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成語更具體,讓文物更親切。
從中小學(xué)生耳熟能詳?shù)某烧Z中挑選與之相關(guān)的文物,以“物”說“文”。
//成語難度:★★★★//
成語釋義
秉:握,持。手持蠟燭,夜間游玩。指及時行樂或珍惜光陰。出自《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成語造句
1.帶隊老師點燃了紅燭,頗有秉燭夜游的感覺。
2.曇花總是在夜里開放,因此我每次看曇花時,總有種秉燭夜游的感覺。
清 碧玉海晏河清燭臺(其一) 武漢博物館藏
這件燭臺被雕刻成了展翅欲飛的海燕的樣子,海燕頭頂承盤燈扦(qiān),正中是燭釘。你再仔細(xì)看,會發(fā)現(xiàn)海燕口銜夜明珠,腳踏玄武。燭臺底座的外壁上雕刻了蓮瓣紋,內(nèi)壁上則是海水紋?!昂Q唷本褪恰昂j獭钡闹C音,“海晏河清”比喻國內(nèi)安定、天下太平。
明清兩代是中國古代燈具發(fā)展最輝煌的時期,這件燭臺紋飾新穎,造型別致,顯示了當(dāng)時工匠的精湛技藝。
嘗試用“秉燭夜游”造個句子吧!
文\耳朵里的博物館
名稱:石熊
時代:東漢
館藏地點:成都博物館
嘿,這位石熊,你在笑什么呢?一個獸在這里偷著樂,也不跟我們分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