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明
第一天上學,外婆不放心,一直拉著我,將我送到方圓老師的手里。方圓老師歪著頭打量我,然后把外婆拉到一邊,小聲嘀咕:“阿婆,這娃真有九歲了?看著有點兒小哇?!?/p>
“不小,不?。《露盏纳?,比十二月生的娃啊,大了快十個月哪!”剩下的話外婆是低聲說的,但是,哼,我聽得清清楚楚,“娃娃聰明得很,就是個子矮。一歲時叫他酒鬼阿爸啊,給喂了酒,耽誤了長個頭。這不能怪娃娃,是不是?哪個娃娃愿意長成車前草,不愿意長成望天樹哇!老師您是文化人,明白我說的道理吧?”
“阿婆說話一套一套的。放心嘎,我呀,不是小瞧娃娃,是怕您送錯了班。索林,緬甸小留學生,對咯?”
“對對對?!蓖馄排呐姆綀A老師的手,又走過來拉扯拉扯我的衣服,笑瞇瞇地回去了。
三樓的某一間教室,早就伸出一排小腦袋了。見方圓老師還不上去,他們就急得喊了起來:“老師——老師——他是我們班的嗎?”
“是——”方圓老師朝樓上的小腦袋使勁揮了揮手。
“噢!噢!”那間教室就像炸開了鍋一樣。
隔壁班也有小腦袋伸出來,沖我喊:“你是緬甸小留學生嘎?”
我瞅瞅方圓老師,方圓老師沖我點點頭,鼓勵我:“別怕,告訴他們?!薄笆堑模 蔽一卮?。
“唉,嘁——”怎么,我是小留學生,他們?yōu)槭裁从悬c兒不高興?
“哈哈,沒事。因為你插班到我們班,我們班的緬甸小留學生啊,就比他們班多了一個。他們可不是沖你嘎!索林,你讓我們又贏了一次,多棒??!自信一點兒,來,抬起頭走路。你們這個年紀的小男孩啊,還沒到長個子的時候呢!你有時間就打打籃球,往上躥躥,個子長得快嘎!”我在心里偷偷笑,這是什么主意啊,我早就試過吊門框了,也不見長啊。
我一進教室,哎呀,又是一陣歡呼,還有兩個男孩從座位上跑下來,給了我一個熱情的大大的擁抱!
即使是孩子,也是忙碌的。撒谷喂雞,割草喂牛,看屎殼郎滾糞球,搗毀蟻穴,去小河溝找蝌蚪。或者就只是跑到哪戶彝族人家的土掌房,蹲在火塘前看火苗“噼啪噼啪”地燃,眼瞅著苞谷一粒粒地烤熟。
田野里奔跑的孩子,追逐著晚霞與落日,追逐著遠去的時光。我們看豬籠草張著寬大的唇貪婪地吞食路過的小蟲,看成群的蜂“嗡嗡”地一路喊著號子從我們頭頂飛過,有一次我們還看到了一只長相特別的小猴。方圓老師告訴我們,那是烏葉猴,頭頂?shù)拿吒哓Q立著,好像雞冠一樣,看起來特別神氣。這種猴緬甸也有,愛吃花芽和野果。但這種小猴警惕性很高,稍有風吹草動,就逃到林子深處,把自己藏得嚴嚴實實的。
我們班里有中國孩子,也有緬甸孩子。你會問了,那可怎么教啊?簡單著哪!像方圓老師一樣有辦法的老師大有人在。有的老師會在緬甸小留學生中挑一兩個會說中國話的當小翻譯。有的老師上課完全是干體力活,手腳并用,比比畫畫,連唱帶跳。有的老師干脆自學了緬甸話。而方圓老師最喜歡給我們讀詩了。那些詩,怎么說呢,美得不像話。
茶山之上,
云海深處,
一只金龜子迷了路。
蝌蚪去另一個池塘旅行,
回來時,
丟了尾巴,
換了一身綠衣裳。
星河之下,
稻谷穗間,
幾個小孩捉迷藏。
在遠山背后,
醒來時,
已是少年,
遺失了時光。
方圓老師有時讀著讀著眼圈就紅了,然后,她望著窗外的田野說,我們還不懂成長的缺憾。
新校區(qū)快建完了,聽說過一年我們就可以搬進去了。其實,我們現(xiàn)在的舊校區(qū)也不賴,只是沒有宿舍和食堂,像家在遠處的方圓老師就一個人住在學校后面的一間小民房里。她一個星期回一次家,每次回來都要帶一大口袋洋芋,那是她要吃一個星期的菜。
等我們中午放學回家吃飯時,方圓老師也開始做飯,有時炒洋芋絲,有時煮一小鍋“老奶洋芋”。有早早回學校的小孩轉(zhuǎn)到方圓老師的宿舍,她就找兩個小碗撥些自己的飯給大家嘗。有時人多了,她就把院子里掉落的小芭蕉葉洗干凈,盛了飯菜給這些小饞貓吃。
