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云芳
學情分析
關于人類祖先和原始森林的話題,學生很感興趣,教學時,可以從此話題入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課文的學習做好鋪墊。部分學生對于“祖先的搖籃”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注意引導和提示。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問句。
3.展開想象,仿照課文內(nèi)容說一說。
4.學習準確適用動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1.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2.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交流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一)理解“搖籃”(出示嬰兒竹搖籃圖片)
同學們,圖片中是什么呢?(出示“搖籃”兩個字,生齊讀)嬰兒有了搖籃生活是多么舒適、快樂。
(句子練習)同學們看著圖片,根據(jù)老師的提示說一句話。
(出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籃子,是______________的搖籃。
(二)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會把什么當做搖籃呢?
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
學習生字“祖” (出示)音序? ?部首? ?結(jié)構(gòu)? ? 筆順? ?組詞
指導書寫、生練習書寫。
(出示)祖先人類進化史圖片。
(三)同學們知道中華民族“祖先的搖籃”在哪兒嗎?
二、初讀詩歌 ,掌握字詞
(一)出示自學提示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詩歌,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這首詩歌分幾小節(jié),標出序號。
(二)交流學習情況
1.這時詩歌分幾小節(jié)?(4小節(jié))
2.檢測字、詞。
(1)給字注音。
掏(? )? ? ? 追(? )? ? ? 逮(? )? ? ? 憶(? )
(2)讀詞語。
野果? ? ? ? ? ? 野薔薇
樹蔭? ? ? ? ? ? 原始森林
草地? ? ? ? ? ? 大地
(3)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 ? ? ? ? ? ?)的野果? ? ? ? ? (? ? ? ? )的野薔薇
(? ? ? ? ? ? ?)的樹蔭? ? ? ? ? (? ? ? ? )的原始森林
(? ? ? ? ? ? ?)的草地? ? ? ? ? (? ? ? ? )的大地
A.學生填空,發(fā)揮想象。
B.認識薔薇花,記憶“薔薇”。
“薔”可以換偏旁“土”
“薇”可以加一加
C.(出示圖片)欣賞:樹蔭? ? ? ? ? ? 原始森林
三、品讀詩歌,理解感悟
(一)學習第一小節(jié)
1.默讀第一小節(jié),思考。
出示:自學提示
(1)“祖先的搖籃”是指什么? 用“____”畫出。
(2)第一小節(jié)寫了“祖先的搖籃”的特點,用(? ? )括住。
(3)作者是怎樣描寫搖籃“大”呢?用“? ? ? ? ? ”畫出。
2.師生交流。
(1)板書:? 原始森林
(2)積累詞語? ? (出示)“一望無邊”近義詞
(3)指導朗讀
(二)學習第二、三小節(jié)
1.我們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生活得如何? 指名讀2、3小節(jié),思考。
出示:自學提示
我們的祖先曾在原始森林里做了些什么?將表示動作的詞畫上“·”。
2.交流。
(1)指名說。
(2)換詞比較。
把“掏鵲蛋”換成“拿鵲蛋”可以嗎?引導:讓學生閉眼邊做動作,邊展開想象,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在生活中還可以說“掏”什么?(掏書? ?掏錢? ?掏口袋)
記憶“掏” 可以換偏旁。
3.拓展。
(1)如果你在原始森林里,你會做什么活動呢?
(2)交流。
4.指導朗讀,體會感悟祖先生活。
祖先的生活是作者美好而遙遠的回憶,我們也來用心讀一讀,詩歌中有幾處問號呢?(4處) 我們要讀出疑問的語氣,讀出對祖先生活的好奇、猜疑的感覺。
5.想一想,小組討論。
在祖先的搖籃里,人們還會做什么?仿照第2小節(jié)或第3小節(jié),說一說。
交流,找代表發(fā)言。
(三)學習第四小節(jié)
1.我們的祖先在森林里過著自由自在、快樂的生活,難怪作者又發(fā)出了感慨,齊讀最后一句。(出示句子)
2.我們也來贊美祖先的搖籃。同學們齊讀。
3.文章的結(jié)尾呼應了文章的開頭,文章的開頭照應了文章的結(jié)尾,這種寫法叫首尾呼應。
四、拓展延伸
我們應該向祖先學習些什么?
板書? ? 熱愛生活
你喜歡原始森林嗎?為什么?
板書? ? 保護環(huán)境
五、作業(yè)布置
保護我們的原始森林設計一條廣告語。
六、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通過一堂課的教學,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有兩點做得比較好。一方面是注重朗讀。朗讀是閱讀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首詩的教學中,我將重心放在朗讀上,用大量時間引導學生誦讀,旨在幫助學生在讀中體味,從而激發(fā)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另一方面,在重視朗讀訓練的同時,我也十分注重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課堂中也有不足之處,為此我要更好地全面關注每個學生學習狀態(tài),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