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趙文溪,岳新璐,孫欣,官曙光,于超勇*
(1.山東省海洋科學研究院,山東省智慧海洋牧場重點實驗室(籌),青島市海洋生物種質資源發(fā)掘與利用工程實驗室,山東 青島 266104;2.威海圣航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山東 威海 264100;3.威海市環(huán)翠區(qū)海洋發(fā)展研究中心,山東 威海 264200)
遺傳改良是培育具有優(yōu)質、抗逆等優(yōu)良性狀魚類新品種,維持水產養(yǎng)殖業(yè)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重要途徑[1],生長性狀具有較高商業(yè)價值,是魚類良種選育的重點。此外,飼料作為集約化養(yǎng)殖魚類主要的物質和能量來源,對魚體生長也至關重要[2]。因此,從遺傳改良和飼料營養(yǎng)2 方面綜合改善魚類生長性能,對提高魚體生長速度,縮短養(yǎng)殖周期,節(jié)約養(yǎng)殖成本效果顯著。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俗稱“多寶魚”,具有生長迅速、肉質鮮美、營養(yǎng)價值高等優(yōu)點[3],自1992年引入我國后,逐漸成為我國北方海水養(yǎng)殖的大宗魚類之一[4]。然而近年來,隨著養(yǎng)殖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種質資源退化、生長速度緩慢等問題逐漸顯現(xiàn)[5-6]。為維持大菱鲆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亟須從遺傳改良和飼料營養(yǎng)2 方面改善大菱鲆的生長性能?,F(xiàn)選取3 種配合飼料,對選育組及對照組(未經選育)大菱鲆的幼魚(100日齡)和成魚(450日齡)開展養(yǎng)殖試驗,并分析選育和未選育大菱鲆的生長指標和飼料效率及蛋白質效率等指標。驗證選育組大菱鲆生長優(yōu)勢,同時掌握不同營養(yǎng)配比對大菱鲆幼魚和成魚生長性能的影響,為進一步調整和優(yōu)化大菱鲆幼魚和成魚配合飼料組成提供參考。
根據常用商品料配比,試驗配制3 種顆粒飼料(X、Y、Z),飼料配方見表1,飼料成分見表2。
表1 3 種配合飼料的組成① %
表2 3 種配合飼料的成分(干物質基礎) %
試驗設置選育組和對照組。選育組大菱鲆來自威海圣航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經大規(guī)模家系選育的選育家系,對照組是普通養(yǎng)殖大菱鲆的未選育家系。2 組均取900 尾幼魚(100日齡)和900 尾成魚(450日齡)開展養(yǎng)殖試驗。
100日齡幼魚組試驗編號為選育A 組、選育B組和選育C 組及對照A 組、對照B 組和對照C組;450日齡成魚組試驗編號為選育a 組、選育b組和選育c 組及對照a 組、對照b 組和對照c 組。12 個處理組均設置3 個平行組,每組投放試驗魚100 尾。
試驗周期為30 d。試驗結束后對大菱鲆禁食24 h,統(tǒng)計每組大菱鲆的數(shù)量,并隨機抽取30 尾測量體質量及體長。
養(yǎng)殖用水為經過砂濾處理后的自然海水,水深為0.6 m,鹽度為2.8%~3.0%,pH 值7.8~8.2,ρ(溶解氧)≥5 mg/L,每天定點投喂2 次,投喂量根據試驗魚攝食情況定,攝食不積極時停止投喂,并記錄投喂量。每天監(jiān)測2 次水溫,并少量換水。試驗期間,大菱鲆幼魚(100日齡)養(yǎng)殖水溫為13.6~16.4 ℃。大菱鲆成魚(450日齡)養(yǎng)殖水溫為16.8~18.6 ℃。
大菱鲆生長指標及飼料利用率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Wt為終末體質量,g;W0為初始體質量,g;t為試驗天數(shù),d;Wf為飼料投喂量,g;W 為魚體質量,g;Wp為飼料中粗蛋白含量,g;L 為魚體體長,cm;Nt為終末尾數(shù);N0為初始尾數(shù);SR 為存活率,%;WGR 為質量增加率,%;CF 為肥滿度,g/cm3;SGR為特定生長率,%;DWG 為日增質量,g/d;FER 為飼料效率,%;PER 為蛋白質效率,%。
