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立其誠》《憐憫是人的天性》兩篇文章屬于經(jīng)典的人文社科論文,分別對長期以來哲學領(lǐng)域探討的重要話題——“真”和“善”進行了闡釋。凡議論文,目的是論證中心論點。論證中心論點的兩種方式:立論和駁論。
立論,是從正面去主張、確立己方論點,寫作方法是“證實”;駁論,是破除、反駁他方論點,寫作方法是“證偽”?!缎揶o立其誠》屬于立論文,《憐憫是人的天性》屬于駁論文。而議論文體式不是非“立”即“駁”,而是相互融通的,《憐憫是人的天性》即邊破邊立,破立結(jié)合。
首先看立論文,立論文寫作、立論思維,重在“立”自己正確的觀點、主張,且觀點明確,言簡意賅,擲地有聲。如《勸學》開篇提出“學不可以已”的中心觀點,開門見山。《修辭立其誠》利用“原點思維”(不是自己首倡而是利用他人的觀點)肯定《易傳·文言》的美學觀點“修辭立其誠”的正確性,并在此基礎上拓展延伸到發(fā)言論著寫文章,從正面提出中心觀點——“‘立其誠即是堅持真實性”。中心論點句使用了陳述句句式,且為短句形式。在中心論點確立后,作者讓自己的文章內(nèi)容聚焦,從相對應的“立其誠”的含義、原因、具體做法方面進行了論證,由表及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地論述分析問題,并從哲學和科學角度引用理論論證觀點,避免了假大空和松散性,且圍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論證結(jié)構(gòu),即由發(fā)言、著論、寫文章的誠偽,到科學上追求真理,再到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后到學風上的端正,最后到做人的說真話、講實話、表達自己真實的見解,層層遞進進行闡釋,對文章中心觀點的論證,可謂層次清晰,結(jié)構(gòu)嚴謹。同時,作者在論證觀點時以小切口進行深入挖掘,如分別選取了從認識世界、端正學風、社會現(xiàn)實這些具體的方面闡述“修辭立其誠”的重要性,從哲學的“修辭”說到立身處世的“為人”,深入淺出,自然流暢。最后以總結(jié)收束全文,再次強調(diào)“立其誠”對于科學研究的重要性,扣合和升華中心論點。
然而立論文并非只立不駁。立論文中的駁論,一般是立中有駁的。如在認識世界的方法論時作者承認“人們強調(diào)主體性的重要,這是正確的”,但是作者并非一味肯定,而是強調(diào)作用的不同,也就是對象的不同。
再看駁論文,駁論文以“駁”為主,對片面的、錯誤的、反動的觀點進行批駁。而“破立結(jié)合”,是在反駁錯誤觀點的同時樹立自己的正確觀點。駁論的主要方法有駁論點、駁論據(jù)、駁論證三種?!稇z憫是人的天性》作者先比較自然狀態(tài)中的人和文明社會中的人的不同特點,樹立批駁的靶子,批駁霍布斯的錯誤觀點“人天生是惡人”,然后在對其進行批駁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觀點——人天生擁有憐憫心,即中心觀點“憐憫是人的天性”。
作者對霍布斯“人天生是惡人”這個觀點進行理論基礎和事實的批駁?;舨妓沟闹埸c是人們?yōu)榱藵M足許多欲望而產(chǎn)生需要,沿著著眼點進行推論,勢必會得出“人天生是惡人”的結(jié)論。然而事實上,自然人的需要僅僅是為滿足生存,“我們在自然狀態(tài)中對保護我們自己的生存的關(guān)心,是絲毫不妨礙他人對保護他自己的生存的關(guān)心的”。因此,在自然狀態(tài)中,強壯的人不會搶奪弱小者的食物,這就是一種欲念的平靜和對惡事的無知。作者的分析,等于從根本上駁倒了對方的觀點,可謂“釜底抽薪”。在進行事實批駁時,作者指出霍布斯忽略的事實:人天生就有一種不愿意看見自己同類受苦的厭惡心理。因而作者從多方面列舉事例,如分析人和動物擁有憐憫心的本質(zhì),對比野蠻人與文明人的行為,進一步論證人是有感情和同情心的。這樣,作者以大量的事實駁倒了對方的觀點,可謂“事實勝于雄辯”。
批駁霍布斯的錯誤觀點后,作者又從正面對人天生就具有憐憫心、憐憫心有助于人類的互相保存進行了立論,辨析“自愛心”和“憐憫心”,并借助對比,深度闡釋憐憫心的意義,強化了自己的觀點。