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賀
麗麗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對于朋友的請求,麗麗有求必應,盡管有時可能不太方便,例如,麗麗的作業(yè)還沒寫完,朋友讓她幫忙打掃衛(wèi)生,而那個朋友卻在和同學玩,她也沒有怨言,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直到有一天,麗麗走進教室后,班上很多同學都在偷偷笑,她覺得莫名其妙,后來從同桌那里得知,原來她的小秘密被大家知道了。她想著這個秘密只告訴過那個朋友,于是課后去問對方:“我不是你的朋友嗎?我把你當朋友才說那些事情的!”但對方卻說從來沒有把她當作真正的朋友……
麗麗泣不成聲,哭著和我說:“我不知道她為什么這樣對我,我一直把她當朋友的。”我決定讓麗麗先平復一下情緒,再解決這個問題。
站高一點來認識這個問題
其實這里涉及一個心理學問題:討好型人格。這種人格具體指的是,用討好的方式去取悅他人。盡管不是人格障礙,但也是一種潛在的不健康行為模式。具有這種性格的人總是掩藏自己的情緒,一味地壓抑自己的感受,這樣做不利于自己身心健康發(fā)展。
其實,討好型人格在我們生活中非常普遍,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都或多或少存在討好型人格。討好型人格對我們最大的影響是無法完全接納真實的自己,人格不獨立。那么,討好型人格具有什么特征呢?
1.害怕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討好型人格的第一個特征是害怕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他們覺得一旦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就會傷害別人,所以總是把真實想法藏在心里,不敢大膽地表露出來。比如,麗麗明明作業(yè)沒寫完,朋友讓她去打掃衛(wèi)生,她也沒有拒絕。
2.不懂得如何去拒絕別人
討好型人格的第二個特征是不懂得拒絕。他們十分在意他人的評價,把別人的評價放在首要位置,擔心拒絕他人就會遭厭棄。他們認為“不拒絕”可以維持良好的關系,但是無形中擔負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讓自己活得很累。
3.迎合他人,甚至喪失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討好型人格的第三個特征則是喜歡迎合他人。在交往中,他們習慣肯定別人的觀點,這種迎合源自他們內心的膽怯,總覺得別人更厲害,把自己的位置降得很低??偸菗膭e人不高興,卻忽視了自己的情緒。所以他們活得小心翼翼,為了與他人保持和諧的關系,有時會變得沒有原則和底線。
討好型人格形成的最大原因與家庭環(huán)境有關,而父母過于強勢是最常見的一種情況。討好型人格的形成也有內在原因,孩子對于人際關系的認知錯誤是首要因素。他們過分討好別人,對于別人的要求無條件答應和滿足,明知道不合理或者行為不被允許,也違心地答應下來,總認為這樣可以贏得他人好感,得到同等回報。
蹲下一點來解決這個問題
要糾正討好型人格,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對真實的自己,認清人際關系中的不平等性。
晚自習時,我把麗麗叫到辦公室,給她倒了一杯溫開水,輕聲問:“麗麗,你現(xiàn)在的心情平靜一些了嗎?”
麗麗說:“老師,現(xiàn)在好點了。”
我說:“那我們聊一聊這件事,好嗎?”
麗麗說:“嗯,好?!?/p>
我說:“麗麗,盡管你不像其他同學那樣活躍,但老師依然在關注你。你遵守紀律,集體活動時分派給你的事情也做得很好,是一個讓人放心的孩子?!?/p>
麗麗有點不好意思。
我說:“你在老師眼里是好學生?!?/p>
麗麗疑惑地問:“真的嗎?”
我說:“當然。在很多同學眼里,你也是好同學。上次宣傳委員說你花了很多課余時間幫她完成板報上的繪畫部分,連晚餐都沒吃。有這事吧?”
麗麗說:“是的,確實花了不少時間?!?/p>
我說:“我仔細看過板報,也看過上面的圖畫,應該不需要很長時間。”
麗麗說:“因為我想畫得更好,所以畫了好多遍?!?/p>
我說:“為什么想畫得更好呢?”
麗麗說:“可能是我不想讓宣傳委員失望?!?/p>
我說:“你看,這就是你的優(yōu)點??!你做事很認真,待人也很真誠?!?/p>
麗麗低著頭說:“可是我成績一般。”
我說:“成績當然很重要,但也只是一方面。在老師眼里,品行比成績更重要!就今天這件事來看,你是一個熱心又善良的孩子,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哪怕自己不方便或有困難,也依然會答應別人的請求?!?/p>
麗麗說:“我從小就不知道怎么拒絕別人,我害怕傷害別人?!?/p>
我說:“其實我身上也發(fā)生過一件類似的事情?!?/p>
麗麗很驚訝地看著我,問:“真的嗎,老師?”
我說:“是的。上初中時,有個同學很喜歡看書,我們經常一起聊看過的書,特別開心。我記得有一次聊到《悲慘世界》,談了整整一個下午。因為有相同的話題,我一直認為他就是我真正的朋友?!?/p>
我停下喝了一口水,接著說:“后來,他找我借書看,我很爽快地答應了,每次假期結束返校時我都會給他帶幾本。但是我拿回后發(fā)現(xiàn),幾乎每本書都被弄臟甚至弄破,有的還有油漬。我看了很心疼,我很愛惜自己的書,那都是我從每個月有限的生活費中節(jié)省出來的錢買的。但是我什么都沒說?!?/p>
麗麗問:“那你豈不是很委屈?”
我說:“是的。我猶豫了很久,決定提醒他下次注意。結果還是和先前一樣,書內頁很多都折疊了,有幾頁還用筆畫了線,可他卻不以為然。你覺得他有沒有把我當作真正的好朋友?”
麗麗說:“應該沒有?!?/p>
我問:“為什么呢?”
麗麗說:“他根本就沒把你的話放在心上?!?/p>
我說:“你說得很對!你覺得你的那個朋友有沒有把你當作真正的朋友呢?”
麗麗沉默了。
我說:“我想應該也沒有,否則她肯定不會把你們之間的秘密告訴那么多同學。你說呢?”
“可是我對她那么好,她的要求我從來沒拒絕,我真的一直把她當好朋友,所以才和她講那些秘密。”麗麗情緒激動地說。
我說:“我當時也對那個所謂的朋友很好,但是,對于他而言,我只是個可以借書的移動圖書室。就好比你的那個朋友一樣,只是在需要幫助的時候才找你。我們只是一廂情愿地把他們當朋友,而真正的好朋友應該為對方考慮,朋友之間是平等的、雙向的關系。你感到很傷心是正常的,但老師希望你能通過這件事正確地看待人際關系。友情是建立在相互信任、支持和理解之上的,需要彼此傾聽、理解和關心?!?/p>
麗麗若有所思。
長遠一點來關注這個問題
學生的性格問題以及心理問題需要持續(xù)關注,在平時一點一滴的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后來我又找機會與麗麗聊天,談了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學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多了解自己內心的需求。首先從認知上進行調整和改變,真正了解自身的價值所在,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是值得被尊重的。
第二,適當拒絕。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學會拒絕是保護自己和他人的一種方式,也是尊重他人、坦誠待人、真誠交往的一種表現(xiàn)。
第三,讓自己的善良有鋒芒。努力改變,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底線,保持有鋒芒的善良,做真實的自己,不做違背內心意愿的事。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學生就有一千種性格。所以,很難總結出一套萬能的方法。這就需要我們常學常新,常學常進!
(作者單位:湖北省洪湖市第二中學)
責任編輯? 劉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