采用Excel 和SPSS18.0 統(tǒng)計軟件對試驗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試驗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運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檢驗各組的各項指標,利用LSD 多重比較檢驗不同組間的差異顯著性,P<0.05 為差異顯著。
選育組與對照組大菱鲆幼魚生長性能對比見圖1(a)(b)(c)(d)(e)(f)(g)。由圖1 可見,投喂相同飼料,選育組幼魚的各生長指標值均高于對照組的;并且,除投喂飼料X 和飼料Y 的大菱鲆幼魚的CF、投喂飼料Z 的大菱鲆幼魚的SR指標外,投喂3 種配合飼料的選育組和對照組大菱鲆幼魚在其余指標方面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圖1 選育組與對照組大菱鲆幼魚生長指標
選育組與對照組大菱鲆成魚生長性能對比見圖2(a)(b)(c)(d)(e)(f)(g),由圖2 可見,投喂相同配合飼料,選育組和對照組大菱鲆成魚SR 均為100%。除投喂飼料X 的選育組和對照組大菱鲆成魚的CF 差異不顯著(P>0.05)、投喂飼料Y 的選育組大菱鲆成魚的PER 顯著低于對照組成魚的(P<0.05),投喂3 種配合飼料選育組大菱鲆成魚的WGR、DWG、SGR 和FER 等指標值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P<0.05)。
圖2 選育組與對照組大菱鲆成魚生長指標
不同配合飼料對大菱鲆幼魚生長性能的影響見表3。由表可知,在選育組中,A 組大菱鲆幼魚各生長指標均高于B 組和C 組,且WGR、DWG、SGR指標A 與B 組差異不顯著(P>0.05),其余指標均差異顯著(P<0.05)。投喂不同配合飼料對對照組大菱鲆幼魚生長性能的影響同選育組相似,均表現(xiàn)為A 組各生長指標高于B 組,C 組最低,且除PER 指標外,其余各指標3 組間的差異均顯著(P<0.05)。
表3 不同配合飼料大菱鲆幼魚生長指標①
不同配合飼料對大菱鲆成魚生長性能的影響見表4。由表可知,在選育組中,b 組大菱鲆成魚各生長指標均顯著高于a 組和c 組(P>0.05),且除CF外,其余指標c 組均最低。投喂不同配合飼料對對照組大菱鲆成魚生長性能的影響同選育組相似,除CF 指標,其余生長指標均表現(xiàn)為b 組顯著高于(P<0.05)a 組和c 組,且c 組均最低。
表4 不同配合飼料大菱鲆成魚生長指標①
培育生長性能穩(wěn)定的水產新品種,是實現(xiàn)種質改良,維持水產種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要條件[7]。本試驗通過家系選育篩選出快速生長家系,經生長性能檢驗與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選育組在幼魚和成魚生長階段投喂3 種配合飼料的WGR、DWG、SGR 等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證實選育家系較普通家系顯示出更優(yōu)良的生長性能。另外,在幼魚和成魚階段,選育組的FER 和PER 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水產養(yǎng)殖品種FER 和PER 的提高可以降低養(yǎng)殖成本、提高生產效率[8],與普通家系(對照組)相比,選育家系(選育組)不僅在生長速度上具有明顯優(yōu)勢,飼料轉化與利用率也較高。與王新安等[4]對5 個優(yōu)良家系及對照組體質量變化分析相同,由于各個生長階段選育組和對照組大菱鲆均在標準化的條件下飼養(yǎng),消除了環(huán)境、養(yǎng)殖密度等因素的影響,可認為選育組與對照組的差異主要來源于遺傳因素。因此,選育組具有培育成為多優(yōu)勢復合性狀新品種的潛力。
