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的貓頭鷹
識趣是交往的安全閥。絕大多數(shù)關(guān)系的崩毀,罪魁禍首就是不識趣。
初次見面的時候,不要唐突地用過分親昵的稱呼、開自以為好笑的玩笑;不太熟的時候,不要貿(mào)然問別人的收入和家庭成員。
不要拿別人的興趣、偶像、夢想開玩笑,笑過之后容易產(chǎn)生“恨意”;也不要拿自己的不幸來換取同情,靠同情得來的友誼容易滋生“瞧不起”。
去拜訪朋友,未經(jīng)允許不要隨便進入客廳以外的房間;別人給你看手機里的照片,未經(jīng)同意不要隨便左右滑動;用別人的電腦的時候,未經(jīng)允許不要亂點文件夾。
朋友跟別人用微信聊天的時候,你就不要湊過去看了;用別人的東西前要先問一下,不要真的“隨便”;需要別人幫忙,先要想著怎么還這份人情,而不是覺得理所當然。
做你的朋友,偶爾能為你免費,但如果“當你的朋友”就意味著“必須免費”,那你注定會少很多人氣。
好聽的話,偶爾能當錢花,可如果你想用好聽的話來為自己省錢,那你必然會少很多財氣。
識趣的人知道自己在對方心目中的分量,并以此來決定自己該說什么、該做什么。
識趣的人該明白,“別人會”不等于“有義務(wù)幫我”, “別人沒有拒絕”不等于“答應(yīng)”。
世界再怎么互聯(lián),也需要“朋友圈可見”;生活再怎么開放,也需要“生人勿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