有人只吃洋芋不開心,還管方圓老師要肉吃。方圓老師笑著說:“沒有肉啊。天氣熱,肉擱不了一個星期?!狈綀A老師看著幾個一直咂嘴巴、好像沒有吃夠的小孩,“撲哧”一聲笑了。她說明天中午多做點兒,想吃的再來。小孩們心滿意足地轉(zhuǎn)回教室上課,我走在最后面。
“方圓老師,您快成‘洋芋姐姐’啦!”方圓老師眼睛都笑彎了。
第二天,我從外婆家偷拿了兩個大個兒的酸木瓜。看方圓老師收拾妥當,夾著課本到教學樓上課,我悄悄溜到小屋,把酸木瓜放到門口轉(zhuǎn)身就跑,一頭撞上鬼鬼祟祟地溜過來的伊江樹。他衣服下面鼓鼓囊囊的,一看就藏著東西。我要掀起來看看,他一下就急了,兩只手緊緊地護著那個大鼓包,然后齜牙咧嘴地來咬我。我怎么能讓他咬著呢?我假意往回跑,磨磨蹭蹭的,腿抬得高,“咚咚咚”地在地上跺腳,可沒跑出去幾步。我在心里數(shù)了五個數(shù),然后猛然回頭,看到伊江樹把一個圓滾滾的小南瓜放到了我的酸木瓜旁邊。原來是同盟者呀!我們兩個“嘻嘻”地笑著,敵意全無,手拉著手,肩并著肩,回去上課了。
沒想到,下午上課時,方圓老師把南瓜、洋蔥、葫蘆、木瓜等在講桌上擺了一溜兒。她叫大家上去認領(lǐng)自己家的“菜娃娃”。大家都把頭搖得像撥浪鼓。沒有辦法,方圓老師就把這些菜順著分給每個人。
看來,“洋芋姐姐”不愿意做“南瓜姐姐”“葫蘆姐姐”??墒?,隔三岔五,方圓老師的門前還是會擺上一個蛋、一碗蝦醬、一籮青豆、幾個果子什么的。方圓老師也沒有辦法了,她就中午把豆子煮了,下午帶到教室分給大家吃。平時在家里根本不稀罕吃的豆,在教室里和方圓老師一起分享,竟然變得有滋有味。
有時放學后,我們還會抬著瓜啊、豆啊、果啊去方圓老師的宿舍自習、答疑。美姑就在方圓老師的小書桌上寫作業(yè)。余二弟有時答不出問題,站在那里“嗯嗯啊啊”地蹭著小書桌撓腦袋,美姑就會拿著鉛筆敲敲余二弟的鼻頭:“真笨真笨!方圓老師都講了三遍了。”
方圓老師的小屋不大,擺不下那么多課桌,我們就坐在小板凳上,把自己的膝蓋當課桌用,把書攤在腿上。
有時美姑做完作業(yè)了,就點著灶爐幫方圓老師燒飯。不等我們寫完作業(yè),飯香就撲鼻而來。
突然,余二弟“哇”的一聲哭起來,急得方圓老師忙問他怎么了。“我……我……我餓了?!贝蠹倚?,方圓老師也笑。
方圓老師吩咐美姑給余二弟一根烤苞谷,或者一把煮好的豆。余二弟就破涕為笑,一邊美滋滋地吃著,一邊“吭哧吭哧”地跟著背詩。
方圓老師的小屋熱鬧得像三月的果園,花兒忙著開放,蜂兒忙著采蜜,葉子忙著伸懶腰。
余木細今天還帶了一只小黑狗來,兩個巴掌大,毛茸茸的,眼睛圓溜溜、亮晶晶的。它趴在余木細的腳下吐舌頭,誰站起來回答問題,它就沖著誰“汪”地叫一聲。
方圓老師問余木細為什么帶一只小狗來,這樣會影響大家寫作業(yè)的。余木細把小狗拎起來:“我想把我的小狗送給方圓老師?!?/p>
“啊——”方圓老師沒有想到這是送給自己的小狗,她上下打量著小狗,又看了看余木細,“為什么要送老師小狗呢?”
“家里的大黑當媽媽了,我就挑了最厲害的一只給您?!?/p>
望著這只不到兩個月的小奶狗,方圓老師笑了,問余木細:“它怎么最厲害了呀?”
余木細嚴肅地回答:“大黑一共生了六只小狗,這只個頭最大,叫聲最響。它是第一個睜眼睛的,吃奶誰也搶不過它。”
“那它愿意來我家嗎?”方圓老師有點兒擔心這么小的狗自己養(yǎng)不活。
“愿意啊,非常愿意!”余木細把小狗放到地上,拍拍它的頭,小黑狗又“汪汪”地叫了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