飼料是集約化養(yǎng)殖魚類主要的物質和能量來源,其營養(yǎng)成分與魚類生長密切相關[9]。在本試驗中,不同生長階段選育組和對照組的初始體質量均無顯著性差異,投喂3 種飼料后,同一家系的生長性能存在差異。在幼魚階段,2 個家系中投喂X飼料的大菱鲆,生長與飼料利用效果明顯優(yōu)于投喂Y 飼料;在成魚階段,投喂Y 飼料的大菱鲆生長與飼料利用效果明顯優(yōu)于投喂X 飼料。與X 和Y 飼料相對比,Z 飼料對不同生長階段的2 組大菱鲆的投喂效果不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分析飼料組成可知,X 飼料和Y 飼料的粗蛋白含量均高于Z飼料,且Z 飼料中利用部分蝦粉和大豆?jié)饪s蛋白(SPC)替代了較高比例的魚粉。SPC 蛋白質含量雖達65%~70%[10],但由于大菱鲆屬肉食性海水魚類,對飼料蛋白質需求較高,動物性蛋白源較植物性蛋白源相比,蛋白質含量較高、氨基酸含量較豐富,且富含多種動物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11],因此,飼料中植物性蛋白源含量的增加,通常會降低水產動物的生長性能和飼料效率,與本研究的結果相似。劉興旺等[12]通過研究SPC 替代魚粉對大菱鲆生長的影響發(fā)現(xiàn),SPC 替代魚粉顯著降低了大菱鲆的攝食率、特定生長率、飼料效率和蛋白質效率;Deng 等[13]研究發(fā)現(xiàn),低水平的SPC 替代魚粉,對牙鲆生長及飼料轉化產生了負面影響;水曉梅等[14]利用大豆?jié)饪s蛋白替代魚粉喂養(yǎng)大黃魚(Larimichthys crocea)時發(fā)現(xiàn),大黃魚幼魚的生長不會因為魚粉完全被大豆?jié)饪s蛋白替代而產生負面的影響;Kalhoro 等[15]應用82.5%的SPC 替代魚粉喂養(yǎng)黑棘鯛(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對其幼魚生長也未產生不利影響。造成以上差異的原因,可能與飼料配方組分差異有關,也可能與魚的攝食習性有關。因此飼料組成配比要有針對性,應根據不同的魚種配置專屬飼料。
魚類在不同生長階段,對營養(yǎng)的需求不盡相同。例如,幼魚階段比成魚階段對蛋白質的要求更高等[16]。本試驗結果顯示,選育組和對照組大菱鲆幼魚階段投喂X 飼料的養(yǎng)殖效果最佳;成魚階段投喂Y 飼料的養(yǎng)殖效果最佳。對比2 種飼料的營養(yǎng)組成可知,X 飼料脂肪含量較Y 飼料的高,且多糖含量較低。脂肪是魚類生長所必需的一類營養(yǎng)物質[17],其具有節(jié)約蛋白質的作用,同時可節(jié)約蛋白質在能量代謝上的消耗,使之更好地合成體蛋白,進而促進魚體生長[18],且脂肪對蛋白質的節(jié)約作用,對處于快速生長階段的幼魚尤其顯著[16]。李曉寧[19]研究發(fā)現(xiàn),大菱鲆幼魚對飼料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較弱,因此,飼料中高脂肪、低多糖含量的特點,能更好地促進幼魚生長,這也是本試驗中幼魚階段X 飼料的效果優(yōu)于Y 飼料的主要原因。雖然魚類糖代謝相比脂肪與蛋白質代謝的作用是次要的,但糖類對于所有魚類而言又是至關重要和無法替代的[20-22]。Peragón 等[23]研究結果表明,飼料中添加適量的糖,可以促進魚類的生長,且隨著魚體生長,大菱鲆對飼料糖的耐受能力越來越高。李曉寧[19]研究發(fā)現(xiàn),大菱鲆幼魚飼料中的糖適宜含量為15.0%或更低,而中魚和大魚階段飼料中的糖含量可達25.5%。Lee 等[24]對同樣為肉食性的牙鲆進行了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相對于脂肪,牙鲆能更有效地利用糖為機體提供能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何成魚階段Y 飼料的效果優(yōu)于X 組飼料。因此,為提高大菱鲆生長性能,培育優(yōu)質品種(系)的同時,確定不同生長階段的飼料最佳營養(yǎng)組成也是至關重要的。
本試驗中,篩選出的大菱鲆選育組較對照組顯示出更優(yōu)良的生長性能,同時,還表現(xiàn)出顯著的飼料轉化與利用優(yōu)勢,具有培育成為多優(yōu)勢復合性狀新品種的潛力。大菱鲆不同生長階段飼料營養(yǎng)需求不盡相同,建議在充分保證飼料動物蛋白含量的同時,幼魚階段適當補充脂質含量,成魚階段適當補充多糖含量,從而有效提高大菱鲆的生長性能及飼料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