裝著許多死鳥。
見閻老二不緊不慢地把死鳥倒在臥室里,小雙問道:“您這是干嗎呢?”閻老二還是不答,到廚房里洗了手,不知從哪兒摸出一碗咸菜,盛飯吃了起來。
小雙打開了直播:“觀眾朋友們,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雞籠山頂。因山上地廣人稀,所以在脫貧攻堅中搞的是易地搬遷??捎幸粦魠s沒搬,就是年過古稀的閻大爺!現在閻大爺正在廚房吃午飯,我們去看看他吃的是什么?!?/p>
馬上有網友發(fā)評論說:“既然有人沒搬,那這個村是怎么脫貧的?弄虛作假嗎?”
小雙故意不理會評論,而是把手機湊近閻老二的飯碗:“閻大爺吃的是早上煮好的白米飯,菜是……黑魆魆的,看不清是什么?!?/p>
“沒見過吃飯嗎?”閻老二仿佛這時才注意到小雙在干嗎,憤怒地扭著身子,不讓再拍。
小雙只好出門,拍周邊的環(huán)境,還解說道:“貧困戶大多脾氣古怪。拿閻大爺來說,他剛才提了半袋死鳥回來,扔到臥室的地上,弄得臭氣熏天,不知道想干什么?!闭f著,他來到臥室,忍著臭氣拍攝。這一拍,他才驚奇地發(fā)現,許多死鳥不見了,唯有一只較大的死山雞,正一邊顫動著一邊往土里陷!
小雙拿了一根帶鉤的木棒將死山雞勾起一點,這才發(fā)現山雞身下有不少四斑黑甲蟲。山雞一出來,黑甲蟲又爬過來在它身下挖土,直到山雞再次一點一點陷到土里去。
網友中有人見多識廣,發(fā)評論說:“這是埋葬蟲?!?/p>
埋葬蟲?這名字一聽就不吉利……小雙來到廚房,大聲問道:“閻大爺,您為啥要養(yǎng)埋葬蟲?”
閻老二嘟囔道:“埋葬蟲,埋葬蟲,埋尸體唄?!闭f完,他把碗一放,疲憊地躺到躺椅上,睡著了。
小雙震驚了,難道說這位老殯葬工是擔心自己死后沒人埋,才提前養(yǎng)起了埋葬蟲?可是這些小小的蟲子,要花多久才能把人類偌大的遺體埋葬呢?想到這兒,小雙覺得真相有些悲慘。
后來,小雙把此事報道出來,馬上掀起了軒然大波。為了辟謠,縣里令融媒體中心速派記者調查真相,于是大雙和村支書來到了雞籠山。
大雙從村支書處了解得知,閻老二是五保戶,村里免費給他修了房子,他也早已搬下山,脫了貧。但他耳朵不好,與人交流困難,加上閑不住,所以經常到雞籠山當義務護林員,有時就住在山上,用他的話來說:“國家?guī)臀颐摿素殻铱傄獮楣易鳇c兒事情??!”
那他為什么要養(yǎng)埋葬蟲呢?
原來,山上的住戶搬空后,生態(tài)好轉,小動物增多了,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這些動物死亡后留下的尸體也多了起來,難免影響環(huán)境。于是,閻老二將舊房的臥室騰出來,養(yǎng)埋葬蟲。埋葬蟲是大自然的清道夫,它們聞到死物的氣味,就會把死物包圍住,挖土使其越陷越深,直至最終被埋到土里。
大雙把新聞真相發(fā)布后,輿論漸漸平息了下來。這時候,小雙給他打來電話:“其實,我當初那樣報道,一是為了提起觀眾的興趣,二是為后續(xù)報道留下余地,三是‘埋葬你的懶惰——辦公室里沒新聞,記者只有到外面跑,才會發(fā)現新聞?!?/p>
小雙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大雙當電視記者時,比較勤奮,但自從搞起新媒體后,就比較懶散了,常向通訊員要文稿和圖片,之后改幾句,發(fā)在網站上了事。
大雙若有所思地說:“謝謝你的忠告。但是小雙,你也應該反思,要是把文字和金錢相關聯,只求一味獵奇,最終又會怎么樣呢?”
選自《故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