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兒子今年12歲。他小時候很乖巧,如今卻非常浮躁,還常做一些危險又很幼稚的事。他的個子已經(jīng)和我差不多高,從背后看像大人了,可做起事情來一點也不過大腦。請問,這正常嗎?
趙女士
答:這很正常。不僅是你,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個子長高了,體格強壯了,身體素質(zhì)接近成人了,處理事情的能力也會大幅度增強。這實在是高估了青春期孩子。
腦科學(xué)研究顯示,大腦各部分通過神經(jīng)連接,順序是由后往前,最后到達大腦最前端的額葉。一般情況下,20歲后額葉才連接完善。
青春期孩子體形上接近成人,但大腦發(fā)育只有成年人的80%,不足的20%正是控制情緒和判斷力的額葉部分。他們喜怒無常、做事沖動、不計后果,并且在集中注意力、執(zhí)行計劃、抗拒誘惑等方面,與成人有著相當大的差距,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額葉功能發(fā)育不完善。就是說,青春期孩子做事幼稚、不過大腦,并非有意為之,而是大腦沒長好,無力控制自己造成的。
此時,家長千萬別和青春期孩子較真兒,日常相處時,要少說大道理,多樹“警示牌”。
如果孩子還小,家長說大道理,他或許還聽??扇绻⒆拥搅饲啻浩冢议L再說大道理,他已經(jīng)聽不進去了。此時,家長不妨多樹“警示牌”,引起孩子重視,讓他明白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然后自己下決心改變。
比如我兒子打籃球,喜歡模仿明星???,后仰、起跳、投籃。對此,他沾沾自喜,而我心驚膽戰(zhàn)。因為我看到的是耍酷背后潛在的危險。如果他后仰摔倒,后腦勺著地,會對大腦造成嚴重傷害。我從網(wǎng)上搜了一些因后仰摔倒導(dǎo)致癱瘓的真實案例給兒子看,他倒吸一口涼氣,再也不做這個危險動作了。
額葉具有“前瞻性記憶”功能,這個功能會告訴孩子“什么事沒危險,能做”“什么事有危險,不能做”。這個功能的發(fā)展期在6~10歲和20歲之后,10~14歲是其停滯發(fā)展期。所以,6~10歲的孩子大多比較聽話,家長不讓做的事不會去做;孩子到了20歲,不用叮囑,已經(jīng)基本上能管住自己。唯獨10~14歲的孩子如脫韁的野馬,啥事都不放在心上,啥事都敢去做。不過,家長放心,這種情況會在孩子14歲之后得到改善的。
所以,對青春期孩子不盡如人意的表現(xiàn),家長要多理解、多包容,不要跟他較真兒,更不要對他喪失信心。少安毋躁,靜待花開。
【編輯:楊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